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173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从各种废水处理技术类型及其处理效果与经济效益出发,针对近年来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情况,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污染河流和富营养化水体、农村污水和畜牧养殖废水、城市地表径流、工业废水(包括造纸废水、油田废水、矿区废水等)等方面的进展,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不同废水的工艺流程,并对湿地植物优化配置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为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华北分公司(以下简称华北局)是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施工、科研技术服务和油气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近几年来,公司全面加强对HSE工作的领导,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安全工作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企业实际,适应新形势需要,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HSE人力资源配置与培养重要思路和措施,并通过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一个纵向的集合概念,既包括社会和政府在整个经济发展领域内对教育领域资源的配置,政府在教育领域内对高等教育领域资源的分配,也包括高等院校内部对自身拥有的资源在不同个人、院系、部门之间的配置。其内部资源配置模式受到社会整体资源配置模式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影响和制约,但又有其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t)是一种新型的致力于科技与经济信息一体化.将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战略管理工具,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全省国土面积14.8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2292千米,近海水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渔业、优质水果及多种特产品的重点产区,也是全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地区。作为共和国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资源能源优势突出,区域优势特点明显,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但经济结构和布局应进一步优化调整,以促进资源能源配置格局更趋合理,为辽宁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被配置土壤水分垂直动态研究,阐述了不同植被配置类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显示:9种植被配置类型的土壤台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幅度有差异;原生植被处的土壤水分利用层厚度大于人工植被。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家庭对家用电器的拥有除了灯具、电视机、音响设备、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常用设备外,还拥有两至三台空调、电饭锅、电烤箱、微波炉、洗碗机等,但由于我国住宅现有电气线路配置标准太低,大量家用电器进入家庭,墙上的固定插座数量不能满足多种电器使用的要求,乱拉乱接插座板的现象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生存需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权作为一种环境权,与权利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如果该权利受限,将危及权利人的生存,因此,限制该权利的主体就有义务补偿权利人的损失。这种补偿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将水资源纳入市场配置的轨道,实行政府管理下的水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20.
沈立 《环境》2015,(2):23-25
<正>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从规划到建设再到通水,争议与质疑一直伴随其左右,比如代价巨大入不敷出、流速过慢达不到输水要求、泥沙沉降和水道结冰会使通水失败等等不一而足。代价太大,弊大于利?当中线工程尚在规划建设时,就曾有人提出:"江汉平原大旱,因为南水北调影响了生态"、"一下子调走湖北这么多水,会不会出现北方受益、水源地受损的局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背后,是水源地的默默付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