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8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0篇 |
废物处理 | 34篇 |
环保管理 | 39篇 |
综合类 | 306篇 |
基础理论 | 30篇 |
污染及防治 | 63篇 |
评价与监测 | 23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灾害及防治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enhancement by addition of external carbon sources in a pre-denitrification proces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enhancement by addition of external carbon sources and to estimate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for the predenitrification system using nitrate utilization rate (NUR) batch tests. It is shown that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can b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three external carbon sources, i.e. methanol, ethanol, and acetate, and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s of ethanol, acetate, and methanol reached up to 9.6, 12, and 3.2 mgN/(g VSS.h), respectively, while that of starch wastewater was only 0.74 mgN/(g VSS,h). By comparison, ethanol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external carbon source. NUR batch tests with starch wastewater and waste ethanol were carried out. The denitfification potential increased from 5.6 to 16.5 mg NO3-N/L owing to waste ethanol addition. By means of NUR tests, the wastewater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 parameters can be estimated, which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of wastewater, to calculate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of the plant and to predict the nitrate effluent quality, as well as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developing carbon dosage control strategy. 相似文献
42.
旋转流污水预处理是近几年提出的用于小城镇生活污水预处理的技术,它是利用旋转流场产生的离心力场和流体剪切力强化筛网过滤的新型技术.为了更好地研究该技术在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利用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在中试条件下研究采用不同的进口阀门开度、排泥口阀门开度、进口初始流量对系统运行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和排泥口阀门开度对系统压降的影响较大,进口和排泥口阀门开度分别为2/3和1/3时可实现较长时间的稳定运行.悬浮颗粒物和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57%和19%,比细格栅+涡流沉砂池的去除效率高.旋转流污水预处理可以稳定有效地应用到小城镇污水处理中. 相似文献
43.
44.
45.
XDLVO理论解析有机物和钙离子对纳滤膜生物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有机物和Ca2+浓度对纳滤膜生物污染的影响机制,选用铜绿假单胞菌(PA)为模式菌株,海藻酸钠(SA)、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腐殖酸(HA)为典型废水有机物,采用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理论定量解析了不同进水条件下膜预处理和生物污染过程的界面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a2+浓度为5mmol/L时,SA预处理后膜面亲水性最强,粘聚自由能高达42.96mJ/m2,与PA、SA的界面自由能最高,分别为45.85和39.64mJ/m2,抑制膜的生物污染.而Ca2+浓度为2mmol/L时,BSA预处理后膜面疏水性最强,粘聚自由能低至–40.32mJ/m2,与PA、BSA的界面自由能最低,分别为3.49和–26.36mJ/m2,促进膜的生物污染.所有污染过程中,范德华作用能差异较小,而静电作用能绝对值极小,贡献微弱,有机物和Ca2+浓度对膜生物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疏水作用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47.
48.
以KMnO_4为氧化剂,Al_2(SO_4)_3·18H_2O为混凝剂,含铁锰离子地下水为模拟用水,考察预氧化强化混凝法的效果。利用响应面设计试验,分析氧化剂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对铁锰去除的交互作用。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在氧化剂投加量4.16 mg/L,混凝剂投加量263.68 mg/L,pH值为7.54的最佳工艺参数下,铁锰去除率分别可达98.22%和97.49%。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探讨了急性镉暴露(Cd~(2+))对斑马鱼抗氧化和免疫系统的影响及蓝LED光源(LDB)预暴露的缓解作用。斑马鱼均分为2组,分别用白炽灯和LDB处理4周(辐照度为0.9 W·m-2)。4周后每组再分为2个小组,分别在白炽灯下用0和0.97 mg·L~(-1)Cd~(2+)的水体处理4 d。结果表明:Cd~(2+)暴露导致肝脏和卵巢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显著升高。在肝脏中,Cd~(2+)暴露下调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和m RNA表达水平,上调了环氧化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和酶活。在卵巢中,Cd~(2+)导致Cu/Zn-SOD和CAT的表达,CAT、COX-2和i NOS的酶活显著升高。在卵巢中,LDB预暴露可显著缓解Cd~(2+)引起的MDA和NO含量、Cu/Zn-SOD的表达、CAT的表达和酶活、COX-2和i NOS的酶活的升高。在肝脏中,LDB预暴露不能影响Cd~(2+)引起的MDA和NO含量的升高,但是显著缓解了Cd~(2+)引起的Cu/Zn-SOD和CAT表达和酶活的下降和COX-2和i NOS表达的升高。在这些过程中,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其目标基因的表达及其抑制因子Kelch样ECH联合蛋白1(Keap1a和Keap1b)和抑制蛋白激酶(IκBαa和IκBαb)显示了紧密的关联性。综上结果表明,斑马鱼急性Cd~(2+)暴露后,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导致肝脏和卵巢氧化性损伤和炎症的产生,而LDB预暴露能够改善机体这种不利状态。这个过程可能分别涉及Nrf2和NF-κB诱导的抗氧化和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50.
对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菊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15(2):95-96
根据纳氏试剂与氨氮在一定的碱性条件下有最佳显色效果,对带色混浊的工业废水经预蒸馏后所得的馏出液,通过适当增加纳氏试剂用量的方法来调节其碱度,免去过程繁琐且影响pH调节过程,不仅操作简便且提高了准确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