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4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1篇 |
废物处理 | 15篇 |
环保管理 | 231篇 |
综合类 | 697篇 |
基础理论 | 44篇 |
污染及防治 | 33篇 |
评价与监测 | 13篇 |
社会与环境 | 284篇 |
灾害及防治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126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44篇 |
2011年 | 131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160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环境质量拐点:基于EKC的实证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环境质量改善是"十三五"时期实现绿色发展和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环境治理政策的强势推进,中国环境质量是否已经跨越峰值和进入持续改善的通道?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理论工具,依据环境统计数据和国际经验事实判断中国是否到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和具备促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经济特征。首先,应用中国各省份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均收入水平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发现,人均烟粉尘排放自1998年以来持续下降,人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均在"十二五"中前期到达峰值。大部分东部省份已经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但环境质量改善仍然缓慢。多数中部省份处于峰值阶段,而西部省份大都处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恶化的矛盾阶段。其次,基于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框架,将中国当前的经济特征与美、日、韩三国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经验进行比较,结论表明中国目前已基本具备了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经济驱动条件,但是相对滞后的城镇化进程将会导致污染物排放峰值的扁平化和波动性。以主要污染物排放在2014年的基础上削减30%—40%作为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转折点判断,中国环境质量将在2025年左右趋于全面改善。最后,为了促进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认为应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形势的不同,实施差别化环境治理政策。同时积极防范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进一步强化区域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32.
王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117-125
本文基于泰尔指数法,计算并测度了中国资源富集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与行业(矿业)收入差距,然后结合矿业权集聚度的测度结果和中国资源税改革的变动特征,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了2004—2014年中国资源富集区矿业权集聚与经济增长、贫困减缓的长期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资源税对矿业权集聚水平和矿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刺激作用,但矿业经济增长并不利于地区经济的整体改进,也不利于区域贫困减缓。资源税低水平征收对"资源诅咒"和"区域贫困"具有传导效应,进而对资源富集区的贫困减缓形成阻滞作用。另外,矿业权集聚对地区贫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异质性揭示了区域资源性收益分配存在的差异。短期来看,矿业权集聚使中央企业惠及更多,是引致"富饶中的贫困"怪圈的重要原因;但长期来看,随着矿业权集聚度的提升,地方政府获得的累积性资源性收益不断上升,渐次增强了地方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实施收入调节的能力,总体上有利于区域贫困的减缓。因此,为实现资源富集区的精准扶贫,资源主管部门在制定减贫措施前,应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区别对待,短期内应着力于调整资源性收益分配机制,赋予地方更多资源性收益,并加大对社会的保障性支出;长期来看,应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资源税体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多样化,并鼓励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社会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从根本上改变区域贫困产生的内生性环境和外生性环境。 相似文献
33.
针对平原城市缓流河道普遍存在的季节性水质恶化问题,采用预氧化、微絮凝+高速过滤对天津市某缓流河道水体进行中试规模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具有处理周期长(>24 h)、过滤滤速高(平均为43.26 m·h-1)和出水效果好(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的特点。同时发现:单位面积滤柱的产水率呈“阶梯”下降趋势;高速过滤的堵塞特征曲线服从三次多项式分布;系统过滤历经增长期、稳定期和衰减期,其中增长期为3~4 h,稳定期约14 h,过滤系数λ为(0.020 1±0.001 3) cm-1(置信度P=95%),其可作为系统基本属性的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AURORA-3000积分浊度计、AE-31黑碳仪和GRIMM180环境颗粒物监测仪的地面逐时观测资料,以及该时段同时次的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RH和NO2质量浓度),通过Mie散射理论与免疫进化算法反演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Gf(RH),并利用光学综合法测量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f(RH),探究了Gf(RH)与f(R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RH<85%,Gf(RH)和f(RH)随RH的增加均表现为平缓式增长;当RH>85%,Gf(RH)和f(RH)随RH的增加则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Sigmoid函数f(RH)=17.34/(1+e-2.43·[Gf(RH)-2.15])较好地拟合了f(RH)随Gf(RH)的变化形态,其f(RH)拟合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0.97和4.01%.利用sigmoid函数计算Gf(RH),模拟了观测时段内一次灰霾演化过程中气溶胶的散射系数bsp(RH)和吸收系数bap,二者的模拟值与测量值基本吻合,对应的R2分别为0.99和0.98,MRE分别为2.94%和5.24%. 相似文献
38.
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推动传统经济转向绿色经济,实现增长方式的历史性转型,要求在整体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短期和局部的经济效益而牺牲长远的、根本的生态效益,实际上是在奉行经济优先原则,而把生态保护放在了次要位置。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改变。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全局分析,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在战略全局上强调和实施生态优先原则的时候。 相似文献
39.
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中共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思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最重要的正是它们之间在数量上的协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