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86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制件的特点 ,分析了其冲压成形的工艺难点 ,制定了合理的工艺 ,简化了模具设计和制造 ,并画出了制件的综合工序图 ,分析了各工序内容和工艺特点 ,说明了各工序模具设计的关键问题。同时以第 5道工序为例 ,重点分析了斜楔翻边、翻边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2.
土壤砷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土壤砷形态转化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为了研究砷氧化菌对胡敏酸络合三价砷[HA-As(Ⅲ)]的作用,设置了不同p H值反应体系,研究砷氧化菌HN-2对HA-As(Ⅲ)作用下,砷的形态变化及其在固液两相中的分配.结果表明,在HA与As(Ⅲ)络合过程中,HA可以将一部分游离态As(Ⅲ)氧化为As(Ⅴ).其中,在p H=7的体系中,As(Ⅲ)被HN-2和HA氧化成As(Ⅴ)的效率最高.在含有砷氧化菌株和不含砷氧化菌株的体系中,0~10 h振荡过程中,HA-As材料均可以释放一部分As(Ⅲ)及As(Ⅴ)进入液相中,同时砷氧化菌可以快速地将As(Ⅲ)氧化为As(Ⅴ),而胡敏酸可以较缓慢地将As(Ⅲ)氧化为As(Ⅴ);反应10~24 h期间,HN-2砷氧化菌可以将络合态HA-As(Ⅲ)转化为游离态As(Ⅲ)并氧化为As(Ⅴ);48 h后反应逐渐达到平衡.固相同步辐射结果可以进一步证明HN-2砷氧化菌对络合态As(Ⅲ)的释放及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3.
加氢反应器等高温临氢设备由于长期在高温高压含氢或氢与硫化氢环境下服役,可能会出现高温氢腐蚀(HTHA)、氢脆等损伤现象,直接关系到装置的长期稳定可靠运行。为了防止出现氢损伤现象,多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单层或多层堆焊技术。针对RBI技术中HTHA模块对于含堆焊层结构的临氢设备在评估时并未考虑堆焊层的影响,从氢扩散理论出发,考虑堆焊层的影响,提出采用有效氢分压的方法开展HTHA敏感性Pv因子的计算,并改进了E347+E309L双层堆焊层结构的临界Pv修正因子。  相似文献   
34.
针对黄土高陡边坡独特的动力易损性以及黄土地区典型的建筑分布特点,以黄土高陡边坡坡顶建筑物的动力临坡安全距离为研究目标,采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输入振幅逐级增大的地震波,对比分析了坡顶、坡脚处建筑物的动力响应与破坏过程,揭示了强震作用下临坡建筑的失稳特征与动力临坡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坡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动力响应比坡底建筑强烈,随着边坡的破坏,坡顶建筑物有发生向坡面一侧倾覆的风险,滑坡土体最高堆积至坡下建筑物4层高度处;坡顶建筑地基基础呈“不对称式拉剪破坏”,加速度沿楼体高度有放大效应,且随着地震荷载幅值的增大,放大效应更加明显;土与建筑结构相互作用下,坡顶裂缝竖向发展可达50 cm,对照原型,黄土高陡边坡的竖向裂缝深度可达25 m,试验结果与1989年塔吉克斯坦5.5级地震震害相符。坡高为35 m,坡脚角度为70°的黄土高陡边坡,在强震荷载作用下,坡顶多层建筑的临坡安全距离最小值为20 m。  相似文献   
35.
杭东 《劳动保护》2010,(3):52-53
近年来,在各大中城市的高层楼区之间,我们常可看到一些被称为“蜘蛛人”的高处作业农民工身系绳索、坐着“小吊”攀于高楼大厦之上清洗外墙,这些高处作业人员坠落伤亡的事故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36.
安全帽 1.安全帽使用前要检查帽壳、帽衬、帽带是否齐全有效。2.使用安全帽前先调整安全帽衬,使帽衬各部分与帽壳相距一定空间。3.帽箍应根据人头型来调整箍紧,以防低头作业时帽子前滑挡住视线。  相似文献   
37.
大家都知道,高处作业主要的风险之一就是人员从高处坠落,关键安全措施是使用安全带。高处作业使用安全带的主要目的是,当作业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坠落时,人员的坠落过程被安全带终止,人员悬挂在空中而不是坠落至地面,因而避免对坠落者造成致命的伤害。  相似文献   
38.
在工业生产中,超过80%的坠落事故是没有采用防护设备或防护设备采用不当造成的。安全带是高处作业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被称为高处作业维系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如何根据工作环境来选择正确、合格、合适的安全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介绍科学选购和使用安全带,为工作增加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39.
随着工业化不断前进、经济飞速展,大量的楼宇大厦、厂房平地而起。无论是哪种建筑设施的建立,还是机器设备顶部的维护,高处作业随处可见,安全绳就是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坠落的防护用品。本期介绍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安全绳索,做到科学防护。  相似文献   
40.
边(滑)坡分类是进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边(滑)坡灾害防治的基础。为此,首先对国内外边(滑)坡分类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按照分类方法及分类目的,把现有的边(滑)坡分类方法分为了4类:基于单因素及多因素的滑坡分类方法、基于破坏模式与治理措施的滑坡分类方法、基于监测预警的滑坡分类方法和基于稳定性评价的滑坡分类方法,而后对上述分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最后,基于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的迫切需求和分类目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监测预警和失稳后运动距离预测的突发滑坡应急防治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基于应急防治的特殊要求,在前者加入了临灾征兆的分类指标,这将对突发滑坡灾害应急防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