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34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8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FeS的氧化自燃是引起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在30~900℃范围内对FeS进行热重热流分析,从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粒径和不同升温速率FeS的自然氧化倾向性,计算了不同升温速率FeS的活化能。结果表明,FeS样品粒径越小,越容易发生氧化自燃反应;升温速率越大,FeS越不容易氧化。同时,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FeS反应机制各不相同。从实验得出的动力学参数看出,FeS的氧化反应较复杂,而非简单的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72.
正马来酸酐(简称顺酐、M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3大酸酐。它广泛应用于生产醇酸树脂、聚酯树脂、农药、涂料、润滑油添加剂等产品。马来酸酐装置采用正丁烷直接氧化工艺,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某顺酐生产厂顺酐氧化反应生成的高温混合气(390℃~410℃)进入热交换器  相似文献   
173.
5月26日凌晨,一辆粤BG077R红色跑车(GT-R)在深圳滨海大道由东往西行至侨城东路段,与同方向行驶的两辆的士发生碰撞,造成粤BH1Q78的士起火,导致车内三人当场死亡,三车损坏的重大交通事故。粤BH1Q78的士是比亚迪E6纯电动车。  相似文献   
174.
原煤自燃温升对煤码头堆场坑道混凝土构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燃现象在原煤储运码头堆场经常发生,并对堆场的混凝土构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自燃与建筑物遭受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别,自燃的影响以温升为主。混凝土在持续高温下将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结构混凝土在持续温升中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原煤自燃火灾对煤码头堆场坑道混凝土构件性能影响的调查,总结特定状态下混凝土构件受持续高温作用的性能,为码头坑道混凝土构件的维护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5.
FeS自燃现象在填料塔检修中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天然气、石油等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中,填料塔应用甚广,但因高含硫原料比例的提高,硫腐蚀的问题日益严重.硫腐蚀产物多以FeS的形式出现,在设备停工检修阶段,若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FeS遇空气会迅速发生氧化甚至燃烧.所以,消除FeS成了高含硫原料加工设备停工检修的第一道必需的安全工序.  相似文献   
176.
为了能够客观、科学的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煤自燃火灾进行有效的预防,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煤自燃的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从"人-机-环-管"系统原理角度出发,建立了多层次的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法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确定了5类判断指标用于评价煤自燃的危险等级。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评价结果和煤矿实际开采过程中煤自燃发生情况基本吻合,表明了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能够实现对矿井煤自燃危险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7.
为实现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的综合评价,应用云理论,选取矿样的氧化质量增加率、自热点和自燃点等定量化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法(Rough Set, RS)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依据分级标准对云模型进行标准化,进而建立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分级的RS-标准云模型。以30组工程实例进行模型检验,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RS-标准云模型的判别结果与实际结果较吻合,且判别准确率高于贝叶斯(Bayesian, Bayes)方法,表明RS-标准云模型在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可为矿山的硫化矿石自燃灾害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8.
煤炭开采面临煤自然发火等灾害的严重威胁,在分析现有防灭火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制备了1种水泥基泡沫材料。探讨了水泥基泡沫形成机理,包括水基泡沫与浆液扰流混合发泡,表面活性剂增加颗粒疏水性及颗粒稳定泡沫液膜,液膜中水泥、粉煤灰颗粒水化反应及促凝剂加速凝结固化。搭建了小型抑制煤堆自燃试验平台,开展了煤堆自燃温升变化及黄泥浆、无机凝胶、阻化泡沫、水泥基泡沫等防灭火介质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基泡沫具有向上堆积的能力,能对高温煤颗粒进行覆盖、包裹,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总体降温性能最佳;压注后,监测时间0~900 s内,径向距离为0.1,0.2,0.3,0.4,0.5 m处温度分别从376.98,376.00,374.38,372.14,369.27 ℃下降到21,26,29,35,42 ℃。  相似文献   
179.
为了研究“U+I”型工作面进风量和顶板巷抽采负压对工作面瓦斯浓度与采空区氧化带宽度的影响,协调瓦斯抽采和浮煤自燃之间的关系。以2306综放面为工程背景,基于“U”型冒落岩层孔隙率分布公式和流体通用控制方程建立采空区数值模拟解算模型。采用CFD软件对不同进风量、不同抽采负压下的工作面瓦斯浓度和采空区氧化带宽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风量的增加,工作面和顶板巷瓦斯浓度减小,但工作面处浓度减幅逐渐变小而顶板巷浓度减幅几乎不变;提高顶板巷抽采负压,对减少工作面瓦斯浓度效果明显,顶板巷自身瓦斯浓度先增加再减小,采空区进风侧氧化带宽度变窄,回风侧和采空区中部氧化带宽度增加,总体上增加了采空区浮煤自燃的危险性但影响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180.
为了研究和解决西铭矿在生产中由于瓦斯抽采方法的不同可能引起采空区自燃以及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隐患问题,构建了高位巷、埋管和高低位钻孔瓦斯抽采方法下的非均质多孔介质三维模型。利用非线性渗流定律、通用控制方程和自定义的函数进行解算,结果表明:高位巷、高低位钻孔抽采流量与抽采氧气浓度近似呈正比函数关系,埋管抽采流量与氧化带宽度呈指数函数关系;高位巷、高低位钻孔随着抽采流量的增加抽采效率反而降低,抽采总量增加,埋管抽采位置在距工作面35m处、抽采流量为20m3/min能很好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根据模拟结论:采用立体联合瓦斯抽采方法既能满足抽采要求又能有效控制采空区自燃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