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607篇
安全科学   246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193篇
综合类   1053篇
基础理论   242篇
污染及防治   285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0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6 毫秒
341.
以沉淀-回流方法于磷酸银(Ag3PO4)中掺杂氮化碳(g-C3N4)制备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图(XRD)等手段对合成催化剂的形态特征、晶型结构以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以碘帕醇(IPM)作为目标污染物,通过改变催化剂的使用条件考察了氙灯光照下催化剂对水溶液中含碘类造影剂(ICMs)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且分析了催化氧化过程中可能的污染物降解途径以及转化产物.结果表明,合成后的催化剂结构稳定,相对于使用单一催化剂(Ag3PO4或g-C3N4)条件下,复合催化剂对ICMs的光降解性能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经条件优化后,确定Ag3PO4与g-C3N4的质量比例为0.15∶0.1时降解效果最佳,但不可超过0.2∶0.1,且降解性能与催化剂的投加浓度呈正相关,浓度在0.75 ...  相似文献   
342.
二次组分是大气细颗粒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上海城区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中二次组分的贡献及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对上海城区春季及夏季的亚微米颗粒物(PM_1)进行实时的在线表征,发现有机物是PM_1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比为55%;其次是硫酸盐(24%)与硝酸盐(10%).进一步结合正交矩阵因子解析模型(PMF)对有机组分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一次有机气溶胶(POA)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分别占总有机物浓度的34%与66%; POA主要来自机动车源与餐饮源的贡献,且在春季和夏季对有机物的贡献趋于稳定.观测期间共观察到3个二次气溶胶显著生成的过程:其中,春季二次组分的显著增长过程以硫酸盐和老化的有机气溶胶在正午时段上升显著为主要特征,主要受光化学氧化过程的促进;夏季二次组分的显著生成过程主要是液相反应与光化学氧化共同促进的结果,如液相反应过程中,硝酸盐浓度与颗粒相水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2=0. 72),而光化学氧化期间SOA浓度与大气氧化性(O_x)有较好的相关性.总体而言,二次组分是上海城市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次有机与无机组分在PM_1颗粒物中占比分别为35. 5%和43%,光化学氧化与液相反应对二次组分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43.
挑选与中国农产品贸易额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10个国家,构建包含资源环境要素的虚拟水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农产品贸易隐含虚拟水的转移情况.进而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虚拟水净进口量为被解释变量的贸易引力模型,重点探究了包括自由贸易协定和关税在内的各因素对虚拟水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业用水效率虽然在逐年提高,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实现了对大部分国家虚拟水的贸易逆差;土地资源、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关税水平等变量是农产品贸易虚拟水流动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通过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农产品国际贸易可以有效缓解国内水资源压力,因此应当在提高自身农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关系,并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协定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44.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城市化的常州市内研究公园组成与冷岛效应的量化关系.基于Landsat 8TIRS和天地图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公园指标以及冷岛效应指标.使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研究区的地表温度,使用ArcGIS的缓冲区分析和分段回归的方法研究每个公园的地表温度、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作为冷岛效应指标;提取公园的周长、面积,并计算融合指数作为公园组成指标,在天地图高清遥感影像中提取公园的绿地覆盖率、水体覆盖率、不透水面覆盖率以及乔木覆盖率作为公园地表覆盖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公园的面积为26hm2、周长阈值为3600m,公园的面积和周长在阈值范围内能够发挥较强的降温效率,超过阈值则降温效率下降.公园的融合指数与冷岛效应呈线性相关关系,融合指数较小的公园能获得较大的降温幅度.公园的乔木覆盖率、水体覆盖率与公园内部的地表温度呈显著相关关系,不透水面覆盖率、绿地覆盖率与公园内部的地表温度相关性不显著.公园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公园的面积、周长阈值,融合指数的数值以及乔木、水体的覆盖率,充分发挥公园的冷岛效应.  相似文献   
345.
通过改进WRF-CMAQ模型中非均相反应模块,定量研究了2017年夏季和冬季海盐与含氮气体非均相反应对我国山东沿海地区大气O3浓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考虑海盐气溶胶非均相反应后,山东沿海地区夏季O3小时浓度增加了0.2×10-9~6.6×10-9(0.5%~15.5%),冬季增加了0.8×10-9~15.3×10-9(1.7%~27.4%),ClNO2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增加了100×10-12~250×10-12,300×10-12~650×10-12;夏季O3浓度增加主要集中在山东东部,而冬季O3的增加则覆盖了山东大部分地区,表明海盐非均相反应对冬季O3的影响强度及范围均明显高于夏季.海盐非均相反应引起的O3浓度增加主要发生在日间,特别是8:00~16:00.该反应对渤海及南黄海大气O3浓度也有影响,且在这些海域生成的O3可通过4条传输路径影响山东沿海地区,甚至可影响到济南、菏泽等山东中西部地区(距离山东东部海岸线~350km);海洋大气中O3的传输可造成山东东部沿海O3浓度升高0.2×10-9~15.3×10-9,山东中西部O3升高0.3×10-9~6.2×10-9.  相似文献   
346.
针对爆炸过程反应机理异常复杂,实验检测手段对其认识匮乏的现状,综述了量子化学、反应分子动力学等分子模拟方法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分子模拟技术在燃爆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量子化学方法对于燃料热解/燃烧、瓦斯等可燃体系爆炸过程的微观基元反应步骤、反应能垒及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以及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在含能材料、可燃混合气等复杂爆炸体系获取可能的反应路径及中间自由基变化的应用。对分子模拟方法在爆炸领域研究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及展望,指出ReaxFF MD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相结合是一种研究复杂爆炸体系微观反应机理极具潜力的方法,借助先进的分析检测手段对模拟方法的验证及修正,能获取更准确、全面的微观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47.
提出了以多孔TiO2薄膜(Porous-TiO2)板为阳极,活性炭负载Fe-Ni共掺P25颗粒(Fe-Ni-P25/AC)为粒子电极的可见光助三维电极/电Fenton(Vis-3D/EF)降解有机废水的新方法.同时,考察了该体系对罗丹明B溶液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探讨了降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并与常规阳极和粒子电极组成的体系处理能耗进行了对比,探讨了Vis-3D/EF体系各个作用对去除率的贡献及对罗丹明B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20 V、溶液pH=3、Fe2+离子投加量0.5 mmol·L-1、曝气量1.5 L·min-1、反应时间60 min时,20 mg·L-1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96.84%,处理过程更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在此条件下,Porous-TiO2阳极板和Fe-Ni-P25/AC粒子电极组成的体系,降解过程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特点,协同因子达1.22,且处理能耗仅为常规石墨(Gr)阳极、活性炭(AC)粒子电极组成体系的1/85.5.Vis-3D/EF降解过程中电催化氧化作用、Fenton氧化作用、可见光催化作用及可见光下的协同作用对去除率的贡献分别为43.88%、20.21%、15.26%和17.49%.同时,通过叔丁醇捕获实验发现,·OH对去除率的贡献为75.58%,表明·OH是该体系中产生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48.
Methanogenesis is the last step in anaerobic digestion, which is usually a rate-limiting step in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 The low methanogenesis efficiency (low methane production rate, low methane yield, low methane content) substantially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anaerobic digestion technology. Traditional pretreatment methods and bio-stimulation strategies have impacts on the entire anaerobic system and cannot directly enhance methanogenesis in a targeted manner, which was defined as “broad-acting” strategies in this perspective. Further, we discussed our opinion of methanogenesis process with insights from the electron transfer system of syntrophic partners and provided potential targeted enhancing strategy for high-efficiency electron transfer system. These “precise-acting” strategies are expected to achieve an efficient methanogenesis process and enhance the bio-energy recovery of organic waste.  相似文献   
349.
Judiciously engineering the electrocatalysts is attractive and challenging to exploit materials with high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ein, we successfully perform the interface engineering by alternately depositing Co–P and Ni–Fe–P films on nickel foam, via facile electroless plating and de-alloying process. This work show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de-alloying process on alloy growth.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layered alloys is improved by interface engineering. The multilayer strategy significantly promotes the charge transfer. Importantly, the Co–P/Ni–Fe–P/NF electrode fabricated by interface engineering exhibits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ctivity with an overpotential of 43.4 mV at 10 mA cm-2 and long-term durability for 72 h in alkaline medium (1 mol L-1 KOH). The innovative strategy of this work may ai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lectrocatalysts.  相似文献   
350.
为深入分析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危险化学品产业转移及安全风险,通过调研产业转移现状,统计典型地区产业政策、转移企业数量、转移时间及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产业转移带来的安全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产业转移呈现明显地域趋势,从以江苏、浙江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等地区转移;转移时间集中在2个阶段,分别是:2002—2008年、2017—2020年;转移集中在精细化工、炼焦、煤化工等产业,医药等高端产业未发生转移;危险化学品产业转移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重经济,轻安全”现象突出、转移项目安全风险高、承接地基础薄弱、人才储备不足等方面;针对呈现的产业转移安全风险,提出相关对策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危险化学品产业转移安全风险管控政策措施制定提供相关数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