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4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当前电除尘器的主流节能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证,指出应通过先进的电源控制产品优化除尘器运行方式来实现除尘器的节能高效运行,利用高频电源技术达到电除尘器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为探究亚热带深水水库藻类时空变化特征,在千岛湖(新安江水库)湖心区布设藻类荧光分析仪(BBE FluoroProbe)浮标,对该区域藻类门类的剖面变化进行为期1年的高频观测.结果表明:在夏季暴雨之后的高温晴热期(7月底至8月底),水库藻类总量出现峰值;不同门藻类的数量峰值出现时间有差异,硅藻门、甲藻门的藻类数量峰值出现在4月底至7月下旬,蓝藻门和绿藻门藻类数量峰值出现在6月中旬至9月初;不同门藻类在垂向上出现数量峰值的深度也不同,绿藻门藻类数量的垂向峰值出现在1 m左右的表层,而蓝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的垂向数量峰值出现在3~5 m的次表层.统计分析发现,温度、总磷浓度和光照强度与湖心区藻类细胞密度时空变化显著相关.暴雨过程会对藻类群落结构变化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会降低温度和光照强度,抑制藻类生长;另一方面会带来大量的营养盐,刺激藻类生长.研究显示:藻类荧光分析仪等高频监测浮标能高效捕捉藻类水华等关键水生态风险过程,能为湖库水源地水质风险提供预警信息;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加的气候背景下,应加强对灾害性藻类异常增殖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73.
电除尘高效电源种类现主要是三相电源、高频电源和脉冲电源。高效电源较常规单相电源,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除尘效率以及更好的节能效率。根据高效电源电除尘提效机理,分析并阐述了三种高效电源在电除尘容性负载状态下的负载响应特性,介绍了三种高效电源的选型设计方法,以提高高效电源的选型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4.
为了准确地判断大型变压器铁心故障点的位置,对一起超高压大型主变压器缺陷的诊断试验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国内首次将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长时间高采样率的波形分析应用到变压器故障诊断和状态评价中,并综合局部放电、油色谱等试验结果进行故障分析判断。结果表明: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长时间采样能够准确判断设备接地电流型故障。  相似文献   
75.
针对宁夏马莲台电厂2×330 MW燃煤机组正压气力输灰系统的常见的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处理缺陷的改进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发热量低,煤量大、灰量大是造成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提出了现有电除尘器可采用余热利用节能、高频电源、双区结构、隔离振打等新技术进行提效节能改造的思路,分析了这些新技术的技术特性,并进行了实际案例剖析,对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烟尘排放的要求,形成现有电除尘器的新型改造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提出解决酸性氯化钾镀锌管中的应用之关键问题—钛镀铂材料内阳极,并给出其原理、工艺流程及相关效益对比。  相似文献   
78.
79.
80.
2012年中国开始正式实施更加严格的烟尘排放新标准,目前在国内各大火电厂燃煤锅炉排烟温度等工况条件超出设计工艺要求以及除尘设备比收尘面积偏低等情况仍较为普遍,导致新建和现役的许多电除尘器均面临着降低烟尘排放的压力。主要阐述了电除尘器几种先进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探讨了在新排放标准下,如何结合各电厂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先进的电除尘组合技术,以取得最大化的节能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