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7篇
  免费   1243篇
  国内免费   1733篇
安全科学   2820篇
废物处理   142篇
环保管理   846篇
综合类   6757篇
基础理论   772篇
污染及防治   573篇
评价与监测   524篇
社会与环境   989篇
灾害及防治   740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675篇
  2022年   731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506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889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679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树脂分级将二沉池出水有机物(effluent organic matter, EfOM)根据官能团分类,采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排阻色谱等多种表征方式对EfOM及其分级组成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EfOM及其分级组成的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了二沉池出水主要的膜污染组分以及膜污染模型机理。结果表明,憎水性有机物组分(hydrophobic, HPO)主要为芳香烃类有机酸,胶体有机物组分(organic colloidal, OC)主要为蛋白质类有机物,过渡亲水性有机物组分(transphilic,TPI)主要是有机酸和多糖。膜污染严重程度依次为OCEfOMHPOTPI,在过滤初期,OC和EfOM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会快速堵塞膜孔并引起膜通量的剧烈下降。另外,OC和TPI组分会与膜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可逆膜污染偏高。对于实际水体EfOM及其各分级组分,滤饼层过滤是超滤后期主要膜污染机理,超滤实验初期的膜污染可能是多种膜污染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识别了EfOM的主要污染成分和主要膜污染机理,为超滤工艺深度处理二沉池出水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决常规污水处理技术无法进行完整的硝化反硝化过程,污水厂出水中氨氮、总氮、总磷偏高以及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以某污水厂排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物化与生化耦合,构建化学催化生物耦合床(CCBF)脱氮系统,研究CCBF系统对污水厂排水中氨氮、总氮、总磷和COD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当DO为5.5~6.0 mg·L~(-1)、RT为8 h、C/N为1.5∶1时,CCBF可将NH_4~+-N从48.5 mg·L~(-1)降至4.58 mg·L~(-1)、TN从51.2 mg·L~(-1)降至6.5mg·L~(-1)、 TP从6.6mg·L~(-1)降至0.48mg·L~(-1)、 COD从78.5mg·L~(-1)降至33mg·L~(-1),去除率分别达到89.5%、85.7%、92.5%和57.9%;污水经处理后,氨氮、总氮、总磷、COD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利用Eckenfelder方程对系统脱氮过程进行模拟,求得n_(NH_4~+-N)=0.314 764,n_(TN)=0.282 21,K_(NH_4~+-N)=0.128 024,K_(TN)=0.218 59,与水力负荷为0.000 8~0.007 m~3·(m~2·min)~(-1)的常规生物处理相比,系统内部生物量充足、活性高,物化与生物耦合强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3.
基于高频分时AQI及各污染物浓度数据,本文使用"AQI小时指数"、首要污染物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VAR模型对关中城市群空气污染的总体情况、日内波动规律以及城市间空气污染的关联规律做了不同层次的挖掘。研究结果表明:(1)关中城市群的空气质量整体较差,春、冬季空气污染程度明显大于夏季,空气污染的"季节效应"和"集簇性"明显,且主要表现为颗粒物污染。(2)空气质量的日内波动规律在春、冬两季表现为下半天优于上半天,夏季夜间优于白天。但在不考虑四季AQI小时指数图"相位"差异的情况下,四季空气污染的日内波动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3)各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明显的关联规律。城市群内一个城市空气污染的恶化会加剧其他城市的空气污染,并且对其他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峰值会在24小时之内出现,且该影响会随着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增大而逐步衰减。  相似文献   
994.
嘉兴市构建的县域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不仅是一项流域水污染防治制度刨新,而且是浙江省跨行政区水污染补偿政策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3种补偿标准,并运用跨界水污染补偿模型,模拟测算了2个市级断面和2个县级断面的补偿额.模拟测算结果不但能描绘出县域跨界水污染的现状,而且能够明确补偿对象和补偿额,对流域水质根本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浙江省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浙江省1992、2002年的酸雨监测数据,并利用RAINS-ASIA模型模拟了1990-2030年浙江省酸雨前体物(SO2)的排放量,以及酸沉降超临界负荷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江省的酸雨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未来一个时期内,SO2排放量都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酸沉降超临界负荷面积所占比例在经历较快的增长阶段之后,会维持在较为恒定的水平,并呈现出明显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996.
四川省地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30年来,人居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区域的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简要回顾,提出了具有明显区域性、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框架;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区域环境友好型的人居环境模糊物元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四川省地级市的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实证研究中.通过贴近度对17个地级市进行了排序和分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人居环境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7.
河网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水质模型的研究、应用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本文针对现有的水质模型做了分析评价,简要介绍了河网水质模型的未来研究趋势,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及在长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大志  杜勇 《四川环境》2009,28(4):52-54,64
利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多目标优选,计算指标综合权重,给出了长江水质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长江干流四川境内的5个观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做出了评价:攀枝花、重庆朱沱和宜宾凉姜沟的水质属Ⅱ级,乐山岷江大桥和泸州沱江二桥的水质属Ⅲ级.评价结果不仅体现了水质级别,更体现了同级别水质中不同的污染程度,因而结果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99.
简要介绍了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技术(CYT)的基本原理。通过在咸阳地区热储含水性评价中的实际应用表明,该项探测技术在预测热储层厚度方面符合率较高,但在预测热储层埋深方面符合率不足50%,且预测准确度随着探测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煤矿安全事故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项经济损失,根据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将其划分为直接价值因素损失、间接价值因素损失和非价值性因素损失3大类.引入伤害分级比例系数法进行事故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估算,有利于对伤亡矿工赔付额的界定.建立了煤矿事故损失计算模型,同时给出了各项费用的计算公式,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辽宁孙家湾"2.14"煤矿事故的损失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进行经济损失程度分级.结果显示,模型计算得到损失大小和损失组成特点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