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70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0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9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隧道火灾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顶部开口的城市隧道在采用自然通风模式下的火灾特性,在已建成的隧道中设计并实施了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了隧道火灾自然通风模式下的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纵向变化数据。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结果对比的方法验证了H.Kurioka等人建立的隧道火羽流模型及其计算公式的可靠性,为市政公路隧道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隧道火灾的研究及其消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2.
通过隧道排污量和排污效果的简单分析,指出了其排污治理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如进 行人口控制,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治理技术等,所述分析方法可供其它类似 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3.
随着地球历史的变迁,曾经有过的许多生物物种都逐渐灭绝了,其中也包括不少珍稀植物。根据美国植物学家进行的新研究,世界所有植物种类中近  相似文献   
84.
针对宜万铁路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强烈发育,位于恩施市白果坝龙麟宫隧道出口处存在大型溶腔,并基于龙麟宫隧道1#大型溶腔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比选分析和优化设计,确定了路基填筑与明洞结构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5.
86.
梁金火 《灾害学》1990,(1):44-49
隧道地质灾害主要有塌方、涌水、岩爆、膨胀岩等。进行隧道地质灾害预报的主要方法是:a.分析地质条件,预报隧道开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的类型;b.预报不良地质构造在隧道的分布位置;c。预报地质灾害的产生。本文主要讨论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为了减小常见下喷式装置风吹水损失大的问题,设计了上喷式矿井排风热回收装置.通过液滴受力及运动分析,将上喷式液滴的运动划分为2个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简化的液滴动量方程;在该方程的基础上,结合运动阶段划分,得到临界条件下的力平衡关系式;利用该式,在10个不同相对速度下,得到了上喷式与下喷式的保证液滴不被吹飞的临界直径.应用变量替换,将液滴动量方程变换为液滴运动距离的微分式;继而,根据液滴及空气之间的雷诺数组合,导出了液滴最大上升高度的5个积分计算式.应用这些积分式,数值计算了不同迎面风速、液滴粒径及液滴初速度下,上喷式中液滴最大上升高度、下喷式中液滴最大下降高度.对比计算结果,相比下喷式,上喷式具有节水、液滴选择范围宽和低耗高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88.
隧道是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为了提高隧道路段行车安全性,需为驾驶员提供与一般路段相近的视觉环境,以有效减少由隧道行车环境变化引起的驾驶员判断和操作失误,逆反射技术在提高隧道路段驾驶员视觉舒适性方面具有潜力.为了确定隧道路段轮廓标设计方案,利用Smart-Eye Pro 5.7型眼动仪,对隧道路段逆反射轮廓标设置技术进行试验,获得了不同逆反射轮廓标组合方案的驾驶员视觉数据.结果表明,小型车和大型车驾驶员对逆反射轮廓标设置高度的视觉差异性明显,设置高度约为0.4 m的逆反射轮廓标对小型车驾驶员的视觉环境改善效果最佳,相应地,大型车约为1.0m.从控制隧道内明暗变化的闪频出发,轮廓标间距以15 m左右为宜.为满足驾驶员视觉舒适性要求,应将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率控制在0.396 ~ 1.302mm/s,据此确定小型车适用的轮廓标反光膜为超强级,大型车为工程级.研究成果在G65高速公路木冲隧道的应用使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率控制在1.302 mm/s以内,并使同期事故减少了51.8%.  相似文献   
89.
<正>2014年12月6日上午11时50分,有光线开始从土缝里照射进来。一个长约80厘米、宽约80厘米的救援出口被打通了。救援现场爆发出欢呼声。"好了,好了!"此时,塌方体内也是一片欢腾。短暂的激动之后,被困人员很快平静下来,开始有序地从隧道右侧的斜坡中走出。1个、2个、3个……30多个小时的焦急等待和紧张救援,21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此时,距离事故发生过去35个小时。12月4日晚上8点多,和往常一样,26岁的挖掘  相似文献   
90.
改进经验公式法计算隧道人员疏散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安全,有必要准确计算隧道人员疏散时间。传统经验公式法的假设条件过于简单,而现有仿真模拟方法不能准确地模拟人的复杂行为。建立改进的经验公式法,通过随机输入计算参数来模拟隧道人员疏散的动态随机过程,将疏散时间计算分解为多个阶段,并考虑车辆及人员的随机分布、火灾探测及人员反应时间的计算、大客车乘客下车时间、人行速度的随机输入、以及随人流密度变化的横洞门通行能力等,使计算所得疏散时间更贴近实际。与其余方法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改进的经验公式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传统经验公式计算方法相比,计算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