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2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47篇 |
废物处理 | 32篇 |
环保管理 | 50篇 |
综合类 | 295篇 |
基础理论 | 8篇 |
污染及防治 | 51篇 |
评价与监测 | 18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832.
833.
834.
水射流割缝卸压增透时存在淹没射流和非淹没射流两种情况,导致煤体上下割缝半径不同,若仅根据一种半径进行钻孔布置,则易出现抽采空白带或增大工程量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淹没射流和非淹没射流不同破碎半径的钻孔布置新工艺。在分析两种射流速度场分布的基础上,理论计算了两种射流破碎半径,对比分析得出非淹没射流与淹没射流的破碎半径之比是1.48∶1。运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两种射流并存情况下的瓦斯压力变化,并与不考虑淹没射流时抽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射流并存时抽采范围为不考虑淹没射流的86.5%。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采用交叉割缝的方式,同一行中相邻两割缝终孔间距为7.5 m,相邻两行中,垂直间距相隔5.8 m,且两端割缝中心相错3.75 m的布孔方案,并用comsol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交叉割缝布孔具有较好的抽放效果。 相似文献
835.
特大型现代化矿井高压漏电保护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的高压漏电保护系统。该保护系统能集中监护地面变电所6段母线64路馈出线、井下中央变电所8段母线48路馈出线,以及井筒中的四对并联下井电缆;具有自动选线、选相、声光报警、数字显示、自动记录及自检演示等功能;还能区分永久性漏电和瞬间性漏电。 相似文献
836.
为研究淹没条件对射流破煤效率的削弱程度,基于ALE算法,借助Ansys/Ls dyna模拟软件,建立围压状态下非淹没及淹没射流破碎含瓦斯煤体流固耦合模型,通过动态追踪破碎坑体单元失效演化过程及内部应力分布等瞬时信息,探讨2种射流状态下破煤成坑过程及破煤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淹没射流与非淹没射流两者破煤坑体形态差异显著,非淹没射流条件下射流破煤坑体断面较窄,深度较深,破煤效率前后阶段差别不大;淹没射流条件下射流破煤坑体断面较宽,深度较浅,在初始阶段形成漏斗状的破碎坑体,而后逐渐向下延伸,在0~100 μs内破煤效率最高;相同工况、同一时间内,淹没射流平均破煤深度是非淹没射流平均破煤深度的41.46%。研究结果可为水射流技术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7.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治理炼油厂恶臭气体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线板式反应器内对炼油厂恶臭气体中代表性污染物———硫化氢、乙硫醇的去除进行了试验,试验规模4~16m3·h-1 采用闸流管开关脉冲电源,其最大输出功率1kW,最大脉冲电压峰值100kV.试验考察了峰值电压、重复频率、进口浓度、处理气量、背景气体各单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氢几乎完全去除,乙硫醇最大去除率为84%;在有正己烷背景气体存在时,乙硫醇的去除可不受低浓度背景气体影响;在高浓背景气体情况下,乙硫醇的去除率有所降低,硫化氢也有类似规律;硫化氢和乙硫醇中硫元素主要转化为二氧化硫.结合恶臭气体去除率与能量密度、进口浓度的关系,建立反应器动力学模型,获得硫化氢和乙硫醇的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0 042和0 034L·J-1,为进一步反应器优化、放大设计及与电源匹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38.
针对银川东换流站直流滤波器避雷器击穿故障,根据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对差动保护动作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直流滤波器高压避雷器不能满足技术协议对最小特性的要求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实际使用的保护策略确定直流输电工程设备的绝缘水平,并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39.
目的针对宇航用硅基高压快恢复整流二极管开展单粒子效应研究。方法针对型号常用的各种工艺结构高压快恢复整流二极管系统,研究地面单粒子效应试验方法,包括粒子选择及注量率、单粒子效应检测系统、基于等效制样的单粒子效应试验样品匹配、试验流程,并选取三款典型器件进行单粒子评估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硅基二极管单粒子烧毁失效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得出了三款典型器件在各偏置电压下抗单粒子烧毁的LET阈值。结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压二极管单粒子评估的试验方法,并可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840.
目的通过在开式空腔前缘增加矩形口射流、九孔射流和九斜孔射流,探究三种射流方式对空腔自激振荡噪声的抑制效果。方法通过风洞试验对亚、跨声速(Ma=0.3、0.45、0.6)下基于前缘射流的空腔噪声抑制方法开展研究,在空腔指定位置安装传声器,获取不同工况下空腔内的噪声信息,综合对比三种射流方式下空腔峰值频率、空腔底部及后壁声压级分布、总声压级分布及不同测点处的频率曲线特征,评估三种前缘射流方式对空腔噪声的控制效果。结果在来流速度Ma=0.3时,三种射流方式对空腔峰值频率处的声压级均有一定抑制效果,但由于前缘射流的引入导致空腔前端底部噪声总声压级提高;在来流速度Ma=0.45时,三种射流方式对空腔峰值频率处的声压级及宽频噪声均有显著抑制效果;在来流速度Ma=0.6时,除矩形口射流对空腔噪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两种射流方式使得空腔内噪声水平增强。结论在空腔前缘引入射流在一定来流速度下能够实现空腔峰值频率处噪声及宽频噪声的有效降低,前缘射流对空腔噪声的抑制效果随射流方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