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旧大国衰落与新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前进征程中的常态,资本主义大国崛起深受"陷阱"困扰,甚至有些中途夭折。中国崛起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阶级领导、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选择的历史性跨越,这一跨越将大大推进中国崛起和人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32.
广西岩溶洞穴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解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首次研究相对封闭稳定环境条件下的岩溶洞穴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广西桂林大岩洞穴为例,结果表明,在洞穴内部PAHs总量为7.22~117.29 ng·g-1,远低于洞外土壤中的含量(51.35~235.73 ng·g-1),与其他地区相比,表明桂林近郊土壤PAHs污染较轻.大岩土壤中PAHs总量呈现出洞外和洞口附近明显高于洞内而洞内变化不大;洞外和洞口附近土壤中重环组芳烃含量高于轻环组(平均值69.25 ng·g-1>38.81 ng·g-1),但在洞内土壤中则相反(平均值3.93 ng·g-1<7.41 ng·g-1),说明洞内PAHs不仅来自于大气迁移过程,而且也来自于洞顶雨水淋滤作用.土壤中PAHs浓度分布表明在洞口附近存在陷阱效应、在洞穴最里端有裂隙存在.陷阱效应使洞口附近重环芳烃浓度显著高于洞外(88.19 ng·g-1>31.28 ng·g-1),而且PAH分子量与”易陷落性”呈线性相关(R2=0.49);通过实测值推测从洞口输入的PAHs浓度约为裂隙输入的17倍.温度和分子量差异是影响PAHs在土壤中浓度分布模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