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3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安全科学   1049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383篇
综合类   1695篇
基础理论   153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190篇
灾害及防治   10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交通环保》2004,25(5):32-32
据报道,美国政府最近公布一项国际合作计划,从2004年秋季开始,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将联手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为回收从煤矿及地下逸出的甲烷,然后将其作为燃料推广使用。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减少排放甲烷5000万t的目标,从而对保护大气环境,防止地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环境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环境技术创新动力来自政府对企业的激励。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导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次粉末压片制样同时测定Na. Mg. Al. Si.P. S. K. Ca.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Rb. Sr. Y. Zr. Nb. Ba. Hf. Pb. Th. U等27项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提出了新的基体效应学校正模式,首次引入了非荧光分析的物质(筒称NFAM)的新概念;并计算了理论α系数,使理论α系数在粉末压片法x射线荧光分析中获得了应用。本方法测定的对象可以是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等地质样品。  相似文献   
64.
于玲  范天钧 《环境科技》1989,2(2):32-35,10
大气颗粒物是影响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我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可以帮助判断烟尘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而研究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的分析方法更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65.
安显金  李维 《地球与环境》2019,47(5):707-716
土壤有机碳是控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吸附解吸及其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中硬碳类吸附剂是土壤有机碳中的重要部分,土壤中软碳类物质和硬碳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对研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和生物有效性有重要影响。研究将溶解有机质胡敏酸,通过条件的变化使其转变为非溶解态,研究其对土壤碳质吸附剂(胡敏素和黑碳)吸附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溶解态胡敏酸会显著降低土壤硬碳类物质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能力,解吸滞后性增加,作者认为非溶解态胡敏酸的添加会覆盖土壤硬碳类物质的表面吸附位点和填充吸附多环芳烃的孔隙,造成硬碳类有机质中的多环芳烃解吸能力下降,滞后性增强。研究还发现硬碳类有机质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和解吸能力的变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6.
浅论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发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已从单纯依靠污染防治进入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新阶段。本文主要说明了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产生的背景、非污染生态影响的概念和特点,评价的方法以及实行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48-48
1995~1999年间,参与大型国际合作科研计划Indian Oeean Experiment(INDOEX)的科学家在印度洋上空发现厚约3km、面积约900万km^2的棕色污染尘霾笼罩在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上空,形象地称为亚洲棕色云。监测发现霾层是由高浓度的细颗粒物组成,成分主要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和矿物颗粒,霾层中还含有浓度较高的SO2、CO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后来的研究表明,棕色云现象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初步的评估研究表明,大气棕色云将对大气辐射通量产生显著影响,从而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气候、水循环等,进而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笼罩在亚洲上空的棕色阴霾表明,亚洲地区的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于2002年1~7月份在抚顺市区四个点位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样品,经分析后获得了可吸入颗粒物组分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即采暖期PM10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高于非采暖期,工业区PM10样品中的Fe、Zn、Pb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点位,反映了其工业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
《现代职业安全》2003,(8):i002-i010
本导则依据《安全评价通则》制定,规定了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除外)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非煤矿山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以下统称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适用于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和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评价。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另行制定。  相似文献   
70.
从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立法、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监察执法、群众监督、宣传教育、科研、矿山企业等方面与国外矿业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我国非煤矿山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最后分析了产生问题与差距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