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2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8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武深秋 《安全》2007,28(5):49
自燃是可燃物质在没有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可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日常生活中,自燃的事件时有发生.酿成火灾事故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622.
本文研究了自动消解仪在土壤前处理时的条件,成功地将该方法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标准样品及土壤样品中的总铬。  相似文献   
623.
结合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过量空气、烟气、水蒸气3种稀释剂对天然气锅炉扩散燃烧过程中的NO_x排放及燃烧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稀释剂吸热功率的增加,NO_x生成量减少。添加等同吸热功率的过量空气、烟气、水蒸气时,NO_x生成量依次减少,在3种稀释剂吸热功率达到250 k W时,NO_x生成水平分别为78,30,20 mg/m3;继续增加稀释剂添加量,燃烧稳定性变差。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在燃烧稳定极限点的NO_x排放浓度随过量空气系数增大先下降后保持不变;而采用加湿燃烧技术,在稳定极限点的NO_x排放度随过量空气系数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624.
总结了常见池火特性参数如燃烧速率、火焰形态、火焰脉动、热辐射通量的半经验公式,计算得出燃烧速率、火焰拖曳直径、火焰脉动随储罐直径变化规律,火焰倾角随风速变化规律,热辐射通量随距离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多个公式的适用范围,指出了多个特性参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25.
626.
为研究多火源条件下火旋风的相互作用,利用四面边墙夹缝式实验装置对3种不同直径油盘形成的火旋风进行实验研究。由电子天平记录的燃料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到准稳态阶段火旋风的质量燃烧速率;利用摄像机记录的火焰连续图像,获得火焰高度;基于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对质量燃烧速率、火焰高度和火焰形态的分析,提出多火源火旋风质量燃烧速率和火焰高度的半经验线性关系式。研究表明:大直径油盘形成的火旋风比小直径油盘更容易受到拖拽力和涡量的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627.
为准确掌握和预测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开展2种多元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理论预测模型研究.第1种模型针对"多种可燃气体+多种惰性气体"在空气中或氧气中混合,基于求解可燃气体绝热火焰温度的总比热特性方法以及化学平衡反应中的贫燃料(富氧)反应,提出该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预测模型;第2种模型针对"可燃气体+惰性气体+氧气"混...  相似文献   
628.
为研究变截面管道内瓦斯爆炸火焰传播与压力波的耦合趋势,在内部尺寸(长×宽×高)为50 mm×50 mm×250 mm的管道中进行甲烷体积分数为7.5%、8.5%和9.5%的甲烷/空气爆炸试验,在该管道距点火位置80 mm处有长50 mm的变截面管道,其截面(长×宽)为50 mm×17 mm,分别利用高频压力传感器、高速摄像仪采集爆炸超压及火焰结构的瞬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火焰穿越变截面通道经历了火焰加速、火焰降速到火焰再加速的过程,且火焰降速时间小于整体时间的1/5;变截面通道会诱导湍流的生成,爆炸火焰通过变截面通道后传播加速的主要原因是湍流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增强作用;火焰结构演变与超压的上升、下降趋势及最大超压密切相关,而压力波被壁面反射后使火焰阵面进一步出现褶皱和变形,火焰-湍流-超压之间形成多场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629.
为探索铝粉尘云燃烧火焰形态和灾变演化,基于改造的竖直开口实验管道,借助高速摄像仪和离子探针,研究火焰结构及变化,分析粒径因素对铝粉火焰前锋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粉燃烧能量的释放和空间束缚使燃烧转为爆燃,火焰前锋下方存在大片的燃烧反应区;铝粉粒径越小,颗粒氧化层破裂需要的热应力越小,越容易被点燃;随着铝粉粒径减小,...  相似文献   
6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