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395篇
基础理论   165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1.
为解决传统疏散模型在计算人员疏散时间时参数不确定的问题,采用离散算法和Fruin模型对传统的Togawa疏散模型进行改进,先将时间离散为多个微小单元,假设各时间单元内人流密度不变,然后通过Fruin模型确定Togawa模型参数值,并运用迭代法累计各单元时间得到疏散时间,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雅楼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Togawa疏散模型预测的人员疏散时间与实际疏散时间相对误差为3.6%,预测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512.
王鹏 《火灾科学》2015,24(4):221-228
为了研究抗醇泡沫灭火剂在水溶性有机溶剂表面的铺展能力,发明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正交实验了9种配方。得到了粘度、发泡倍数和表面张力对铺展能力的影响数据,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数据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抗醇泡沫灭火剂的粘度和发泡倍数可以影响其在醇类表面的铺展能力,但是表面张力对铺展无影响。对于泡沫的铺展存在一个最佳粘度和最差发泡倍数。扩散系数不能表征抗醇泡沫灭火剂在水溶性有机溶剂表面的铺展能力。  相似文献   
513.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支持下,根据流域的土壤类型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了海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土壤1 m厚度以内土体中土壤有机碳密度在1.62~49.49 kg/m2,其中低于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的土壤有11种,所占面积比例为55%.海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总体上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并且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海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约2 481.94 Tg,其中褐土有机碳储量最大,约为流域总量的1/3;潮土是分布最广的土类,也是流域最重要的农业耕作土类,蕴含着688.98Tg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及草地,所占面积比例约94%,各自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业土壤潮土的大面积分布、成熟林和高覆盖度草地所占面积比例低是造成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14.
基于上海崇明东滩2013年3月的实测数据,借助ArcGIS软件进行Kriging空间插值,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了崇明东滩表层3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崇明东滩表层3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1.02~5.22kg· m-2之间,平均值为2.32 kg·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15×10s kg.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盐量、含水量和NDVI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类似,呈现北高南低、高潮滩高而低潮滩低的趋势.中值粒径和容重的空间分布规律类似,表现为北低南高,高潮滩小于低潮滩.高程和pH值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空间变异性较小.7项环境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都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土壤全盐量是影响崇明东滩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15.
为尝试以群体取代个体作为轮虫室内毒性试验目标物的可行性,本项研究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作为实验生物开展相关实验,建立生命表并确定接种密度对于种群生长率的影响,并且用3种农药(毒死蜱、丁草胺、三唑酮)开展了轮虫毒性试验。生命表实验结果表明,轮虫的平均寿命和世代周期分别为(78.76±33.08)h和(51.56±20.55)h。接种密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接种密度的提高,轮虫种群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基于接种密度实验的结果,毒性试验以35个·(100 m L)-1作为受试种群的起始密度,试验周期定为144 h。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毒死蜱对轮虫的96 h-EC50和120 h-EC50分别为0.6066 mg·L-1和0.7323mg·L-1;丁草胺对轮虫的96 h-EC50和120 h-EC50分别为1.851 mg·L-1和3.058 mg·L-1;三唑酮对轮虫的96 h-EC50和120 h-EC50分别为12.84 mg·L-1和11.63 mg·L-1。本项研究的结果肯定了以群体取代个体作为轮虫室内毒性试验目标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16.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ell temperature and current density fields of a solid oxide fuel cell stack, in which the inlet flow rate along the stacking direction of the fuel is either a curved profile derived through hydraulics or a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profi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field was neglibibly affected by the non-uniform inlet profile of the fuel, but the curr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was apparently affected. The difference in curr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curved profile and the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profile was small in the case of an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with 10 stacks, but became larger in an SOFC with 20 stacks. In the 10-stack SOFC, the difference of current density between the uniform inlet flow and the curved inlet flow was less than 3%, whereas the deviation in the curved profile was less than 12%. However, in a 20-stack SOFC, the difference of current density was over 20%, whereas the deviation in the curved profile was more than 50%. Comparing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curved and the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inlet profile indicates that the current density difference was over 20% in the 20-stack SOFC, but below 1% in the 10-stack SOFC. Therefore, a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inlet profile can replace a curved profile for analyzing an SOFC stack when the number of stacks is less than 10.  相似文献   
517.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揭示影响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全氮(total nitrogen,TN)密度的主要因子,采用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候(温度和降水)、地形(海拔和坡度)、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含水量、pH值和黏粒含量)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对SOC和TN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森林、草地、农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0~20 cm)SOC密度分别为4.77、6.79和2.90 kg.m-2,TN密度分别为0.41、0.69和0.30kg.m-2,3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SOC和TN密度差异显著(P<0.05);土壤含水量、土地利用方式、坡度、土壤pH值和黏粒含量是影响SOC密度的主要因子,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黏粒含量和含水量则是影响TN密度的主要因子;气候、地形、土壤理化性质等区域环境因子共同解释了SOC和TN密度变异性的63.6%和53.4%,而环境因子和土地利用方式对SOC和TN密度变异性的综合解释程度分别为67.6%和57.8%.土地利用对SOC和TN密度变异性的贡献相对于环境因子而言较小,因此,建立高空间分辨率的区域环境因子数据库将是精确估算区域土壤碳氮贮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18.
阴极电极面积和膜面积对H型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百仓  姚雪  周先敏  邬晓超 《环境科学》2011,32(6):1837-1842
以生活污水为底物,碳棒作电极,构建H型瓶式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研究了阴极电极面积和膜面积对电池产电能力的影响.阳极以厌氧污泥作接种体,两室分隔物使用阳离子交换膜(cation exchange membrane,CEM),阳极不使用中介体,阴极使用无催化剂的普通碳电极....  相似文献   
519.
李磊  张立杰  张小丽  卢超  张丽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3073-3077
利用自动站气温资料计算了深圳市的城市热岛强度,并分析了海陆分布、人口密度、道路占地面积百分比及用电负荷等因素对深圳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陆分布是决定深圳城市热岛强度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深圳东西两侧海洋的气候调节作用使得热岛强度相对较低,而中部地区南临香港陆地,海洋调节作用较弱,使得这部分地区成为深圳城市热岛的中心.人口密度和道路占地面积百分比对深圳城市热岛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均有影响,它们与城市热岛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1),但道路占地百分比最密集的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值却并不高,这可能与该区域较大的年平均风速有关.对2011年和201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电力负荷对深圳城市热岛强度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2011年深圳年平均城市热岛强度的增加,极有可能是由于2011年冬季更冷夏季更热导致用电负荷增加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20.
N-acyl-homoserines quenching, enzymatic quenching of bacterial quorum sensing, has recently applied to mitigate biofilm in membrane bioreactor. However, the effect of AHLs on the behavior of biofilm formation is still sparse. In this stud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was formed o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under a series of N-(3-oxooxtanoyl)-L-homoserine lactone (C8-oxo-HSL) concentrations. Diffusing C8-oxo-HSL increased the growth rate of cells on biofilm where the concentration of C8-oxo-HSL was over 10-7 g/L. The C8-oxo-HSL gradient had no observable influence on cell density 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f biofilm with over 10-7 g/L C8-oxo-HSL. Surprisingly, 10-11-10-8 g/L of C8-oxo-HSL had no effect on cell growth in liquid culture. The cell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quorum sensing system might enhance the growth of neighboring cells in contact with surfaces into biofilm and may influence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biofil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