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2篇 |
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76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52篇 |
综合类 | 97篇 |
基础理论 | 5篇 |
污染及防治 | 2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灾害及防治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熊智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Z1):168-169
该文根据海外项目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实际情况,参考"3D"法,探讨以"预"为基石,以"防"为手段,从加强预警,通过外交手段与当地政府合作打击恐怖主义,落实安保资源提高自身防范能力等三个方面,有效加强、夯实海外项目防恐安全管理基础,为海外项目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3.
114.
基于清洁生产的理念,以曹村矿11-214综放工作面为例,对坑口电厂烟道气用于煤矿采空区防灭火的可行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模型中引入了非均质孔隙率、在烟道气的处理中引入了多组分气体输运方程,计算结果显示:烟道气注入前自燃带位于距工作面(40~120)m的范围内,最大宽度为78m;烟道气注入后自燃带位于距工作面(49~62)m,最大宽度为9.5m,自燃带面积明显变小,并在注气口形成了耗氧汇。烟道气的动态运移规律显示,采空区数值计算应在以雷诺数为判定依据的基础上分区选择计算模型。通过采空区内不同位置烟道气运移连续监测,可获得采空区高效防灭火合理注入参数。 相似文献
115.
刘庄矿171101工作面邻近停产线,为防止遗煤自燃,采用动态注氮方式向采空区注氮。为了确定停采后注氮口和灌浆口的合理位置,利用热电偶和束管对采空区内一定范围内气体和温度进行实测,根据温度、CO、CO2分布规律并结合MIN-MAX方法综合划分出采空区"三带"范围。实践证明,以该方法确定的注氮口和灌浆口的位置能够更好地抑制遗煤的自燃,为其他类似停采线附近防灭火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构建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对技术管理体系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构和分析,结合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的特点,把技术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为组织要素、资源要素、过程要素和方法要素。从资金、设备、人力资源和信息四个角度综合考虑,构建了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级管理组织,建立了系统的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优化了煤矿防治水的知识型技术管理流程和控制型技术管理流程,同时根据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管理体系运行实际,将体系运行控制的流程总结为:识别、策划、运行、记录、保存、检查、分析、改进。使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流程化,从而提高了煤矿技术管理水平,达到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加剧。由于环境空气受到污染,多地出现连续灰霾天气,影响人体健康,防霾口罩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福音,但效果如何,国家没有统一的评判依据。因此,有必要参照现行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等国家标准,对防颗粒物口罩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118.
119.
在长沙县百倍冲水库进行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利用库内长期荒芜的大片消落区种植黑麦草;荒山堤坝上种植扁穗牛鞭草、岸杂一号狗牙根、皇草、幼林间种植鸡脚草、拉丁鲁白三叶等饲草配套养鱼和防止水土流失、防淤减积试验获得成功。库内鲜鱼产量由种草前常年1000kg提高到7000~8000kg,泥砂淤积量每年减少0.516×104m3,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0.
陈梦李紫千赵云行胡仕凯马运章杜卫超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6,(3):150-153
本文使用纤维素增稠体系来改善高寒动车组转向架防冰液的滞留性能,通过实验室黏度试验、吹脱试验、剪切力试验和上车实际试用试验,证明经纤维素增稠体系大大增加了防冰液在转向架底部的滞留时间,使防冰液更符合我国高寒地区动车组交路长、车速快的实际情况。并研究了增稠后的防冰液对制动性能的影响,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