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林冠  陆锡江 《环境技术》2022,40(1):137-141
本文提出了一种气象雷达测试性试验方法,结合气象雷达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进行了硬件法和功能法相结合的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FMECA),其次,采用最低可接受值试验方案确定试验样本量,然后,基于最小舍入误差排序的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样本量分配,最后,建立备选故障样本库,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在研制阶段使用的测试性试验验证方案。利用这个方法,能够在研制阶段发现气象雷达测试性设计的不足,定量的给出气象雷达测试性指标是否符合协议规定,指导测试性改进,为产品定型和测试性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2.
珠江三角洲大暴雨的多普勒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广州CINRAD-SA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分析,研究了华南地区夏季短时大暴雨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中小尺度系统引发短时大暴雨不同发展阶段的多普勒特征以及辐合强度与短时大暴雨的关系,并对短时大暴雨的发展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发现,短时大暴雨产生于低空强盛西南气流等有利条件下,近地层雨区附近的气旋式扰动有利于激发对流,抽吸作用、局地锋生对对流的维持和加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短时大暴雨发生初期及发展旺盛期,大多数都伴有逆风区、辐合带等多普勒特征,中气旋更是与高强度降水、地面强风等剧烈天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3.
间隔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的挥发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间隔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挥发酚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有证标样的测定值均在其保证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9%~1.4%,检出限为0.001mg/L,加标回收率在92.5%-110%之间,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且分析速度达20个/h。  相似文献   
234.
基于循环冷却水旁路净化含油水的模拟装置,研究了旁路流速、各次料水比、旁路吸附塔填料换料时间间隔、吸附塔填料填装形式、系统温度对系统含油水浓度达标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化达标时间随旁路流速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旁路流速为1.68 ×10-3 m/s时,净化达标时间最短;选择适当的各次料水比1/2 400,保证较短的净化达标时间和较低的经济成本;换料时间间隔为△tn+1=1.2nh时,较其他方式更有效合理;吸油填料的填装形式为混合式,系统运行温度为35℃时,净化达标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235.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ERT)和探地雷达(GPR)两种地球物理方法,结合膜界面探测(MIP)和钻孔采样分析手段,综合研究某典型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中DNAPLs污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RT法和GPR法圈定的场地污染范围基本吻合,DNAPLs污染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和西南区域,污染深度分别达到4m和9m,视电阻率为0.3Ω·m~5Ω·m,呈带状低阻分布,MIP和钻孔采样分析结果也验证了地球物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36.
237.
238.
本文简要的讨论了多卜勒声雷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HK-11型多卜勒声雷达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特性。最后对其数据记录和资料识别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39.
1989年2月下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多卜勒声雷达研究组带着自行研制的HK-11型多卜勒声雷达在日本东京都大学潮岬风力实验场与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北京大学等一起参加了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的综合观测,取得了三天资料。为了资料的可靠性,HK-11型多卜勒声雷达和测风气球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HK-11的天线采用一般的三分量抛物面反射天线,而AR-400则采用先进的5×5阵  相似文献   
240.
利用风廓线声雷达在温州大罗山西北部的茶山地区从2019年4月到2021年9月对台风“利奇马”、“米娜”、“黑格比”以及2个下击暴流风场进行实测,获得了台风、下击暴流影响时的边界层风速剖面演变过程。比较各风场边界层规律:台风风场边界层最高,下击暴流次之,常态风场边界层最低。在台风中心30~129 km范围内,边界层高度沿气旋半径向外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验证了二阶高斯拟合模型对于台风风场风剖面形态的适用性,实测台风近地50~400 m高度层均表现为D形风剖面,根据不同的参数取值,可以很好地拟合台风上部的S形风剖面。总结下击暴流风场演变过程的3个阶段:高层大风,影响时低层强风切变,影响后回归高层大风。验证了三阶高斯拟合实测模型与Oseguera与Bowles模型、Vicro模型、Wood与Kwok模型对于描述下击暴流风剖面形态的差异性。发现了滨海丘陵地形下实测的下击暴流风速均在100~400 m高度层先递减后递增。分析了台风风场与下击暴流的水平垂直方向风速相关性的差异,即台风风场与下击暴流分别在90~200 m、50~400 m高度层水平与垂直方向风速为正相关,均在近地层突变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