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68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昆明市第四污水处理厂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不足会造成经济损失。昆明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减少排水区的有机废水中可利用的能源、肥效损失、人体健康损失、环境舒适性损失、农、牧、渔业损失和旅游业损失,形成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2.
滇池宝象河流域氮磷流失空间格局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效控制氮磷流失量是水质持续改善的关键因素,定量解析流域氮磷流失量对于氮磷污染精准控制至关重要.宝象河作为滇池流域最主要的入湖河流之一,对滇池水质的影响极为重要.该研究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建立了宝象河流域高分辨率的氮磷排放清单,通过构建宝象河LODEST模型估算流域氮磷非点源污染入河系数,并对宝象河流域的氮磷流失量及其空间格局进行解析.结果表明:①2018年宝象河流域TN和TP的排放量分别为1 456.92、191.16 t,流域内种植业非点源是最大的污染源,其次是城镇生活点源和未收集点源.②2018年宝象河干海子断面TN和TP的径流通量分别为270.49和11.19 t,非点源入河系数分别为0.297和0.048.③2018年宝象河流域TN和TP流失量分别为432.28和18.57 t,氮磷流失空间格局呈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流域内TN和TP流失强度总体呈外高内低的分布,农业污染为主的子流域氮磷流失最为严重.该研究提出的氮磷流失量估算方法较好地揭示了流域氮磷流失空间分布规律,论证了降雨和地形的不均匀性是造成流域氮磷流失量呈显著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滇池流域入湖污染负荷控制与削减工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能够为宝象河流域水环境的精准控污和精细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53.
滇池的富营养化现状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滇池的富营养化发展状况及其产生的危害,针对滇池污染的原因和造成富营养化的因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4.
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泊的恢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本文介绍了滇池非点源污染物的来源,根据其污染特征和流域的生态特征,划分出了六片污染控制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5.
草海是滇池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滇池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对草海可调配水资源的量化分析,从空间、时间安排角度提出近期、远期如何利用水资源调配置换草海水体,并指出水资源调配是一条见效快、成本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6.
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分河段实现栖息地分类管理是恢复流域生物完整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湖泊流域入湖河流空间尺度小、坡降大、生态学过程差异性显著的特点导致其河段类型复杂多样,与河流流域河段类型的大尺度特征具有明显区别,因此,河流流域河段划分指标及其方法不适用于湖泊流域,亟需发展以栖息地分类管理为目的的湖泊流域河段划分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河流分类的概念、划分依据及划分方法的发展历程,明确了湖泊流域河段划分理论基础,提出了基于保护目标制定的湖泊流域河段划分方法,为恢复湖泊流域生物完整性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管理单元.同时,以滇池流域为例,通过筛选与大型底栖动物敏感种群和濒危种群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建立了由地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河水来源、河道人工化情况及水体营养程度构成的指标划分体系;在实现各划分指标空间化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叠加聚类技术手段,将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划分为9个河段类型,为滇池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7.
西坝河生物修复工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西坝河是汇入滇池的22条河流之一,其河水受污染严重。试验采用液可清(ACF32)对西坝河下游段进行生物修复。结果表明,液可清(ACF32)能去除臭味,对有机污染物、浊度去除率较高,可促进污染水体向良性生态区系演替,使水体基本恢复至洁净状态。  相似文献   
158.
滇池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含量时间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心宇  周丰  伊旋  郭怀成 《环境科学》2014,35(1):194-201
基于滇池10个监测点(1991~2010年)表层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Cd、Cr、Cu、Hg、Pb、Sn、Zn、TP以及KN)含量数据,利用SOM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对污染物时间演变特征进行识别.将1991~2010年分为4个阶段,1991~1995年低含量阶段;1996~2001年高含量阶段;2002~2006年含量波动阶段;2007~2010年含量回落阶段.各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变化模式不尽相同,但各类重金属含量峰值多集中出现在1996~1999年、2005~2007年2个时间段内.在污染物含量变化的时序分析基础上,参考入湖污染负荷、污染源普查数据等相关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滇池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的影响,发现人类活动对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变化的影响很大,在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时期,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也会随之出现明显升高,在采取污染控制及治理措施后,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会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59.
研究了牛栏江水质现状,以及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提出了确保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质安全达标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综合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0.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浅层地下水水质,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冗余分析,对近20年(2002~2020)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和浅层地下水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长时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和2020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分别占总面积20.91%和17.43%、43.21%和37.99%、22.11%和17.08%,2002~2020年间耕地向建筑用地和林地、林地向草地和耕地、草地向林地和建筑用地转移概率分别为22.59%和20.72%、13.16%和10.49%、26.30%和15.65%,耕地面积减少146km2,建筑用地面积增加279km2.2002~2020年滇池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SO42--Mg2+型转变为HCO3-·SO42--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