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9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658篇
安全科学   2909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86篇
综合类   2523篇
基础理论   368篇
污染及防治   113篇
评价与监测   194篇
社会与环境   107篇
灾害及防治   12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个体防护装备对职业安全健康的重要作用 (1)个体防护装备是保护人体不受外来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保持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装备。个体防护装备按照不同职业的防护需要,分为工农业生产劳动防护装备、卫生防护装备、科学考察试验研究防护装备、军人防护装备、警员防护装备、抢险救援救助防护装备、日常工作和生活用防护装备等。  相似文献   
102.
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已经落幕。展览会给人们留下厂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3.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评价指数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耿世伟  渠晓东  张远  林坤德 《环境科学》2012,33(7):2281-2287
采用不同生物指数评价河流健康,结果往往有差异,如何识别各种生物指数的关系和适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比较了5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指数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健康等级划分标准差异,造成不同指数的健康评价等级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分析了不同指数对不同类型人为活动影响的敏感性,研究其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太子河流域中,BI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和溶氧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对这两类的干扰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FBI指数对酸污染和氨氮污染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ASPT指数与耗氧相关的水质指标有较强的负相关;B-IBI指数与总氮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较好指示氮污染,而且B-IBI指数与其他类型人为干扰活动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土地利用和水质污染也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综上所述,大型底栖动物BI指数和ASPT指数应该分别适用于评价流域土地利用和水化学指标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而B-IBI可用于评估多种类型人为干扰活动.  相似文献   
104.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土壤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以PAHs为例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佟瑞鹏  杨校毅 《环境科学》2017,38(6):2522-2529
为获得更为合理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并辨识对健康风险影响最大的因素,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运用概率风险评价模型,定量评估了中国上海某居民区土壤中16种PAHs对居民的健康风险水平,并对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PAHs造成的健康风险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总的致癌风险为3.43×10~(-5)±2.63×10~(-5),最小值为8.10×10~(-7),最大值为2.39×10~(-4),超过10-6的概率为95%,超过10~(-5)的概率为75%,超过10~(-4)的概率小于5%;总的危害商为4.74×10~(-2)±3.42×10~(-2),不超过1,风险较小;在7种具有致癌效应的PAHs中,苯并(a)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a)蒽是总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物质,贡献率分别占60.41%、26.84%和6.56%;3种暴露途径中,经口途径是造成致癌风险的主要途径,贡献率为73.22%;对于总致癌风险,人体暴露参数中每日土壤摄入量、暴露周期、暴露皮肤面积敏感度较大,分别为58.35%、50.21%和20.51%;体重具有负敏感性,敏感度为-11.66%.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介绍了喷漆生产企业常见的生产事故特点,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汇总了喷漆生产企业常见的事故隐患,利用六西格玛DMAIC(D为定义Define、M为测量Measure、A为分析Analyze、I为改进Improve、C为控制Control 5个阶段构成)过程改进方法进行解析,找出了喷漆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多种健康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对喷漆生产的喷漆操作、废气管理、废弃物管理、静电防止等领域做全方位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以某水泥窑处置固废危废项目为例,应用AERMOD模型,以PM10、PM2.5、TSP和二噁英为模拟因子,定量分析该水泥窑处置固废危废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对周围敏感点居民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PM10、PM2.5、TSP和二噁英的日均浓度模拟值占标率均小于1,均满足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要求;该项目周围所有敏感点的HI均远远小于EPA推出的可接受风险水平(HI<1),且LCR低于EPA推出的可接受风险水平(LCR<1×10-6),即该项目生产过程排放的二噁英对周围敏感点的居民既不会造成致癌风险,也不会引起慢性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7.
为从自然科学角度解释消防员在面临极端工作压力下造成心理塌陷或振作的成因,探究潜在的调节效应,首先,整理归纳消防职业压力对复原力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其次,借鉴不同特种人群在复原力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领域的成果,探寻构建与消防职业相适宜的复原力生物监测模型的路径;最后,从运动角度出发,阐释消防员是否在抵抗消防职业压力对复原力相关生物标志物产生的负面影响方面具有潜在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消防职业压力会打破复原力生物适应的平衡状态,对消防员职业安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与消防职业相适宜的复原力生物监测模型,需在借鉴不同特种人群指标选择的基础上,以适当生物标志物的平衡组合为基础构建;运动在促进神经内分泌稳态平衡、上调合成代谢、提高抗炎方面对复原力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良性发展具有潜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8.
为监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健康状态(SOH),防范电池故障引发安全事故风险,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监测锂电池的SOH。首先,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提取锂电池SOH监测的健康因子;其次,采用线性惯性权重和非对称学习因子改进传统粒子群算法(PSO),利用IPSO算法对LSTM模型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神经元失活率、批处理值进行关键参数寻优,进一步优化LSTM模型,建立IPSO-LSTM锂电池SOH监测模型;最后,以新能源汽车主流采用的18650锂电池数据集验证IPSO-LSTM模型,并对比分析BP、LSTM和PSO-LSTM这3种模型。结果表明:IPSO-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在0.02以内、均方根误差(RMSE)在0.03以内,监测误差在15%以内,相较于BP、LSTM、PSO-LSTM模型,IPSO-LSTM模型的误差指标值均最小,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9.
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升企业安全建设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大庆油田为例,梳理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历程,总结大庆油田在传统安全管理阶段、健康安全环境(HSE)体系管理阶段和安全文化巩固提升阶段的典型特征和实践操作,分析不同管理体系下的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探索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机制,梳理安全文化演进脉络。结果表明:传统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人员、设备和其他财产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但员工参与度低;HSE体系审核、巡视巡查、日常监督检查等手段不能彻底消除事故隐患,现场风险依然较大,根源在于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忽视;企业应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保持安全文化建设的连续性,这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0.
中小企业不仅在国内企业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就业人员数量占比也很高。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的原因普遍存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和健康意识差,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不充分和缺乏系统管理等特点。本文立足于探讨中小企业职业危害及个体防护装备管理现状,分析其个体防护装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小企业改进个体防护装备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