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篇 |
废物处理 | 9篇 |
环保管理 | 213篇 |
综合类 | 291篇 |
基础理论 | 70篇 |
污染及防治 | 106篇 |
评价与监测 | 21篇 |
社会与环境 | 22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人工湿地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堵塞是影响其应用和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湿地发生堵塞后,基质的渗透系数会急剧下降,过水能力也随之降低,大量引入湿地系统的污水直接雍积在湿地表面,长期积水引发恶臭、导致蚊蝇滋生,恶化运行环境。本文通过对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填料堵塞机理与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了人工湿地堵塞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人工湿地堵塞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以期能够为人工湿地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以1984年、1995年、2008年遥感影像和2004年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数据源,配合其它历史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天津市滨海新区1984-2008年期闻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滨海新区湿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由1984年的48.16%降低到2008年的31.86%,其中以2004—2008年湿地减少速度最快,5年内湿地面积减少14.70%,占土地总面积13.4%的湿地转出变为建设用地。这其中的变化有湿地向其他用地类型转出、其他用地类型向湿地的转入,也有湿地内部盐田、水域和未利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湿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换中以湿地转出变为建设用地为主要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水解酸化—预曝气—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水解酸化-预曝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COD、BOD5、TN、NH3-N、TP去除率分别为75%~85%8、8%~91%、54%~67%、75%~87%8、8%~94%。该工艺操作简易,处理效果好,符合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6.
高负荷人工土层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中试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传统的地下渗滤系统进行改进,采用多层过渡结构的人工土层来增大对颗粒有机物的接触氧化表面积,同时设置曝气装置保证好氧过程的氧气供应,可以大大提高污水地下处理系统的水力负荷.以中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土、河沙和砾石为填充材料,处理广州地化所小区的生活污水,水力负荷达40 cm/d,远大于类似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能创造良好的好氧/厌氧环境,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COD、BOD5、TN、NH 4-N、TP和SS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6.7%~89.1%、83.3%~92.5%、50.3%~66.1%、65.2%~79.6%、75.4%~90.1%和77.0%~91.3%,出水主要污染物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或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7.
构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装置,通过NaCl示踪脉冲实验,得到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布密度曲线,根据不同停留时间的关系计算相对水力效率,并利用染料,进行不同水力负荷下的可视化示踪实验,通过MATLAB处理得到高对比度的流态图像。观察“死区”分布,计算“死区”相对面积用以表征其水力效率。结果表明,湿地装置进水水力负荷较高或较低时,水力效率均较低,且水力负荷较大时更明显;水力分布散度(σ2θ)的大小会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力效率造成较大影响;在不同水力负荷下,采用水力学效能(λ)所得到的排序结果相比短路值(s)和有效体积比(e)更能代表实际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效率。 相似文献
118.
Wiessner A Kuschk P Jechorek M Seidel H Kästner 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rking, Essex : 1987)》2008,155(1):125-131
Sulphur cycling and its correlation to removal processes under dynamic redox conditions in the rhizosphere of helophytes in treatment wetlands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erefore, long-term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laboratory-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s treating artificial domestic wastewate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sulphur compounds, the responses of plants and nitrifying microorganisms under carbon surplus conditions, and the generation of methane. For carbon surplus conditions (carbon:sulphate of 2.8:1) sulphate reduction happened but was repressed, in contrast to unplanted filters mentioned in literature. Doubling the carbon load caused stable and efficient sulphate reduction, rising of pH, increasing enrichment of S(2-) and S(0) in pore water, and finally plant death and inhibition of nitrification by sulphide toxicity. The data show a clear correlation of the occurrence of reduced S-species with decreasing C and N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plant viability in the experimental constructed wetlands. 相似文献
119.
几种植物对潜流型湖滨湿地中氮磷的处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湖滨带是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河流的入湖口建造湖滨湿地,可有效净化入湖水中携带的部分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湿地净化污染物的机理极为复杂,其中植被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当的植物是构建湿地系统的关键。以云南省抚仙湖北岸的湖滨湿地——马料河潜流型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美人蕉(Cannaindica),菖蒲(AcoruscalamusLinn),伞竹(Cyperusalternifolius),香蒲(Typhaelatifolia)四种不同植被系统的潜流型湖滨湿地去除污水中营养盐的效果,为抚仙湖湖滨带人工湿地的合理优化选择植物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四种植被系统的潜流湿地对总氮和总磷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是由于湿地长期运行而疏于管理,植物没有定期收割翻新,四种植物的氮磷去除率差别不太大,去除效果均不太佳。其中,美人蕉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分别是30.4%,19.13%,其次为香蒲和伞竹,效果较差的是菖蒲。并且实验表明,暴雨对四种植物湿地氮的去除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连续几天的暴雨情况下,四种植物系统氮的去除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