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51.
DEP、DOP暴露对鲤鱼的酸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酞酸酯类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将鲤鱼暴露于DEP与DOP的6个质量浓度组中进行96h-LC50急性毒性试验,测得其半致死质量浓度(96 h-LC50)分别为41.50mg/L与7.95 mg/L。分别设置3个质量浓度和1个对照组,测定DEP与DOP对鲤鱼肝脏及肌肉组织酸性磷酸酶(ACP)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EP与DOP对鲤鱼肝脏及肌肉组织ACP活性的影响趋势均表现为低质量浓度诱导,高质量浓度抑制;DEP对鲤鱼肝脏及肌肉组织ALP活性的影响亦表现为低质量浓度诱导,高质量浓度抑制;而DOP对鲤鱼肝脏ALP活性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暴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活性降低,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可能在鱼体抵御酞酸酯毒性作用中有重要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经钒暴露后鲤鱼血清胆固醇含量变化和钒在鱼体组织内的积累和分布。结果表明,经钒暴露后血清胆固醇含量下降,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血清胆固醇含量的降低在一定用药剂量范围内,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加甚。并与药物暴露的时间呈平行关系。钒在鲤鱼体内的分布和积累,按组织含量的多少依次为:肝脏>骨骼>肌肉。钒在肝脏中的积累有随药物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尤应指出的是肝脏中钒的积累量增加与血清胆固醇降低的趋势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3.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highlights the need to clarify and understand nanotoxicity. Mammalian and in vitro studies have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toxicity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TiO2-NPs), but there are limited data on ecotoxicity to aquatic organisms. In this work, the sub-acute toxicity of TiO2-NPs to carp (Cyprinus carpio) was assesse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peroxidase (POD) activitie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LPO) levels in liver, gill and brain tissues of carps varied with concentration of TiO2-NPs suspensions and exposure time (up to 8 d). As a result, 100 and 200 mg/L TiO2-NPs caus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SOD, CAT and POD activities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LPO levels in tissues (P < 0.05), suggesting that the fish exposed to these two concentrations of TiO2-NPs suffered from the oxidative stress. The extent of depletion of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ies and the elevation of LPO in the liver was the greatest, indicating that the liver might be the most susceptible organ to TiO2-NPs exposure. In addition, carps had gill pathologies including edema and thickening of gill lamellae as well as gill filaments, and liver pathologies including necrotic and apoptosis hepatocytes after exposed to 100 and 200 mg/L TiO2-NPs for 20 d.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a potential risk from TiO2-NPs released into the aqueous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对鲤鱼的脑、鳃、肝和骨骼肌肉中代谢酶、RNA和蛋白质的影响.用0.356 μg/L高效氯氰菊酯处理鲤鱼21d后,其脑、腮、肝、骨骼肌肉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逐渐降低,酶活性降低了35.2%~48.4%,RNA质量比减少了21.55%~45.65%,蛋白质质量比减少了41.72%~49.07%;撤离高效氯氰菊酯后,鲤鱼脑、鳃、肝和骨骼肌肉中的G-6-PDH和LDH酶活性、RNA和蛋白质质量比恢复到对照水平.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处理后的鲤鱼脑、鳃、肝和骨骼肌肉中代谢酶活性、RNA和蛋白质质量比都逐渐下降,高效氯氰菊酯对鲤鱼的生化指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5.
单甲脒对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制定渔业水质标准的需要,用静态实验的方法测定了单甲脒对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亚急性试验经13.34、6.67、3.33、1.67、0.83、0.42mg/L单甲脒暴露35天。在18~21℃下,24、48、72、96h的LC50值分别为33.47、31.62、26.38、25.84mg/L。亚急性试验中,根据单甲脒对鲤鱼生长和脑、肝、肾、鳃ATPase活力的影响,求得单甲脒的最大允许毒物浓度为0.42~0.83mg/L。  相似文献   
56.
在系列浓度的敌百虫农药暴露中,鲤鱼脑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鳃?肾腺三磷酶(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ase)的敏感性依次为脑AChE>肾ATPase>鳃ATPase?引起死亡的脑AChE抑制率在急性暴露中可大于95%,而鳃?肾ATPase抑制率达50%~60%时,鱼通常难以存活?实验结果表明,AChE抑制并非是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引起死亡的唯一原因,非胆碱能毒性作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铜在鲤鱼(Cyprinus carpio)鱼鳃微环境中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 Playle设计的装置测定了不同铜暴露水平下鲤鱼鳃部进出水中的游离铜离子浓度、粘液含量及有关参数 .用MINTEQA2和单配位体模型联合的试算方法计算了不同形态铜含量以及鳃部粘液对铜的络合能力 .结果表明 ,利用该算法可以获得鱼鳃微环境金属形态分布的准确结果 ,同时可以得到与鱼鳃粘液络合能力有关的参数 .随着暴露铜含量增加 ,粘液分泌量随之增加 ,鱼鳃微环境 p H和碱度也有所上升 .鱼鳃粘液的络合当量浓度 ( Cu/ C)和稳定常数 (对数 )分别为 0 .95mmol/ mg和5.32 .就铜形态分布而言 ,鱼鳃微环境与外部水相的主要差别表现在相对较高的羟基络合态铜含量以及占总量 3%~ 2 0 %的鱼鳃粘液络合态铜 .  相似文献   
58.
2,4-DNT对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测定2,4-DNT对鲤鱼的急生和亚急性亚急性试验经1.640,3.280,4.919,6.559,9.109mg.L^-12,4-DNT暴露36d,在15-19℃下,24,48,72,96h的LC50值分别为30.78,27.25,84.24,96mg.L^-1。  相似文献   
59.
五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对鲤鱼肝微粒体芳烃羟化酶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鲤鱼肝微粒体为实验体系,研究了被五种多环芳烃(PAH)化合物菲、9,10-菲醌、芘、1-羟基芘、苯并芘污染后,其芳烃羟化酶(AHH)的活性变化,发现多环芳烃对AHH的诱导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AHH活性升高的大小可以作为监测多环芳烃对水体污染程度的一种生物指标.五种多环芳烃对AHH诱导能力的大小为1-羟基芘>苯并芘;9,10-菲醌>芘>菲,与其毒性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60.
砷、铜、苯酚对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的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微核试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酯酶活性测定技术,比较和分析了42d内饲养于ρ(Cu^2 )0.01mg/L、ρ(As^3 )0.1mg/L、ρ(Phe)0.005mg/L及其二二 且合物和三组合物溶液中鲤鱼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肝、肾脏酯酶活性和同工酶谱,结果显示,ρ(Cu^2 )0.01mg/L对鲤鱼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无诱发作用,肝、肾脏酯酶活性无抑制作用;ρ(Phe)0.005mg/L和ρ(As^3 )0.1mg/L溶液中鲤鱼随时间 延长其微核率相应升高,其肝、肾脏酯酶活性减弱 ,同工酶带减少,砷、铜、苯酚间协同作用增大鲤鱼微核诱发效应,肝、肾脏酯酶活性减弱,同工酶带减少,因此,建议对现行渔业水质标准应作进一步验证实验,要充分考虑污染物间协同效应,以便使渔业水质标准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