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0篇 |
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8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268篇 |
综合类 | 243篇 |
基础理论 | 100篇 |
污染及防治 | 7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32篇 |
灾害及防治 | 3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为促使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能够有效应对新一轮的科技、产业变革,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索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首先,分析现阶段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定位其研究领域,结合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要求确立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然后通过整合、增设、升级等措施优化课程设置,运用新兴多媒体、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最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等措施,改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表明:新工科建设对当前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和转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改进的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2.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5,35(1)
为弥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理论支撑和实际效果检验的不足,以影响工程安全教育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开展认知试验以评估实际效果。结果表明: 教育频率、教育方式、个体主动性、内容趣味性以及过程舒适性是影响施工安全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VR+讲授”的混合模式是试验效果最好的教育方式,但使用VR技术仍需要人员辅助;教育频率的最佳周期建议≤30天;趣味性、舒适性和教育效果呈显著正相关,但结合VR技术的施工安全教育应用中,舒适性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83.
关于加强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多方面的论述,指出: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是企业科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职业卫生意识宣教,加强职业健康教育组织与管理,是控制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提出了企业加强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484.
钢铁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员工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把员工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全面发展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钢铁企业员工教育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制度管理,当前需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为企业提升教育质量、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5.
创新安全教育教学思路增强安全教育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安全教育教学思路,采用互动式教育法、正反例证教育法、安全文化教育法、格言警句教育法等职工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对于增强安全教育效果有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方法上要有所侧重。同时安全教师应选择新近、及时的安全教育内容,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86.
通过分析用工制度的变革和劳动力成分的组成 ,阐明了临时工的比例在企业生产中越来越大 ,对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并提出了对临时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87.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专业人才的最主要途径,而人才培养必须首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足培养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日益变化的高级安全专门人才。为此必须进行宽口径、重基础、淡专业的通才教育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计划,同时要考虑到新时期人才市场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88.
重大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命财产安全都存在严重的影响,而灾区人们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反应,与社会整体的抗灾救灾效果都具有较大的关联性。该文探讨重大灾害后心理干预行为教育对策,针对灾害对灾区人们产生的心理应激障碍问题,采用叙事疗法按照构建契约、故事重建、制图、探险、结束和复查五步骤,将灾区受灾人群从不良的生活模式中唤醒,并通过体育干预从主体、个体、群体三个角度指引灾区人群,建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采用阅读疗法优化灾区人群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489.
490.
筹办绿色奥运的7年间,北京市公众的环境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2005-2009年,专业机构连续5年对北京城乡居民进行6次环境意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市民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公众环保认知水平日益提升,居民的环保习惯正在养成,83.3%的人认为绿色奥运提高了自己的环境意识,这种积极的影响还在持续。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从绿色奥运与提高公众环境知识水平、参与环保能力和促进大众传媒关注环保等4个方面分析绿色奥运对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并探讨环境教育在世界城市目标下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