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4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8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51.
羟基(—OH)是影响煤自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进一步了解羟基对煤自燃过程的影响,通过Gaussian软件构建出苯基与桥键类活性基团—CH2—、—CH2O—、—CHOHCH2—分别相连以及—OH处于活性基团邻位的共6种模型,采用B3LYP方法优化模型结构、并计算其频率,得到6种模型的静电势、前线轨道能隙、表面电子云分布、焓变及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分析这3种桥键类活性基团的反应活性以及羟基对其氧化反应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活性基团的反应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CH2O—、—CHOHCH2—、—CH2—,羟基的加入并未改变其反应活性顺序,但提高了它们各自的反应活性;羟基处于桥键类活性基团邻位会提高桥键活性基团的亲核反应能力,削弱其亲电反应能力;3种活性基团的LUMO成键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CH2—、—CHOHCH2—、—CH2O—,活性基团与氧气复合的难易程度与其LUMO成键能力有关,而与反应活...  相似文献   
452.
《安全》2021,(3):12-13
煤田火区自燃气体滞留机制及早期探测技术研究,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成果可为地下煤火自燃的早期识别、煤火治理与综合利用以及火区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53.
为探究石化行业中硫铁化合物自燃的微观机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建立了(FeS)m(m=1~6)团簇模型,计算O2在(FeS)m(m=1~6)团簇上的吸附性质与反应过程。吸附性质计算表明,O2倾向于吸附在Fe原子周围,随着FeS团簇尺寸增大,吸附能先增大后减小,当m=3时吸附能最大。O2吸附前后,(FeS)m(m=1~6)团簇的能隙均逐渐减小,其中(FeS)3团簇在所有吸附结构中能隙最小,化学活性最好。反应路径计算表明,反应分不同阶段,反应初期有FeSO、SO等产物形成,随着反应进行会生成S2和FeO,反应后期产物S2会受热氧化生成SO2。各阶段反应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均是可行的。分析认为FeS的氧化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多阶段放热反应,FeS的氧化释放大量的热,引发S2的氧化反应,两步反应形成协同效应,加剧体系的反应进程,使反应体系不断积聚热量直至发生自燃。  相似文献   
454.
为探究氧气浓度与升温速率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利用TG/DSC-FTIR联用热分析技术测试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在不同氧体积分数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放热特性,分析3种煤样在氧化过程中特征温度、热效应及标志性气体产生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氧体积分数一定时,升温速率越小,放热峰值、特征温度和指标气体释放峰值越向低温区偏移。在相同升温速率下,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减小,煤氧化放热峰值温度降低;煤自燃指标气体峰值对应的温度逐渐向高温区域移动。煤变质程度增高,煤自燃特征温度呈增大趋势;放热量的峰值降低,对应的峰值温度增大;指标气体释放峰值温度增大,自燃危险性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