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39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30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6 毫秒
371.
谢运 《中国安防》2013,(10):35-39
引言在安防监控IP趋势下,模拟高清的应用还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模拟监控在未来五年内还有不错的增长率和市场占比。有报告显示:2011~2015年这五年的安防监控行业的平均增长率为20.8%,这无疑在告诉我们安防行业是一个高增长性行业,2012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的鼎盛人气也印证了这点。但同时还有这样一组数据:2011~2015年,模拟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也将达到18.4%,2015年模拟监  相似文献   
372.
为保障核事故应急疏散的时效性和安全性,降低核事故损失,基于核辐射时空分布特征,对疏散集中点和疏散路网进行风险评价,提出分区疏散组织策略,结合行政区划法,完成核电站场外疏散区域划分;将总暴露风险作为优化目标,构建基于元胞传输的分区疏散规划模型,并以我国某沿海核电站为研究对象,验证分区疏散方案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核辐射风险后的分区疏散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疏散效率,保障公众安全,降低疏散时间和暴露风险,优化疏散期间交通状况。研究结果可为核应急疏散组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3.
本文对引进的天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运行期间,通讯系统出现的故障作了全面的剖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4.
为了解决无纸化考试过程中的远程监控问题,在充分研究了Java媒体框架应用编程接口JMF的结构特点基础上,开发了Internet环境下基于IMF的视频监控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工作过程和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该系统与同类系统相比具有使用方便、费用低廉,能够跨越多种主流操作系统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5.
东京建物的“T-STYLIA”是一座以单身女性为销售对象的公寓。购房者中,单身女性大约占7成。  相似文献   
376.
在网络上进行远程注册表的修改,方便管理。  相似文献   
377.
崇明东滩芦苇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崇明东滩芦苇群落在生长周期内的3种温室气体——CH4、N2O和CO2的排放、吸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苇群落湿地CH4排放通量受温度影响较大,夏季排放通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年均排放通量为74.46μg/(m2·h);N2O年均排放通量为2.22μg/(m2·h),冬季排放通量最大;CO2的吸收率季节变化明显,年均排放通量为-101.93mg/(m2·h).温度、芦苇植株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是影响CH4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因素;而沉积物氮素不足和限制,则是促使芦苇群落表现出对N2O吸收的原因;芦苇的光合作用及土壤呼吸作用随温度和季节的变化是控制芦苇湿地CO2的排放和吸收的主要因素.芦苇植株发达的通气组织是CH4和N2O由大气向沉积物扩散的通道,同时分子扩散过程也是沉积物产生的CH4、N2O和CO2扩散到大气中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378.
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九寨沟连续监测了总悬浮颗粒物(TSP)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浓度.结果表明:旅游活动显著增加了空气中TSP、SO42-、Ca2+、K+、NH4+和NO3-的含量,而Na+、Mg2+和Cl-则主要来自自然源;旅游强度最高时期(6~10月),降水对空气的清洗作用最强,气溶胶污染程度为全年最低;旅游强度较低时期(1~3、4~5和11~12月),降水量较低且西北沙尘易在春季抵达九寨沟,所以气溶胶污染程度较高;区域燃煤可能是气溶胶[SO42-]:[NO3-]比值较高的原因;生物质燃烧可能是K+在秋末至次年初春较高的原因之一.九寨沟大气环境已明显受当地旅游活动和污染物长距离传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9.
正The wa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ecosystems responsible for energy flow and mass transport.The water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human existence.However,the constructed infrastructures such as roads,buildings,railways,drainage systems,etc.give negative impacts to the ecosystem such as deteriorating the water quality and  相似文献   
380.
孙在  陈秋方  蔡志良  杨文俊  汪晗 《环境科学》2015,36(4):1227-1233
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室外颗粒物通过建筑狭缝进入室内的渗透传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快速迁移率粒径谱仪(fast mobility particle sizer,FMPS)测量两个实验舱的颗粒数量浓度从而得到颗粒穿透率,控制不同的狭缝尺寸及压差研究其对渗透过程的影响.数值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趋势基本吻合.实验与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缝高为1 mm,小粒径颗粒穿透率较小,其主导影响因素为布朗扩散运动,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穿透率呈增加趋势.缝长越长,压差越小,颗粒穿透率就越小.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缝高越小,颗粒穿透率就越小,其缝高占主导影响因素.当缝高为1 mm,粒径大于30nm的颗粒其穿透率接近于1,而当缝高减小到0.25 mm时,粒径在300 nm附近颗粒穿透率达到最高0.93,随粒径继续增加,颗粒穿透率呈减小趋势,重力沉降开始占主导因素.当缝高变化时,不同粒径颗粒沉降到壁面的主导因素随之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较低浓度一定范围内,颗粒数浓度对穿透率的影响较小.室内外颗粒数浓度I/O比值范围为0.69~0.73,相关系数R2为0.99,其线性相关性显著.狭缝直通道颗粒穿透率明显大于有拐角的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