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9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72篇
综合类   496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2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51.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究科技创新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能力和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莫兰指数模型等分析工具,研究科技创新能力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演变过程,考察其中发挥关键耦合作用的子系统与要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镇化经历了以核心城市为发端、沿交通干线延伸,最终泛均质化的演变过程;科技创新进程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但二者时空演变规律呈现出高度的过程拟合特征;(2)科技创新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随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更为关键;(3)科技创新与城镇化耦合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随时间推移呈现空间分异特点;耦合重点随时间推移变动且更加聚焦,社会发展程度是科技创新和城镇化耦合的关键。研究指出,重视城镇化的社会发展建设、重视区域创新扩散通道建设和区域社会互通、重视基于过程拟合的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点发现将有助于提升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52.
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区面积扩展的关系问题,是城市乃至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根据趋势面和位序-规模法则分析2000~2018年城市人口与用地的分布演化特征,并探究其异速增长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与用地的分布态势呈"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低",人口规模逐渐由均衡化向集中化分布模式转变,用地规模一直为均衡化分布模式。(2)从两者异速关系来看,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面积异速增长为负异速的人口扩张弱型阶段,其中2008年前70%以上的城市以正异速为主,2008年后80%以上的城市以负异速为主。(3)在各城市异速类型变化上,正异速城市向下变动率较高,且多数转变为负异速类型,负异速城市保持稳定率较高,反映出长三角地区多数城市城镇化动力逐渐由土地扩张推动转变为人口增长推动。城市人口-面积异速增长规律的研究可以为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要素流动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对区域一体化推进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53.
新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从合作创新的视角出发,借助2007和2017年长三角地区合作发明授权专利数据和城市数据,探究本地、区内和区外合作创新的空间结构演变以及三者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本地和区内合作创新一直是长三角地区合作创新的主要来源;区内合作创新网络从以上海、杭州、南京为核心,向以南京、上海、杭州、苏州为核心演变;区外合作创新网络从以上海、杭州、西安、北京为核心,向以上海、南京、合肥、苏州、北京、深圳、佛山为核心演变。(2)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的初期阶段(2007年),区内合作创新强度和创新网络位置有助于经济增长;在区域创新网络较为密集的阶段(2017年),本地、区内和区外合作创新强度以及区外创新网络位置有助于城市经济增长,但区内创新网络位置的作用不显著;由此认为“全球生产网络流派”和“关系经济地理学派”争论主要是因为忽视了区域创新网络发展阶段的影响。(3)在区域创新网络较为密集的阶段,本地、区内和区外合作创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效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4.
基于从天眼查筛选的长三角人工智能企业数据,采用核密度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2015~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产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城市群层面,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呈多中心集聚发展态势,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合肥五大集聚中心带动产业整体向沪宁合杭甬发展带集聚;从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随着产业链环节技术门槛的降低,集聚水平提高,集聚中心数量增多,集聚规模扩大。(2)城市层面,上海和苏州呈现出“多中心”集聚特征,而杭州、南京、合肥为“单中心”的集聚模式;应用层集聚程度高于技术层和基础层,并向人口最密集和数据生产最多的中心城区集聚,基础层和技术层则相对更多布局在产业园区。(3)城市人工智能技术关联产业的基础(计算机、软件等)、科技人员数量、创新能力是影响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空间格局的核心因素,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55.
长株潭生态建设一体化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是创造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长株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生态环境及其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促进长株潭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56.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也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型城市.2005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2804.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50058元,接近上海51474元的人均水平,已经成为了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657.
对新型一体化3R(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生物反应器进行介绍,包括其结构构造、同步生物脱碳脱氮除磷机理及其运行方式。对该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对反应器的设计计算进行了探讨,为该新型反应器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8.
活性污泥-生物膜一体化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开发了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区和沉淀区一体化,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具有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低、管理方便的优点,并具有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能力.  相似文献   
659.
为摆脱油气田企业以往被动防御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不断向主动的、问题发现型的管理模式靠拢,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管控,通过研究风险分级防控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融合风险隐患数据标准化建设、网格化全要素监督模式建立、安眼工程和智慧工地建设、常态化及战时应急管理研究等模块,构建基于开源的Docker+K8S技术路线,采用开放式微服务、开发运维框架等技术的一体化管控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以风险辨识标准化、风险评价数字化、风险分级防控规范化、隐患排查治理精细化、施工现场智能化、应急与指挥流程化为依托,探索一条适合油气田生产安全风险一体化管理的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利用智能化管控手段,打造“油气田大脑”,提升油田安全环保水平。  相似文献   
660.
该文利用主动式遥感卫星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卫星(CALIPSO)提供的激光雷达数据反演2015-2020年长三角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ABLH)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在CALIPSO午间过境时段的6年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为1.57km,年际波动较小,2020年最高,2016、2017年最低。季节上春夏季高于秋冬季,春季最高,冬季最低。(2)空间分布上,由沿海到内陆逐渐增高,西南部山区在多年和各季节上都是最高值。长三角西北部,中北部是造成年平均差异的主要区域。(3)大气边界层高度分布与海拔高度、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多年和各季节分布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4)频率分布上,高度在1.2~1.5 km的大气边界层占比最高,5.4~5.7 km的大气边界层占比最低。大气边界层高度在0.6~2.1 km占比达到68.5%,超过4.2 km的超高边界层占比为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