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1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在配电网带电作业接上和断开空载电缆线路时,产生的电弧会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研究试验通过模拟人工带电操作空载电缆线路时的速度,断开距离和容性电流,找到在不同条件下带电断开空载电缆线路的电弧自然熄灭值。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稠油开采过程中螺杆泵传统电缆加热方式的不足,提出新型电磁水循环加热方式,实现了现场安全、节能和环保的提升,且能提高原油日产量。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电缆隧道内加设防火墙、防火门,对电缆孔、洞进行防火封堵,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提出对工程关键工艺及技术方面采取多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4.
夹层电缆引发火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现代建筑夹层中贮藏大量未加金属导管防护的电线电缆所引发的火灾效应.在一个全尺寸燃烧套房模型中进行了起火室和顶棚夹层空间电缆火灾的实验研究,并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实验中烟气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明火源可以加强电缆的火灾功率;通风状况对夹层电缆火灾的温度场、烟气遮光度和火灾功率有明显影响.电缆燃烧产物中主要毒性气体为CO.电缆在夹层燃烧时,CO和CO2浓度均高于目标室和起火室中的浓度.而夹层毒气最为集中,其CO浓度远远超出OSHA和IDLH标准.电缆在夹层燃烧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35.
电缆隧道火灾数值仿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缆隧道灭火以及人员疏散的关键,在于对灾变条件下隧道火灾参数变化的正确预测,特别是火焰、烟气蔓延范围,烟气浓度变化以及有毒气体的扩散范围等参数的预测。为了获得电缆隧道火灾参数,应用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FDS(Fire Dynam ics Simulator)软件,建立电缆隧道模型,对隧道火灾进行全尺寸模拟,通过对模拟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给出电缆隧道火灾时烟气浓度和氧气浓度,纵向温度的变化规律,火焰蔓延情况以及高温烟气在隧道中水平蔓延规律,为有效救援和紧急疏散以及消防决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6.
电缆隧道火灾有效灭火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企业的电缆隧道的灭火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探讨电缆隧道火灾的有效灭火安全措施并对不同灭火措施的灭火效果进行分析。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程序软件对电缆隧道火灾进行模拟,研究火灾中喷淋系统启用前后各时间点测点温度以及各时段内的降温速率,并与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论证了灭火实验结果有效性,确定了电缆隧道火灾中无机隔板和防火门的安全防火时效,以及4种常用灭火剂在各时段的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37.
Assessing carrying capacities of coastal areas in Fr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through a set of indicators, as implemented in a French case study. The approach aims to help the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of coastal areas facing population growth and important touristic flows to undergo a loc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does not imperil their territorial strategic resources. This work shows how situations of dysfunction or saturation points have interlinked consequences on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resources, justifying a crosswise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38.
A process is presented to facilitate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Based on a specific reforming of 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planning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the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into a common framework, specific steps are described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information of a tourist destination into indicators, which are afterwards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conditions. The Leopold matrix is applied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restrictions of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negotiations between managers, stakeholders and local communities. Through a feedback process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adjustment, the aim is to focus developmental activities on restricting factors until all indicators upgrade to reference. A case study at a Greek coastal municipality (Ilida western Greece) is applied to demonstrate the process. Activity zones are identified and 18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Results suggest high potential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However, low scores are assigned to 8/18 indicators, reflecting restrictions, requiring priority under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 The proposed process offers managers and stakeholders the ability to easily visualize/identify restrictions and assign developmental priorities within a step-by-step upgrading process, toward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解决石油开采电缆射孔工艺中雷管存在的早爆风险给井场带来的安全隐患。方法 设计油气井用安全避爆点火装置,选用高安全性大电流雷管,采用电路隔离、传爆序列隔离设计方案,对装置内的压缩弹簧进行选型设计与分析,并完成该装置的保险解除及复位模拟试验。结果 所设计的安全避爆点火装置,使用截径5 mm规格的弹簧能满足压力导通要求,以及泄压后弹簧克服蠕变性能损失使装置切换为安全状态的要求,确保了施工状态与未施工状态下的管柱安全性。结论 该装置应用于电缆射孔作业中,提高了施工可靠性,同时可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风雨共同作用下拉索的气动力特性,以之江大桥为背景,通过对斜拉索的三维刚性节段模型做测力、测压风洞试验,得到4种表面形态下的拉索在不同风向角时的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结果表明:水线位置强烈影响拉索表面的风压系数分布,靠近水线附近气流的分离点会产生明显的改变,仅当上水线处于某些特定位置时,气动力系数变化明显,拉索才可能发生振动;用测压试验的风压系数积分得到的阻力系数要比测力试验的小10%左右,这是测压试验无法获得气动力中的摩擦分量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