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401篇
基础理论   165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In order to assess the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lead pollution in soils adjacent to a major interstate highway serving the city of Tampa, Florida, a total of 224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32 transects perpendicular to the roadway. The lead content was measur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he highest levels of lead were found at distances of 81, 243, and 729 cm from the ro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weak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lead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roadside, as well as with traffic density. The weakness of the relationship is a result of confounding variables such as turbulence and other microclimatic factors, downslope movement of soils overtime, and human action such as construction and highway landscaping. Nevertheless, over one-third of the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study area contain more than 500 g g–1 lead, levels considered to be hazardous by the United Stat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相似文献   
242.
关于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及整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及整治是总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需要通过立法形式加以化。对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及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43.
贵金属氧化物阳极电解处理乙醇模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分解法在钛基体上制备了5种电极,并分别对乙醇模拟废水进行电解以降低COD值,研究了电极中SnO2含量对降低乙醇模拟有机废水COD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机理。  相似文献   
244.
用杂铜电解生产铜粉时,电解液的温度一般可控制在20 ̄60℃。本文介绍了在30℃较低温度和600 ̄1200A/m^2的较低电流密度下,用杂铜电解生产铜粉的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和低铜离子浓度对生产细粒铜粉有利,而料低电流密度在保证铜粉粒度的情况下,对节约电能有利。  相似文献   
245.
以活性炭阳极双室生物燃料电池为基础,使用葡萄糖(COD为2000mg·L-1)作为底物,比较了铁氰化钾、过氧化氢、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作为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电子受体时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功率输出.结果表明,铁氰化钾、过氧化氢和重铬酸钾对应的开路电位分别为0.72V、0.33V和1.13V,均低于高锰酸钾的1.4lV.铁氰化钾和重铬酸钾对应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4788mW·m-3和10951m W·m-3,相比之下高锰酸钾对应的最大功率达到了21912 mW·m-3.除过氧化氢外,3种氧化剂对应的电池内阻没有区别,均在2200Ω左右.当高锰酸钾浓度为200mg·L-1、pH为2.0时,开路电位高达1.44V,阴极电位达到1.38V,pH对电池电压输出的影响比高锰酸钾浓度更为显著.将高锰酸钾用于生物燃料电池从有机废水中发电不但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的功率输出,还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46.
One of the most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establishing a successful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is to fasten the oxidation rate of the substrate by the microorganisms to get quick paced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microbes and electrode. A genetically modified Escherichiacoli, overexpressing α-amylase, is constructed and applied as biocatalyst in MFC using starch as substrate.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nonrecombinant, native E.coli. The results show better performance for the MFC containing the recombinant strain demonstrated by higher power density (PD), lower resistance, and significant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Maximum PD has been recorded as 279.04 mW m?2 compared to 120.33 Mw m?2 for the MFC operated with nonrecombinant E.coli. The impedanc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combinant strain by lowering the internal resistance by more than half order as compared to the nonrecombinant one. These results affirm that the engineered strain can be used as a superior biocatalyst in contrast to the native strain and by using the technique of genetic alteration; gene of interest can be inserted based on the substrate to be treated. So, this work gives a useful insight for accomplishing successful MFC operation with the use of bacterial stains engineered at the molecular level.  相似文献   
247.
基于2005—2015年OMI反演的甲醛柱浓度月均数据,对中国及境内典型城市群甲醛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甲醛柱浓度高值区集中在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江浙沪、珠三角、湖北东部、湖南东部、广西、四川与重庆交界.2005—2015年中国甲醛柱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京津冀地区增长趋势最明显,江浙沪地区呈略微下降趋势.中国、京津冀及江浙沪地区夏季甲醛柱浓度明显高于其余3个季节,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2005—2015年中国4个季节甲醛柱浓度均呈增加趋势,京津冀地区除夏季外其余3个季节也呈增加趋势,江浙沪和珠三角地区各季节甲醛柱浓度变化趋势不一致.近11年,中国、京津冀和江浙沪地区7月甲醛柱浓度最高,珠三角地区9月甲醛柱浓度最高.京津冀和江浙沪地区甲醛柱浓度月最高值和月最低值之间的差异大于珠三角地区.中国、京津冀、江浙沪和珠三角地区近11年秸秆焚烧与相应甲醛柱浓度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1.00,表明秸秆焚烧是影响近11年甲醛柱浓度变化的重要因子.尽管有些区域季节温度与相应甲醛柱浓度呈负相关,但温度总体也是影响中国及这3个典型城市群甲醛柱浓度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子,京津冀地区尤其明显.月平均温度与相应甲醛柱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52~0.85.人口、民用汽车保有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京津冀、江浙沪和珠三角地区相应甲醛柱浓度相关系数均低于0.60.影响因子分析结果暗示控制秸秆焚烧和减少温室效应是降低我国甲醛柱浓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48.
川西高原一带黄土沉积广泛分布,研究该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容重对于理解黄土沉积过程,探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详细分析了甘孜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典型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容重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容重在1.63—2.53 g?cm~(-3)变化,黄土地层中容重较大,平均为2.01 g?cm~(-3);古土壤地层中容重较小,平均为1.94 g?cm~(-3)。土壤容重与磁化率、粒度2μm组分具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平均粒径、粒度63μm组分呈明显正相关,可能表明了土壤化过程和沉积过程对土壤容重的影响;进一步的环境指标相关分析表明甘孜黄土-古土壤容重可以作为西风和高原冬季风变化的替代性指标。详细研究该区黄土的容重变化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环流的演化过程和高原内部的干旱化历史。  相似文献   
249.
利用典型的地下水修复药剂KMnO4,通过一系列二维模拟槽实验,探究了密度效应作用下KMnO4在模拟含水层的迁移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溶液浓度和介质粒径对密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4溶液在中砂和粗砂的模拟含水层中产生了明显的下沉现象,且迁移锋面的下沉程度会随着迁移进程不断加重,这导致KMnO4的运移逐渐由推流向分层流转变,致使部分浅层模拟含水层无法接触KMnO4;介质粒径越大、药剂浓度越高,密度效应造成的初期锋面下沉现象越明显,但后期下沉的变化幅度却和粒径与浓度成反比;对于锋面后的药剂迁移主体区域,KMnO4会随着迁移时间延长逐渐分布均匀,并达到与原浓度基本一致的水平.  相似文献   
250.
为了解高速公路空间郁闭度对驾驶员视觉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规律,在山区高速公路开展室外实车试验,采用Dikablis眼镜式眼动仪和Varioport生理记录仪记录了驾驶员的眼动和生理数据,包括注视时间百分比、平均注视时间、扫视幅度、眨眼率、心电、心率、皮电等。结果表明,随空间郁闭度增加,驾驶员皮电和扫视幅度增大,眨眼率和平均注视持续时间减小,视点越来越集中。随着驾驶员的逐渐适应,空间环境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逐渐减弱。驾驶员主要关注中间靠左区域,目标物为中央分隔带和前方道路。开敞空间下驾驶员对右侧区域有少量关注。半郁闭空间下驾驶员皮电呈现规律性的波动,对于左侧区域的关注明显增多,对右侧区域的注视持续时间较长,视点集中点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