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森林防火蓄水池选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消防蓄水池这一山区储水设施的选址问题,基于地面25m×25 m单元的空间分析方法(如水文分析、重分类、距离制图等),以安宁市为试验区,获取其累积汇水量,并结合该地森林火险等级和道路网络空间分布,采用综合打分方法得出森林防火蓄水池选址适宜度,最终通过人机交互判别选取了汇水量高、所辐射的森林面积均匀合理、用水方便的区域作为蓄水池地址。研究表明,该技术方法具有一定普适性,对山地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2.
郑国侠  宋金明  戴纪翠 《环境科学》2006,27(12):2445-2452
通过室内实验模拟并应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孔石莼和重金属(铜与镉)共同作用下,海水二氧化碳体系及海洋碳源汇强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二氧化碳体系各组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幅度(Δ)和趋势与重金属种类和添加浓度有关.与对照相比,低浓度(0.1μmol·L-1和1μmol·L-1)的铜、镉添加组中,DIC、HCO3-和pCO2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p=0.01).而当铜、镉浓度大于“转折浓度”后,t=7时DIC、HCO3-pCO2均要大于初始值,其增幅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于Δ由负值过渡到正值所对应的“转折浓度”,铜添加组要明显低于镉添加组.这与孔石莼对不同种类重金属的耐受程度不同有关.此外,当重金属浓度不同时,箱中的碳源汇格局亦随时间做不同的变化.当重金属浓度较低时,箱内水体表现为CO2的汇,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可能过渡成为大气CO2的源;高浓度重金属的影响下,箱内水体表现为CO2的源,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大,其向大气释放CO2的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人为镉排放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污染源识别在污染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工农业集产区浙江省为案例,通过文献调研,构建了浙江省人为镉工农业排放因子清单,并采用清单核算法对浙江省人为镉排放的源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浙江省人为镉排放在1995—2017年期间基本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39 t增加到2007的141 t,自2007年以后,浙江省的镉排放量达到了一定的峰值,其排放量在140 t·a-1左右.其中75%以上的镉通过固废的形式排放进入环境,而进入大气和水体的镉分别约占15%和10%.在所有排放源中,原煤燃烧的镉排放贡献率最大,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其他排放源从大到小依次是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造纸生产、水泥生产、塑料生产、有色金属开采、油料消费、磷肥生产、蓄电池生产、平板玻璃生产和陶瓷生产.各个地区镉排放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2015年杭州市和宁波市镉排放量已达到20 t以上,以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北部区域远远高于南部区域.因此,建议未来浙江省镉污染排放源头治理重点是减少原煤燃烧,其次是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造纸生产、水泥生产,尤其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74.
自2000年始,经过五年研究发展,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的环境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构建了环境教育持续发展机制和绿色环境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组建了学生环保协会,创新了环境教育组织体制;构建了学生“五自主”的环境教育模式。2000年荣获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2005年荣膺全国绿色学校,三次参加国际性环境教育研讨会赢得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经过多年的努力,汇龙中学已成为闻名国内外的环境教育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75.
采场调压数学模型在煤矿火区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场调压可改变采场内气体流动的状况,抑制采空区自然发火。笔者采用Ward 非线性运动方程,建立采场调压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求解。通过对小恒山煤矿东正巷出口的调压进行计算机模拟,从而掌握火区内部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预测调压潜力及效果,指导调压措施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76.
郭英燕  孙书存  钦佩 《生态环境》2005,14(5):768-776
大气中存在的卤代甲烷对臭氧层具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并参与其它气候现象,其动态变化对臭氧的恢复和地球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文章概述了全球变化下卤代甲烷源汇的研究情况并简单探索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几种卤代甲烷中,溴代甲烷源汇最复杂且对臭氧具有最强的破坏力,因此研究较多。已证明CH3Br的来源有:海洋、土壤、生物燃烧、陆地植物和沼泽地的释放等;CH3Br的汇包括:光化学分解、被土壤和植物吸收、在海洋中的化学和生物降解等。但事实上是已知汇远远大于已知源,且各个源汇的通量在不同研究中结果差异较大,归其原因是卤代甲烷释放与吸收机制的不确定性。虽然近几年的研究也应用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但卤代甲烷各源汇的具体贡献并不清楚。今后卤代甲烷源汇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与气体产生机制最密切的地下部分即“地下生态学”对其通量的影响,而同位素技术的改进及其在痕量气体研究中的应用也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滇池主要入湖河道的氮素来源及输移特征,研究于雨季对宝象河水系径流氮营养盐进行了系统监测,分析了宝象河径流过程中氮的浓度、赋存形态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等环境过程,并对不同区位的氮来源进行了示踪.结果表明,干流总氮浓度从上至下呈现增长趋势,河源至中游地区以硝酸盐氮(NO_3~--N)为主,而下游则以氨氮(NH_4~+-N)为主.流域主要氮源总氮浓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雨水、村镇排污口、农田沟渠径流、城市排污口,其中农田沟渠径流以NO_3~--N为主,而其他三类则以NH_4~+-N为主.雨季宝象河流域各主要氮源的汇入是导致宝象河径流氮浓度及其赋存形态的变化的重要原因,不同氮源的氮赋存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应受纳区河道径流氮赋存形态.干流水体δ~(15)N-NO_3~--N从河源至入湖口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变化范围是6.576‰—9.708‰.流域雨水、农田沟渠径流、村镇排污口和城市排污口等氮源δ~(15)N-NO_3~--N分别为3.389‰—5.619‰、6.681‰—19.623‰、5.031‰—9.278‰和5.497‰—7.02‰.降雨和土壤径流是河源氮素主要贡献源;农业源和村镇源是上游、中游地区氮素主要贡献源;宝象河下游除了农业源、村镇源外,城市源也是其主要贡献源.研究结果能为滇池流域氮素面源污染精确治理和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N2 O在对流层中是长寿命的痕量温室气体 ;在平流层 ,它是破坏O3层主要痕量气体之一NO的生成源。本文主要综述了N2 O的大气浓度演变、大气寿命、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大气化学等 ,着重探讨了可能存在的N2 O大气生成和消耗过程  相似文献   
79.
海洋碳的源与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海洋碳源汇最近研究成果的分析,剖析了海洋碳源汇的内涵,提出了“表观碳源汇”与“实际碳源汇”的概念,对海洋碳源汇不确定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碳参数测定不淮确与其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不清楚是其根本原因,继而提出了海洋碳源汇研究应特别注重陆架边缘海碳循环过程研究,提高碳参数测定的淮确性和应深入研究控制碳循环关键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其研究关键。  相似文献   
80.
亚洲风尘对东亚乃至北半球环境影响巨大,它来自何方、飘向何处?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近20 年来,中外学者围绕着中国北方风尘沉积,利用多种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开展了一系列的风尘溯源研究,获得了关于亚洲风尘源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新认识。本文旨在介绍风尘是什么?亚洲风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结合亚洲地质背景及地形和大气环流特征,将风尘物源区分为终极源(高海拔山地)和过渡源(戈壁和沙漠)。整合不同风尘物源示踪结果,指出风尘源汇变化受到构造和气候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