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618篇
废物处理   70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969篇
基础理论   89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7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罐区减排措施和低温馏分油吸收-脱硫工艺处理高温油品罐罐顶废气,在处理气量43.0~384.5 m3/h,柴油流量10~20 m3/h,吸收柴油温度10~15℃条件下,废气经过净化后,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去除率大于97.2%,净化气体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8.35 g/m3,均低于GB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相关污染物的限值。  相似文献   
102.
<正>我国大型原油储罐的初次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油品需求量的增加和国际原油市场的动荡加剧,21世纪初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大型储罐也逐步实现了国产化。截至目前,大型原油储罐在我国的高速发展期仅十几年时间,有些储罐还没经历第一个检修期,从近些年的现场检查和研究情况看,我国大型原油储罐区的安全状态和防护能力不尽完善,火灾风险较高。笔者结合近些年的现场检查及研究工作,分析我国大型原油储罐目前存在的火灾风险,提出  相似文献   
103.
通过重质油储罐的实体火灭火试验,获得了氟蛋白泡沫液和水成膜泡沫液的供给强度与灭火时间对应关系数据,确定了每种泡沫液扑救重质油储罐火灾的最低泡沫供给强度;以10 000 m3固定顶重质油储罐为例进行了泡沫系统设计计算,将优化设计方案与原有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主要变化是泡沫发生器数量从4只提高至6~8只,泡沫主管线管径从DN200提高至DN250,泡沫消防泵流量也相应提高。优化后的储罐泡沫灭火系统提高了泡沫灭火能力,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储罐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在我国,储罐是石油加工企业、石油化工以及油气集输系统中液体原料和中间产品的重要储存容器,储罐可以用来储存汽油、柴油、原油等油品介质。但是在储罐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介质在综合的作用,储油罐的顶部、底板和底圈壁板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致使储油罐的防腐层脱落,还会出现大面积的点蚀,甚至储油罐的罐底板穿孔或是罐顶塌陷,使大量原油流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煤化工废水特点以及常见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索了煤化工废水的生物处理可行性,并得出了运行的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运用大连旅顺地区1978-2012年5月份的地面观测数据作为统计分析资料,对满足高能见度进行了统计,对引起高能见度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分类,总结出5月产生高能见度的天气形势,提高气象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07.
耦合厌氧氨氧化反应的高氮负荷型双室MFC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针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在双室型MFC阳极和阴极2种形式的耦合,将厌氧氨氧化菌分别接种于a、b-双室型MFC的阳、阴极,并探究其产电、脱氮性能及脱氮机理.结果表明,2种类型的MFC均可在NH+4-N、NO-2-N浓度分别为400 mg·L-1和528 mg·L-1的高氮浓度模拟配水条件下稳定启动.与开路状态下的线性关系曲线不同,2类MFC在闭路状态下氨氮、亚硝态氮浓度均呈单指数关系衰减曲线,脱氮效率显著提高,周期内氨氮、亚硝态氮去除率均分别达到99%和85%以上.另外a、b-MFC平均容积氮去除负荷分别为0.417 kg·m-3·d-1和0.516 kg·m-3·d-1.在外阻1500Ω条件下,a-MFC最高输出电压48.0 m V,b-MFC最高输出电压可达到502.2 m V,b-MFC稳定输电周期约2170 min.  相似文献   
108.
地下水砷污染是全球化环境问题.本文基于阿克苏地区平原区2017年75个地下水砷实测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砷含量变化范围为ND-98.70 μg?L-1,平均值为9.42μg?L-1,超标率达26.7%.水平方向上,高砷地下水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中部偏南一带;垂直方向上,山麓斜坡冲洪积砾质平原潜水区地下水砷含...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我国西南某高拱坝坝基花岗岩体内穿插的辉绿岩脉的侵位和后期构造—热液作用以及浅表改造作用的研究,并对比各组不同走向辉绿岩脉的变形破坏特征,查明坝基辉绿岩脉在其活动后期热液蚀变的基础上,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各组辉绿岩脉具有不同的主要变形破坏方式,即脉壁张裂、剪切滑移和挤压破碎等,从而控制坝基岩体内与岩脉有关的各种软弱结构面、工程岩体结构及其力学性质,并简要讨论了各组岩脉对拱坝坝基抗滑稳定性和变形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兴仁高砷煤矿区溪流水系环境中砷自然净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矿山环境中砷的自然净化能力及其净化机制,对兴仁典型高砷煤矿区溪流水系环境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和沉积物中砷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均呈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水体显示较强的自净能力。上游水体中砷含量的降低主要是吸附沉淀作用,而溪流的简单稀释作用在下游也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