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6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4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54篇 |
综合类 | 284篇 |
基础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50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2.
为揭示电极排布对线板式电除尘器除尘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电晕电场模型、k-ε湍流模型、Lawless电荷累积模型,建立了电除尘多物理场模拟模型,并通过改变极板间距和极线间距,分析了电场电势、风速、颗粒运动轨迹、除尘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板间距增大降低了电势变化速率,极线间距减小导致放电极电势分布由点式转为条状,极线周围电势影响程度增强;增加极板间距或极线间距,均能减小流场内涡流范围,提高流速分布的均匀性;极板间距或极线间距减小,颗粒轨迹偏移的角度增大,除尘效率随之升高,且颗粒在电场停留的时间缩短;除尘效率与颗粒粒径呈正相关,除尘效率与极板间距或极线间距呈负相关。模拟得到的优化工况为:当极线间距为180 mm、极板间距为200 mm时,电除尘器对粒径为2.5 μm的颗粒除尘效率为98.6%。本研究通过构建新的模拟模型应用于线板式电除尘器的工况优化中,可为电除尘器结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静电和湿法处理油烟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油烟处理技术,对几种油烟处理设备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各自的工艺设计参数、使用特点及场合。 相似文献
146.
复合式静电除尘器脱除电厂排放PM2.5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燃煤电厂的小颗粒PM2.5排放是控制大气可吸人颗粒物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静电除尘器对亚微米级颗粒脱除效率较低,为提高脱除效率,建立了一种脉冲预荷电直流收尘的复合式除尘系统,采用较低能耗的高压窄脉冲放电对颗粒物预荷电,大大提高了亚微米级颗粒的荷电量.结合传统的直流静电除尘器可以大幅提高对亚微米级颗粒的脱除效率,对小于1μm的颗粒脱除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并分析了脉冲荷电的电源形式和电压等因素对脱除效率的影响,为改造传统静电除尘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150.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一系列钙钛矿催化剂La_(1-x)Ce_xFe_(0.7)Co_(0.3)O_(3-δ)(x=0、0.1、0.2、0.3和0.4),并采用XRD、SEM、FT-IR、H2-TPR和O_2-TPD等技术分析了Ce掺杂量对催化剂结构、微观形貌及理化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程序升温氧化(TPO)技术评价了催化剂对碳烟的催化燃烧活性,探讨了催化剂对碳烟的催化燃烧机理.结果表明:在La_(1-x)Ce_xFe_(0.7)Co_(0.3)O_(3-δ)中掺杂适宜的Ce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改善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在催化剂与碳烟松散接触条件下,当Ce掺杂量(质量百分比)为0.3时,所制备的La_(0.7)Ce_(0.3)Fe_(0.7)Co_(0.3)O_(3-δ)对碳烟的起燃温度(T_(ig))、最大燃烧温度(T_m)和燃尽温度(T_f)分别为329.5、409.8和421.1℃,呈现良好的催化氧化活性.碳烟最大转化效率为98.7%,平均活化能为123 kJ·mol~(-1),CO_2选择率为98.2%,实现了对柴油机碳烟排放污染物有效"过滤+催化燃烧"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