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491篇
安全科学   401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163篇
综合类   984篇
基础理论   252篇
污染及防治   148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提高低密度聚乙烯(LDPE)阻燃性能和阻燃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抑烟性能,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包覆二乙基次磷酸铝(ADP)的MF@ADP微胶囊,再引入三聚氰胺聚磷酸(MPP)与MF@ADP进行协效复配,熔融共混制备阻燃LDPE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热重分析、力学测试和烟密度测试等研究复合材料的阻燃、力学和抑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F@ADP微胶囊能改善阻燃剂与复合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与MPP复配构成的磷-氮膨胀阻燃体系能有效提高LDPE的抑烟性能;当MF@ADP∶MPP的质量比为2∶1时,材料的LOI达到了30.6%,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级,拉伸强度为11.8 MPa,且形成的P/N/O高聚物炭层稳定性更高,可减少LDPE燃烧释放的烟雾量。  相似文献   
962.
为了解决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绩效评价已不能满足建筑业信息化背景下发展需求的问题,基于“三度空间”视角,从物理、社会、信息3个层面,构建包含6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绩效评价体系;阐述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采用ANP网络模型对各指标赋权;利用灰色聚类法对施工安全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分析装配式建筑在社会、物理和信息3个空间维度的安全绩效,得出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整体安全绩效水平并识别出关键控制指标,可为装配式建筑安全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3.
为提高煤层瓦斯含量预测的精准度和效率,提出1种利用遗传算法(GA)和模拟退火算法(SA)混合初始化BP神经网络(BPNN)的瓦斯含量预测新模型(GASA-BPNN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筛选瓦斯含量主控因素并作为GASA-BPNN预测模型的输入。为解决BPNN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小陷阱的问题,将GA和具有时变概率突跳性的SA整合为GASA算法协同初始化BPNN的权值和阈值,有效地提高BPNN的参数学习能力。将该模型应用于煤炭生产现场,结果表明:BPNN模型、GA-BPNN模型和GASA-BPNN模型瓦斯含量预测总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5.79%,9.03%,5.56%。相比BPNN模型和GA-BPNN模型,GASA-BPNN模型对样本的泛化能力更强,参数训练速度最快并且预测精准度最高。  相似文献   
964.
为解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数据集少,数据缺失严重的问题,提出将多重插补(MI)和随机森林填补(MF)应用于填补缺失参数,并将填补前和填补后的数据输入SVM,ELM,RF 3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训练,构建9种耦合模型。采用总体准确率、局部准确率、运行时间这3种指标评价模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数据填补算法后,由于训练样本增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预测的总体准确率提高,运行时间增长;MF-RF模型的总体准确率与事故预测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7.90%和98.93%;RD-ELM模型的运行时间最短,为0.24 s;多重插补使得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总体准确率提高0.98%~1.11%,随机森林填补总体准确率提高5.13%~7.50%,随机森林填补的效果好于多重插补。  相似文献   
965.
全(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广泛存在、日益引起国内外关注的新微持久性污染物.近年来,PFASs已在全球垃圾填埋渗滤液中频繁检出,对生态安全与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废物填埋系统PFASs的来源,渗滤液赋存PFASs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总体上,垃圾填埋渗滤液赋存PFASs浓度水平跨越6个数量级(ng·L-1—mg·L-1),并呈现以短链PFASs为主的污染特征.降雨、渗滤液回灌、渗滤液理化性质等因素均会影响PFASs赋存特征,但具体影响机制尚未阐明.现有渗滤液处理工艺(生物处理、膜处理等)对PFASs的去除率可高达99.8%,但处理过程中仍存在前体物污染转化与副产物环境归宿不明等问题.本文还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增进对填埋渗滤液赋存PFASs污染及其控制的科学认识,为填埋系统新污染物控制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966.
运用核磁共振一维氢谱研究不同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急性暴露与亚急性暴露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代谢影响.通过设置不同剂量TBBPA进行急性暴露和亚急性暴露,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投影分析法(OPLS)比较急性和亚急性暴露下蚯蚓的代谢差异,研究蚯蚓代谢水平与暴露剂量的关系,以找出差异代谢物作为TBBPA毒性效应的代谢标志物.结果表明,急性暴露和亚急性暴露均能很好地区分不同剂量染毒组间的代谢差异,且TBBPA暴露剂量越大,蚯蚓体内代谢与空白组的差异越大.急性暴露和亚急性暴露后,亮氨酸、赖氨酸和甜菜碱等代谢物剂量随TBBPA剂量增加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亚急性暴露中的变化幅度大于急性暴露.TBBPA暴露剂量为100 mg·kg~(-1)时,赤子爱胜蚓受到毒害作用,体内代谢物变化显著,代谢平衡遭到破坏,差异代谢物对毒性效应的指示作用比较敏感.甜菜碱、亮氨酸和赖氨酸可作为标志性代谢物揭示TBBPA对赤子爱胜蚓在渗透压调节、能量供给以及免疫功能方面的毒性效应,为进一步探索TBBPA毒性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7.
通过沙基培养研究不同ρ(Se)对Hg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苗高、叶绿素相对含量(SPDA)、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变化,探讨外加Se对Hg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ρ(Hg)=2.5 mg.L-1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SOD与CAT活性受到抑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ρ(Se)=5 mg.L-1和ρ(Hg)=2.5 mg.L-1共同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比Hg单独处理升高了7.6%,比对照升高了3.5%,MDA含量降低了38.8%,低于对照20.0%;外加ρ(Se)高于10 mg.L-1的处理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MDA则呈升高趋势。ρ(Hg)=2.5 mg.L-1胁迫下低ρ(Se)=5~10 mg.L-1促进了SOD与CAT活性,其活性随Se质量浓度升高逐渐增强;ρ(Se)=10 mg.L-1和ρ(Hg)=2.5 mg.L-1共同处理下,两种酶活性比Hg单独处理分别升高了21.8%与32.8%,高ρ(Se)=15~20 mg.L-1处理下,两种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不同ρ(Se)对Hg胁迫下小麦幼苗各生理指标具有显著影响,Se一定程度上缓解了Hg对小麦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968.
采煤区覆岩与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煤矿开采引起覆岩及地表沉陷的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是涉及全球性灾害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对采动覆岩破坏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覆岩破坏与移动的“竖四带”的分区模式;并在评述传统控制技术及效果的基础上,介绍了覆岩与地表沉陷控制的新技术——离层注浆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9.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与环境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GE模型是进行环境政策分析的理想工具,实际上CGE模型也是唯一胡可能精确评估环境政策社会成本的分析手段。本文介绍了在环境政策分析中应用CGE模型的基本思路和不同类型;回顾了CGE模型在环境政策分析中的应用领域及国内应用现状;指出今后的环境政策分析中应用的CGE模型应该更多地结合经济体的现实特征,其发展方向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分析环境政策社会成本的同时也考虑这些政策的社会效益、分析环境政策的分配效应、加强区域CGE模型在环境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