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青藏铁路决策的战略环境影响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青藏铁路决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对青藏铁路决策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识别的必要性,探讨了青藏铁路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2.
卡则 《沿海环境》2002,(5):11-11
全世界都在关注青藏铁路建设的环保问题,但不是所有人都理解青藏高原环保工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青藏铁路能否建设成为一条环保铁路,对整个地球的环境保护具有无可比拟的意义。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青藏铁路建设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青藏铁路格拉段自开工至目前,已完成投资7.7亿元,为今年的铺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沿线环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这是铁道部部长付志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招待会上所宣布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同时也说,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要求,青铁路施工段位都健全了环境管理制度,配备了专职人员…  相似文献   
33.
青藏铁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已经运营路段和正在修建路段两侧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分析,研究修建青藏铁路对铁路沿线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的重金属元素包括Hg和Pb。其中Hg采用氢化发生等离子发射光谱法,Pb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已运营铁路沿线重金属铅和汞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变化。在铁路一侧,铅和汞含量随距离变化呈现正态分布,其最高峰值出现在距铁路50m左右。而且,铅和汞含量高于土壤背景值以及正在修建铁路两侧的土壤含量。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表明,已运营铁路段土壤的理化性质与铅和汞含量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断,铁路运输已经造成了铁路两侧土壤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4.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对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至拉萨段铁路沿线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以及对铁路修建前后景观指数的计算,分析了铁路修建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铁路建设工程对沿线小范围的景观格局影响较大,对沿线较大范围的景观格局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5.
青藏铁路路基病害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青藏铁路可能产生的路基病害的分析 ,笔者提出了建立青藏铁路路基病害数据库的重要性 ,给出了数据库的项目设计 ,研究了各种数据集的处理方案、数据工作空间和数据逻辑分组 ,并且采用数据仓库和面向对象的数据设计方式对数据库进行集成设计 ,给出了青藏铁路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体系结构以及数据在病害系统中的流程 ,建立了较完整的路基病害数据库内容。该研究为病害整治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可为将来青藏铁路可能产生的路基病害的迅速整治、降低铁路运营后的维护费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6.
青藏铁路路基中正融土斜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斜坡稳定性问题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极地地区,青藏铁路的建设,提出了高原地区斜坡稳定性课题。目前,常用的有5种正融土斜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均以极限平衡法为依据。根据分析认为,Pufahl[1]的分析方法比较适合高原地区的正融土斜坡稳定性。该方法认为,冻土斜坡失稳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土中的孔隙水压力。水压力包括以下3个主要方面,即渗透压力、由自重引起的固结压力和融化固结引起的固结压力。笔者利用非饱和理论,引用孔隙水压力P1和孔隙气压力P2表达在冻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提出用相应的冻土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7.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工程建成通车运营,国家环保总局即将组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青藏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所遇环境问题最多、环境敏感程度最高的建设项目,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举世瞩目。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世界一漉的高原生态环保型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对青藏铁路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期望。本文对青藏铁路青海境内施工期环境保护行政监察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为今后国内在类似建设项目上开展环保行政监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8.
藏北无人区,高寒缺氧,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气候“一天四季,十里不同”,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5度,铁路要穿过雪山、峡谷、河流、沼泽等几乎所有复杂地形,然而中铁十八局的员工发扬“青藏精神”,让铁路跃上了世界屋脊。  相似文献   
39.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转暖,青藏铁路沿线热喀斯特湖数量正在逐年增多、面积逐年增大。湖塘的形成虽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点,但其发生的区域性和重复性特点是热喀斯特湖分布与出现的总体规律。在野外系统勘测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地质类比原则,结合专家打分、层次分析、信息量、统计量等模型方法,对区域内湖塘产生与发展起一定主导作用的历史因素(灾点密度、灾面密度)和基本地质环境因素(冻土类型、年均地温、植被覆盖度、土质类型、地形坡度)基于ArcGIS平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楚玛尔河至风火山段青藏铁路沿线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占研究区总面积47.97%的高易发区占据了湖塘总数量的87.94%、总面积的91.15%,主要分布在楚玛尔河高平原、北麓河盆地和可可西里山间盆地;中易发、低易发、非易发三个区占据了研究区总面积的52.03%,却仅分布了占总数量12.06%、面积8.85%的热喀斯特湖,主要分布于可可西里山区、风火山山区及河谷地区,与2011年9月份野外考察的热喀斯特湖实际的空间分布状况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0.
青藏铁路沿线污水处理安全运营保障体系中,应急状态下需要大量的接种备用活性污泥。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考察了进口高效菌低温低压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最后将其应用到拉萨污水处理厂实际工程。实验室研究及实际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高效菌在低温低压下的处理性能和青藏高原实际的活性污泥性能基本相当,如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结合使用,可大大增加强化生化处理的效果。进口高效菌具有微生物活性高、培养时间短、保存携带方便,能快速提升生化系统处理能力的优点,可满足青藏线污水处理设施应急状态下处理能力快速提升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