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文章介绍了采用湿度显示卡在产品防水试验中的应用。结合IP等级中的防水试验,通过分析产品的防水结构与内部主要安全部件,科学使用与排布湿度显示卡,准确判定进水路径,以此达到对防水试验结果的准确判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62.
为简化支承应力表达式及全面分析煤柱稳定性,基于基本顶断裂位置建立工作面剩余煤柱载荷力学模型,将指数函数型支承应力曲线简化为与其拟合的幂函数抛物线,推导出剩余煤柱载荷及极限宽度B表达式。计算得出312工作面基本顶断裂位置与非开采帮塑性区边缘距离d为8.6~11.5 m,B为8.06~8.85 m。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增加,煤柱载荷及B均逐渐增大;B随煤层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增加而减小,随煤层埋深、应力集中系数、侧压力系数、煤层厚度及工作面采高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分析煤柱稳定性,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3.
64.
伊东产业(静冈县滨松市)研制出具有防晒、隔热及防水功能的特色涂料[Sipotex],结合工程实例,开发出在屋顶附加[sipotex]涂层的《[Sipotex]隔热施工工艺》,伊东产业提出了借新技术的优势增加营业额20%的计划。  相似文献   
65.
为了获得条带煤柱系统稳定性的判定准则和分析方法,本文将煤柱本身视为一个子系统,与顶、底板结合构成条带煤柱动力系统,利用系统运动稳定性理论对其进行描述,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及判据,找到了系统的控制变量,同时分析了影响系统控制变量的因素,提出了条带煤柱动力系统防治失稳思路.  相似文献   
66.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防水透湿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7.
为解决煤巷掘进过程中淋涌水破碎顶板等复杂困难条件下的煤巷围岩控制难题,结合团柏煤矿10号煤层巷道顶板淋涌水量大、直接顶层理裂隙发育充分,掘进过程中顶板极易破碎,且陷落柱构造较多,顶板完整性受到影响等情况,采用传统工字钢被动支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断层、陷落柱等复杂构造区易发生垮冒事故。通过现场调研、煤岩取样及试验分析,得出导致煤巷围岩破坏的主要因素。阐述淋涌水破碎顶板条件下的防治控制措施,提出应用防水锚固剂锚固的高预应力锚网索联合控制技术,并利用FLAC数值模拟来优化设计参数。在10-110(1)运输巷进行现场试验,矿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
大断层采动“活化”导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层回采引起的断层“活化”导水是矿井突水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和隐敝性。依托具体的工程背景,建立简化的力学模型和数值模型,根据弹塑性力学和裂隙介质水动力学理论分析不同推进距离时断层面上的主应力和法向应力变化情况,并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回采过程中应力变化与塑性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集矿区F10大型断层在煤层推进至距断层20 m位置时开始有“活化”趋势,断层带岩体位移值陡增到005 m,距10 m时断层面主应力急剧增大,峰值应力向浅部转移,断层带发生明显位移,孔裂隙扩张。为保证生产安全,需预设30 m防水煤柱,避免煤岩体突水通道沟通主干断层及承压含水层,该研究成果可为矿井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是水下开采防水煤岩柱尺寸设计的关键。结合导水裂隙带形成机理和分布形态,选取采场采深、采厚、煤层倾角、覆岩单轴抗压强度和工作面斜长五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判别指标。利用24组样本数据,构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熵权属性测度预测模型。为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将其用于预测丁集煤矿1262(1)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结果为66.03m,与采用Midas/GTS-Flac3D耦合模拟得出64.63m的结论非常接近。研究结果表明,熵权属性测度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较小,可以在工程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正地下矿藏开采后,留下一些小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后来又被水充满,就形成了"小窑老空水"。"小窑老空水"就相当于一个地下水库,在后期采矿时,如触及"小窑老空水"的边沿就极容易发生透水事故。特点小窑老空水一般积存时间长,水量补给差,属于"死水",所以有"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的特点。小窑老空水多以静贮量为主,犹如地下水库,一旦突水,来势凶猛,涌水量大,破坏性强。但涌水持续时间短,易疏干。老空水酸度大,不能饮用,而且对井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