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3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71.
472.
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分布的数值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工作面流场和粉尘分布的特点,采用气──固两相流原理,导出描述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的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一有限容积法求解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综采工作面三维空间内风速和粉尘浓度分布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473.
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建设项目和发展规划项目做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对重点煤矿的现场调查,揭示了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内在形成机理:开采引起地表沉陷是主导因素;地下水位埋深浅,潜水含水层下伏的隔水层稳定,只变形而不破裂是客观条件;地下水变成地表水,从而改变水的存在形式,致使水体极易遭受强烈的污染则是根本原因。针对地下水的保护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办法:加强矿区的环境管理、及时回填采煤沉陷坑,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利用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上述措施如与煤矿建设项目同时实施,则煤矿区的地下水安全、环境保护都会实现。  相似文献   
474.
矿-粮复合区采煤塌陷损毁耕地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采煤塌陷理论和采煤对矿区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对高潜水位煤粮复合区损毁耕地成因及破坏程度进行阐述和分析,结合已有的矿区损毁耕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建立原则,选取地表倾斜、地表下沉及潜水位埋深为高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耕地损毁程度评价指标,并对损毁程度进行了分级:轻度、中度和重度损毁。以山东省西南部某矿区为例,借助Arc GIS分析工具,建立了综合评价结果适宜性函数,对煤粮复合区采煤塌陷耕地损毁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可视化显示,结果表明:截止2005年,研究区采煤塌陷损毁耕地面积约为23 km2,其中轻、中、重度等级损毁面积分别为6.7、5.7和10.6 km2,随着煤矿开采的继续,耕地损毁面积仍在持续增加,而损毁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适合于高潜水位矿区耕地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75.
Mohr-Coulomb屈服准则在确定煤岩地层强度准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该准则在π平面上为不规则的六边形,在连续介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存在两种极限逼近状态,会造成计算结果的不可靠。本文采用平面应变条件下在π平面上与Mohr-Coulomb相匹配的Drucker-Prager内切圆屈服准则,提出了平面应变条件下与MohrCoulomb相匹配的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强度转换方法,并给出了Drucker-Prager内切圆向外切圆转换的强度增加系数和不同内摩擦角强度增加系数的适用范围,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为有限元强度增加法用于煤层工作面回采导致顶板岩层跨落形态、地表沉陷的有效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6.
矿区范围大是煤矿建设项目特点之一,因而在矿区范围内常会涉及到水体、水系或与之相关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煤炭开发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当涉及与径流相关的重要环境敏感目标时,煤炭开采对径流的影响结论将成为煤矿建设环境可行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次研究以采煤沉陷对国家级遗鸥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为例,确定了采煤沉陷对径流预测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定量判断采煤沉陷对保护区所属流域和水系的影响,这为判断采煤环境影响和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477.
安徽省淮南市因采煤形成的塌陷区正在逐年增加,而且淮南面临“煤竭城衰”的潜在威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淮南煤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从大力开发环境资源和延伸循环经济子链两个层面阐述了淮南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并介绍了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方法,结合淮南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78.
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和改善的重要活动。目前环境科学领域研究过程中不断将生态修复与其他相近概念进行混用,造成生态修复研究的主题不明确,难以将其研究成果直接运用或指导法学领域的研究。生态修复仅仅停留于自然科学研究层面,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法学理论研究,生态修复的法治建设也相对落后。这并不利于生态修复研究的发展,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生态修复的法治建设必须首先确立生态修复的法律定义。本文一方面以区别生态修复及其相近概念为主要切入点.深入剖析生态修复的本质,以期得出正确的生态修复含义;另一方面从实证角度选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为考察对象,研究实践中生态修复的具体模式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生态修复是指在人工主导下生态环境破坏方对生态环境本身予以修复,并且对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受损方环境权益以及生存和发展权予以赔偿和补偿的行为。  相似文献   
479.
本文首先根据井下采煤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煤矿井下采煤技术的特点,接着对采煤的工艺的种类及选择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最后针对煤矿井下采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加强煤矿井下采煤工艺的进步。  相似文献   
480.
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后裂缝发育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采煤沉陷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针对井工矿采煤产生的沉陷裂缝,研究了采煤裂缝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并对采煤裂缝宽度、裂缝密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裂缝造成了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沉陷区内地裂缝处和无裂缝区土壤含水量均小于未开采区,整体上表现为土壤含水量裂缝区沉陷无裂缝区未开采区。裂缝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裂缝密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小。降雨前,裂缝宽度越大,土壤水分损失量越大;降雨后裂缝区土壤水分损失速度大于非裂缝区。短期内裂缝的闭合对土壤水分的恢复影响不大,沉陷后土壤水分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