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438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91.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河流监测断面设置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判别方法,对陕西省三原县清峪河2006~2008年的3个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计算和判别,并根据河流监测断面设置的相关要求,以及案例区域的实际情况,对3个监测断面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质污染状况不断加重,以及周边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陕柴西监测断面已不能满足环境监测等多方面要求,需要在实际调查和相关要求之下进行调整和优化;清峪河大桥断面和王店断面由于在3年间水质污染状况变化不大,并且,周边环境未发生较大变化,所以现阶段监测断面的设置是基本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但是随着三原县污染源特征及位置的不断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两处监测断面的位置仍需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592.
根据清代万锦滩水位志桩的伏秋汛期(5–10月)涨水水位记录,建立了1766–1911年黄河三门峡断面径流量(m3)序列,再根据三门峡断面径流量与黄河上中游10站点面积加权降雨量关系,重建了1766–1911年黄河上中游5–10月降雨量(mm)序列。该序列显示出19世纪中期之后研究区伏秋汛期降雨持续减少,进入20世纪后有...  相似文献   
593.
浓墨重彩书写辽沈环保华丽篇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开辽宁"十一五"环保工作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饱含着辽宁环保人的辛勤努力和汗水,更透射出辽宁环保工作的辉煌业绩:2010年辽河干流22个国控断面化学需氧量污染明显减轻,年均值首次全部符合Ⅴ类水质标准。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比2009年下降4.5%,比2005年下降27.3%。  相似文献   
594.
无定河流域1956—2009年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近几十年,黄河的径流量发生明显变化,分析径流量变化及驱动力,对流域治理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力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无定河是黄河中游重要的一级支流,也是中游区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最早的流域,因此以无定河流域为例分析黄河中游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原因。论文首先分析白家川站1956—2009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采用7种时间序列突变检验方法分析序列的突变点;其次,通过估算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从而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956—2009年无定河流域径流量显著减少,气候干旱化加剧;径流量时间序列突变发生在1971年和1997年,这与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实施的水保措施及1997年以来的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措施有关;7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影响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5.
海洋大气对TA15钛合金应力腐蚀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恒位移WOL试样测定KISCC的原理对已在海洋平台户外和海水飞溅区暴露2a的TA15钛合金样及原始TA15钛合金样进行了应力腐蚀行为研究。探讨了TA15钛合金预制裂纹的条件,并用裂纹终止法测量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确立了应力场强度因子KISCC与裂纹瞬时扩展速率da/dt之间的联系,并绘制了lg (da/dt)-KI曲线。通过扫描电镜对试件断面进行了分析,对其断裂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96.
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营养盐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姚庆祯  于志刚  王婷  陈洪涛  米铁柱 《环境科学》2009,30(12):3534-3540
根据黄河首次调水调沙期间(2002年7月)和2002年在黄河利津站对营养盐的月际观测结果,系统分析了2002年黄河首次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利津站和全年溶解无机态营养盐的变化,讨论了营养盐与水情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了调水调沙期间及全年营养盐入海通量,并和历史资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NO_3~-N、NO_2~--N、NH_4~+-N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9.3~273.2、 0.08~0.84、 1.39~5.04 μmol·dm~(-3),平均浓度分别为218.6、 0.16、 2.27 μmol·dm~(-3);PO_4~(3-)-P、 SiO_3~(2-)-Si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36~0.56、 161.4~195.8 μmol·dm~-3,平均浓度分别为0.48、 166.7 μmol·dm~(-3).在调水调沙期间,NO_3~--N浓度与水量无显著相关性,PO_4~(3-)-P浓度与水沙均无显著相关性,而SiO_3~(2-)-Si浓度与沙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历史资料相比,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溶解态无机营养盐浓度在全年的变化规律并无明显影响.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输送的营养盐通量便占到当年输送通量的一半左右.调水调沙对营养盐输送通量在年内的分配产生重大影响,使得黄河营养盐向河口的输送非常集中.  相似文献   
597.
黄河源区湿地萎缩驱动力的定量辨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4年黄河源区湿地卫星遥感监测解译资料和1962年以来玛多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湿地和气候变化特征,定量判别了造成湿地减少的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的贡献率,揭示了气候因子与湿地减少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黄河源区湿地动态变化特征呈现出河流、湖泊、沼泽湿地面积的萎缩和湖泊斑块数的减少,以及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向滩涂湿地转化的退化特征;1962~2004年间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差异,特别是1990年以来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微弱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干旱化趋势;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的贡献率要大于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对湿地退化起到了主导作用;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变化与自然因子的关联序尽管不尽一致,但近15年来黄河源区气候干旱化对于湿地的退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各类湿地面积随气温的升高、降水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大、土壤冻结日数的减少和径流量的减少而萎缩,沼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显著,而蒸发量对湿地面积的退化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8.
《环境工作通讯》2009,(4):I0031-I0033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项目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项目启动会议,标志着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刚才,项目领导小组集中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599.
珠江广州段东朗断面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珠江广州河段东朗断面底泥中的重金属镉、铬、铜、铅的总量,并采用五态分级法即Tessier形态分类法对镉、铬、铜、铅在底泥中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该断面底泥中镉、铬、铜、铅总量均高于全国湖泊底泥中的平均值,以广东土壤背景值为参照可以看出,东朗底泥中镉、铬、铜、铅含量分别为土壤背景值的84.0倍、8.1倍、29.2倍、7.0倍,底泥成为这些重金属的富集地。镉以可交换态为主,占总量比例为59.29%,铬以铁锰态为主,占总量的比例为54.51%,铜以有机态为主,占总量的53.17%,铅以碳酸盐态和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比例分别36.63%和36.35%。并采用瑞典学者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断面底泥中的镉、铬、铜、铅进行了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镉潜在生态危害强,铬潜在生态危害轻微,铜、铅的潜在生态危害中等。  相似文献   
600.
针对当前黄河宁蒙河段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