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104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今年春节,我国大部分城市对烟花爆竹燃放解禁,人们欢呼可以过一个热闹年了.但就在除夕夜,杭州一居民小区里发生了一场火灾,给人们留下沉重的思考.近日,消防部门对该起火灾作出事故责任认定,并对管理物业的杭州怡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作出经济处罚."问题不在于燃放解禁,而在于由此暴露出的小区消防安全隐患."消防部门一位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32.
温家宝 《安全与健康》2006,(6):附3-附8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第1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33.
江苏各地     
《江苏劳动保护》2004,(2):23-24
  相似文献   
34.
预防、控制事故的五道防线,是运用安全科学理论联系安全管理需求产生的,对生产全过程中事故是超前有效预防、控制的科学方法,简称事故五防法.本文所述企业连续20年杜绝死亡、重伤和非伤亡的重大责任事故,开创并持续稳定了安全生产新局面.  相似文献   
35.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为了在单位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通过预案的制定和演练,还能发现和整改一般消防安全检查不易发现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36.
浅谈成品油罐区消防技术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成品油罐区主要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让油库职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通过介绍成品油罐区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方法,使油罐区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介绍了细水雾的定义、灭火机理,详细地阐述了中、低压单流体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在分析系统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中、低压单流体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8.
1.船舶用水灭火的有利因素。一是因为水是最有效、最廉价的灭火剂,在船舶灭火过程中最常使用,也是最经济的一种灭火方法,SOLAS公约规定了水固定灭火系统是每船必备的灭火系统。二是高压水灭火可以就地取材,不象其它灭火剂因方方面面的原因剂材不足,脱档而贻误灭火。  相似文献   
39.
地表水进入井下发生淹井事故是矿井水灾的一种类型,危害很大。所有井工矿,都程度不同的存在水灾的威胁。生产中,防排水措施不当,容易造成淹井事故。因此,把地表水存在的淹井可能列入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加以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表水淹井危险的辨识危险源辨识必须采取系统性原则来进行,地表水淹井危险的辨识可依据事故树分析法来进行,可使危险源的辨识过程和分析思路更为直观、清晰和全面。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  相似文献   
40.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是我国当前运输液化气体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罐车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不妥给以后的运行和维修带来影响,结合对规程、标准及结构问题的理解,本着方便制造、容易维修的原则,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