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454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38篇
综合类   37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厘清能源开采中的碳脱钩问题,对于推动能源绿色开采和能源富集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能源开采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并通过情景模拟,评估了中国能源开采业碳脱钩的潜力,提出了能源绿色开采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2017年中国能源开采业碳排放呈现出先增后降趋势,2012年达到拐点5.26亿t后开始下降,2017年达3.65亿t。整体来看,产业规模效应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最大,能源强度效应也有部分贡献;投资效应、能耗效应、碳强度效应、技术效应与碳排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是主要的碳减排驱动因素。②基于能源-环境-经济的系统动力模型,能有效解释能源开采与碳脱钩效应之间的传导机理;碳强度效应、技术效应和碳排放因子是影响碳脱钩潜力的主要因素。2006—2017年间,中国能源开采业碳排放与GDP增长之间,除2008、2014—2016年表现为强脱钩,2009、2011年表现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余年份均表现为弱脱钩关系。③预计2020—2030年,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碳排放与GDP增长之间,在基准情景下呈现出弱脱钩效应,在规划情景下自2014—2030年间均呈现出强脱钩效应;然而,碳排放与其能源产出之间,2021—2030年在基准情景下呈现扩张连接效应,在规划情景和对比情景下表现出程度不一的衰退脱钩效应。据此,未来中国能源开采业碳脱钩的政策重点,一方面应注重环境政策、税收政策、技术政策等政策变量间的协同作用,着力调整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投资强度和产出规模,优化能源进口结构,进一步减少能源生产碳排放强度,提升能源绿色生产水平;另一方面,还应着力能源开采业能源消耗结构和能耗强度的调整,革新采掘技术和设备,以进一步降低碳强度,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2.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将极大地缓解我国天然气需求压力,优化调整我国的能源格局,保障国家安全.然而页岩气开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通过研究2000、2010和2020年我国页岩气重点建产区中长宁、威远和涪陵3个片区生态系统格局及水淹频度时空变化特征,对重点建产区内开采前、开采初期及规模开采后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3.
《劳动安全与健康》2009,(3):F0003-F0003
邵武煤业公司前身为邵武煤矿,属一矿一井的国有煤炭生产企业,原生产能力核定为45万吨/年,在经过50年的持续开采,资源已渐近枯竭,自2002年起实施闭坑准备工作。2007年底,在省、地政府和福煤集团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邵武煤矿顺利闭坑,并同时办理成立邵武煤业公司,实施边角煤炭开采,核定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  相似文献   
64.
负外部成本内部化约束下的煤炭开采税费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中面临严重的代际负外部性和生态环境负外部性问题,分别运用使用者成本法和直接市场法测算了煤炭资源开采中的代际负外部成本和生态环境负外部成本。根据两个负外部成本充分内部化的要求,提出煤炭开采中税费水平的调整目标。以2008年为例,煤炭开采中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应由目前的从量0.3-5元/t(约从价1%)提至从价10%;开采吨煤应交的生态环境费用标准应由目前的24元/t提至64.23-68.47元/t,即每吨提高40.23-44.47元。综合资源税和生态环境费用的提高幅度,煤炭开采活动中的税费水平应提高约21-22个百分点;通过比较现行税费制度下煤炭开采企业实交的资源税费、生态环境税费总额与企业应交的资源、生态环境费用总额之间的差距,指出目前我国政府对开采企业隐性税费补贴的规模水平,根据价差法计算得出取消此部分税费补贴将可以削减3 653.69万tCO2排放。  相似文献   
65.
针对页岩气特殊的开发方式及环评难度比常规气大的特点,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建立了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曲线投影的方式,并将投影寻踪方法和动态聚类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曲线投影寻踪动态聚类的定量评价方法;基于样本各指标的曲线投影和动态聚类方法寻找最佳投影方向,并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优化模型。结合全局最优经验指导和信息素交流,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维持蚁群的多样性,且收敛性较好,同时也避免出现局部最优。对四川省威远页岩气区块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2011年和2014年的环评属于差类(4级),2012年和2013年的环评属于中类(3级),其中植被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质达标率、废水排放量、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达标率等指标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较大。在页岩气开发初期,由于开发技术落后,再加上环保投资不高,环保意识不强,造成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随着学习借鉴美国的经验,及页岩气的开发技术进一步提高,加上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威远页岩气区块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的遏制。但开发时间越长,开采难度越大,将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结果与威远页岩气开发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符,为页岩气气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奠定了科学基础。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具有无需设定参数、操作简单、客观等优点,是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针对天然气开采废水量大、矿化度高、杂质含量多、处理难度大的问题,从预处理技术、COD处理技术、氨氮处理技术、脱盐处理到深度处理技术等对各种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对比,说明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等。根据对各种方法的特点总结,结合不同废水的水质特点,提出适宜的组合处理方法,并探讨了综合处理技术在部分地区的工程化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7.
针对风城油田超稠油开发过程中,100m~3缓冲罐蒸汽携带大量微小油滴造成罐体、管线、地面污染的问题,在不改变罐体结构的前提下,研制一种汽液分离环保装置,通过在缓冲罐顶部安装该环保装置,实现汽液完全分离,小液滴最终流入罐内,从而有效解决了蒸汽携带油滴从缓冲罐罐口飘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8.
林静 《劳动保护》2009,(8):52-5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是中国石油行业的三大公司之一。20多年的发展,使它从一家单一的海上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成长为以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为主,同时涉及海外油气开采、专业技术服务、石化、炼油等中下游产业,并以控股和参股形式涉足其他能源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海油的安全工作也形成了一套高标准的思维理念和行为准则。自1991年以来,中海油未发生任何重大恶性事故,一直保持着文明生产。而执掌中海油安全工作的,正是中海油健康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国家安监总局专家组专家宋立崧。  相似文献   
69.
赵兰祥 《劳动保护》2009,(12):19-2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自1982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从一家单纯从事海上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形成了上游、中下游、专业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以及新能源等产业板块。近年来,中国海油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收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的成功实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0.
晓讷 《劳动保护》2009,(12):21-23
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将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作为发展目标,由单纯的海上油气开采,逐渐向石油行业的中下游产业链延伸。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收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中国海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在成品油终端消费市场,中国海油主要采用收购兼并的手段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用“容文化”来对合营公司进行管理融合。“容文化”指的是容人、容事、容天下,是中国海油企业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