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28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为分析含硫天然气气田井口笼套式节流阀的硫沉积问题,基于雷诺应力模型、组分输运模型及离散相模型,建立硫沉积数值模拟模型,分析笼套式节流阀的硫沉积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硫沉积主要出现在正对来流的节流孔外侧下缘、阀套边缘以及阀芯内侧,其中节流孔外侧下缘的沉积最严重,对于该位置,随着气流进口速度的增大,硫沉积速率先增大...  相似文献   
502.
吸附过程中流场分布对液膜扩散传质影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流场条件影响吸附传质过程的同时,提出了流场分布影响液膜扩散传质的物理模型,指出不同的流场分布,液膜厚度变化不同,传质阻力也就不同,从而导致传质效果的不同. 通过对传质方程中流速的物理意义进行重新定义,同时引入流场效应系数(Z),对传统的液膜扩散控制传质模型进行了修正,使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更明确,并用13X沸石对Ca2+的吸附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结果表明,13X沸石对Ca2+的吸附传质效率与搅拌转速和叶片大小成正比,即与流场分布密切相关,其中流场分布比较规则的二次流场吸附传质效率最高;此外初始ρ(Ca2+)越高,传质越快,吸附效果越好,但流场分布影响越小,归结原因是此时传质动力的影响占据主导作用,超过了液膜阻力的影响,进而掩盖了流场分布对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3.
黄震  程紫润 《环境科技》1996,(1):1-4,14
通过对φ200mm直流式旋风模型用五孔球探针进行流场测试,提出了直流式旋风的流速场、压力场分面规律;通过对不同长度直流式旋风除尘器的总除尘效率测试,得到了总除尘效率与筒体长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4.
根据油在水体中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分布不均匀性及油对水体的污染情况,探讨了采样时在不破坏水体水文状态下前提下,采集漂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等多种形式的合理性,同时,根据均匀流场中点源油滴扩散微分方程的解,探讨了水和废水中含油水样的采样浓度,就均匀流场中的地表水而言采样深度≥5cm即可。  相似文献   
505.
特大采空区处理及监测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国内采空区的现状及其处理的一般方法,针对广西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4#特大采空区具有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等特征,根据采空区现场调查情况和地表允许塌陷的特点,给出了采空区顶板条形药室大爆破崩落处理方案,为保障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制定了地压监测和位移监测方案。采用声发射、巷道收敛位移和岩体张开裂纹位移等监测技术手段,利用声发射仪、收敛位移计和游标卡尺等监测仪器,构建了系统的地压和位移监测网络,明确了监测内容、监测频率和预警制度。工程实际表明:该监测方案可以为条形药室施工、装药及爆破施工过程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06.
概率积分法预计高速公路采空区地表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是路基路面及桥梁工程的严重隐患。本文采用概率积分法通过实例对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地表移动与变形值进行预计,绘制出采空区主断面上的变形曲线,并根据预计的变形曲线,进而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实例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平变形、地表倾斜和曲率均超过变形控制指标,采空区欠稳定;同时在预计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经济、技术可行的采空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07.
我国80%的地下金属矿山存在采空塌陷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城市的建设用地都存在隐伏空区的危害,形成了矿业城市"塌陷—搬迁—再塌陷—再搬迁"的恶性循环。大量未知采空区使矿山生产环境恶化,采空区透水、垮塌灾害危害矿工生命。如何变"采空区"为"安全区",是采空区灾害高发型金属矿山的重大难题。中国安科院进行的"高风险金属矿山安全规划和灾害控制技术"研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508.
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优化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山电厂600MW燃煤锅炉SCR脱硝反应系统的优化流场分析为例,研究数值模拟和冷态试验在电厂SCR系统流场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冷态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数模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其中,速度场、浓度场和压降都满足设计要求,烟气经整流格栅优化后可以垂直进入催化剂层,模型中无明显积灰。  相似文献   
509.
在现场束管监测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综放采空区特性.根据计算流体力学原理,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计算软件,针对综放采空区的不同特性,分别对采空区氧化带和窒息带的关键划分指标"氧浓度"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在考虑综放采空区不同特性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即"散热带"、"氧...  相似文献   
510.
风场对太湖梅梁湾水华及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了解风场对湖泊表层蓝藻水华及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太湖梅梁湾为例,在蓝藻水华期间开展表层粒子漂流实验,研究风场对水体表层物质的推移规律,并开展全水域水体表、中、底层密集布点采样,测定水体藻类叶绿素a、氮、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氧等水质指标,探讨风场驱动下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及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平均风速1. 9 m·s~(-1)和2. 3 m·s~(-1)的情况下,表层粒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分别为3. 0 cm·s~(-1)和5. 0 cm·s~(-1);风场对表层水体蓝藻水华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能够引起蓝藻水华在空间上较高的异质性;蓝藻水华物质的空间变化对水体颗粒态氮、磷、有机质和溶解氧等水质指标产生较大影响,表、中、底层颗粒态氮和磷、高锰酸盐指数与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一致,而溶解态氮、磷浓度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分布不尽相同;蓝藻水华物质在风场作用下的再分配对水体溶解氧产生复杂的影响,底层溶解氧平均值低于表层与中层,可能对沉积物营养盐释放产生影响;依据高密度布点调查估算,仅表层20 cm,梅梁湾水域的蓝藻干物质赋存量约396 t,远大于蓝藻打捞工程的清除量.研究表明,鉴于水华期间风场作用下对蓝藻水华漂移的巨大影响,在湖泊水质调查采样方法及数据分析时应充分考虑蓝藻水华漂移的影响因素;防控湖泛灾害的蓝藻打捞作业对湖体蓝藻水华赋存量的清除能力有限,只能对岸边带湖泛的预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