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27篇 |
综合类 | 49篇 |
基础理论 | 23篇 |
污染及防治 | 8篇 |
评价与监测 | 7篇 |
社会与环境 | 10篇 |
灾害及防治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土体?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研究中,输入地震动特性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分别考虑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差异和速度脉冲特征,选取了两条不同类型的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及一条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作为输入地震动,设计并开展了隧道与地上建筑结构体系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了地震动频谱与速度脉冲特性对隧道与地上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地?隧道?地上结构体系地震响应中,隧道与地上结构的相互作用效应显著,地上结构的存在对地下隧道地震响应的较高频响成分有更显著的影响;相互作用效应显著地受到场地输入地震动频谱特性的影响;输入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对隧道响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较高频范围,而对地上结构响应的影响不只表现在较高频范围,对周期 1.0~2.0 的频率范围的响应也具有明显增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区域空气质量模拟中查表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开发完善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egSRRMS中应用查表法,模拟中国典型城市群对流层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评估该方法在大气复合污染事件预测和控制中的有效性.首先,利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中的化学模块建立了包含完善气相化学、气溶胶过程的箱模式WRFBOX.其次,利用WRFBOX进行化学反应敏感性分析,基于影响污染物的重要因子分别建立了臭氧(O3)及其前体物、无机盐气溶胶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查算表数据库,并检验其有效性.最后,将此查算表数据库引入RegSRRMS,建立简化的查表算法.利用直接耦合机制法和查表法对2000年3月珠三角地区污染个例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模拟.通过比较2种方法的模拟结果,显示查表法计算效率提高了57%,能够反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非线性特征、气溶胶及其前体物的平衡关系,具有高分辨率、高时效性,能够方便快捷地给出源和受体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可靠.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中应用查表法有利于大气污染事件的快速预测以及大气污染控制的快速决策. 相似文献
13.
丝栗栲种群生命过程及谱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丝栗栲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丝栗栲有2个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丝栗栲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丝栗栲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通事故多为多种原因综合造成且具有不确定性。判别各因素对于引发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引入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基于粗糙集理论具有处理不精确、不确定与不完全数据的优势,是一种先进的并处于不断发展的不确定性分析和推理方法。笔者提出路段上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的模型和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该路段事故多发点的统计数据建立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决策表,再利用粗糙集模型的简约算法求出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从而判断各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决策提供依据。以算例说明模型和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可控飞行撞地(CFIT)事故致因规律,根据Reason-SHEL模型得出的10个CFIT事故致因因子,分析从飞行安全基金会数据库中整理出的2006—2011年间40起CFIT事故。在此基础上建立CFIT事故年份-成因列联表,再利用SPSS软件对表格进行对应分析。将事故成因和年份同时反映在二维散点图中,实现数据可视化。最后对图形进行向量、圆心接近点以及区域化等3项分析。根据结果得出,CFIT事故的主成因是人因操作和外界环境;随着年份增加,飞行员状态(药物/疲劳、经验不足)对造成CFIT事故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不同年份有不同的重要致因因子。 相似文献
16.
以废旧印刷线路板粉末为原材料,采用压片电解方法回收单质铜,研究了CuSO_4·5H2O浓度、H_2SO_4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NaCl浓度对电解过程中Cu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旧印刷线路板中的Cu以Cu2+的形式进入溶液,最终以粉末形式沉积在阴极;过高的H_2SO_4浓度、电流密度和NaCl浓度会导致析氢反应等,从而降低Cu在阴极和溶液中的分布;当CuSO_4·5H_2O浓度、H_2SO_4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NaCl浓度分别为50 g/L、6 mol/L、80 m A/cm~2、5 h、40 g/L时,Cu在阴极、溶液、阳极泥中的分布比率分别为63.16%、34.14%和2.70%。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小山口村、魏城村和南垛庄铺三个林权改革试点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描述统计、交叉列联表分析和Ridit分析,就林权改革的方式、林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及林权流转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山东临沂市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在历经3年的林改中,临沂市始终坚持尊重实际、区别对待,灵活选择林权改革的方式,使当地的林权制度改革受到村民的欢迎。此外,林权改革后,当地的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及对林业的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村民的营林、护林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但是在涉及到林权流转方面的问题时,大部分的村民不能清楚认识到林权的价值,从而使落实处置权的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催化裂化废水连续萃取脱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焦化粗柴油为萃取剂,在转盘萃取搭连续试验装置中,对催化裂化含酚废水进行脱酚预处理。结果表明,用焦化粗柴油做萃取剂,进水pH值为80~90不加调节;油水比(体积比)17∶1~21∶1;转盘转数1100r/min,酚萃取脱除率达到85%以上。萃取后的粗柴油依据现有工艺而进行加氢精制,不需进行再生等后处理。整个萃取工艺简单易行,能满足预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Insect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conservation attention are often overlooked because of a lack of data.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assess population growth, decline, and maximum range i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acquire for rare and cryptic species. Many of these difficulties can be overcome with the use of life table analyses and heat energy accumulation models common in agriculture. The wekiu bug (Nysius wekiuicola), endemic to the summit of one volcanic mountain in Hawaii, is a rare insect living in an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lpine stone desert, where field‐based population assessments would be inefficient or potentially detrimental to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We conducte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ith the insects by manipulating rearing temperatures of laboratory colonies and made detailed observations of habitat conditions to develop life tables representing population growth parameters and environmental models for wekiu bug phenology and demographic change. Wekiu bugs developed at temperatures only found in its environment on sunny days and required the thermal buffer found on cinder cones for growth and population increase. Wekiu bugs required approximately 3.5 months to complete one generation. The bug developed optimally from 26 to 30 °C, temperatures that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air temperature attains in its elevational range. The developmental temperature range of the species confirmed a physiological reason why the wekiu bug is only found on cinder cones. This physiology information can help guide population monitoring and inform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The wekiu bug was a candidate for listing under the U.S. Endangered Species Act, and the developmental parameters we quantifie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pecies would not be listed as endangered or threatened. The use of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experiments, life table analyses, and degree day modeling can directly inform otherwise unobservable habitat needs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ly rare insects. Aplicación de Análisis Demográfico de Desarrollo Agrícola para la Conservación del Insecto Weiku Alpino Hawaiano 相似文献
20.
水位波动带氮素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水位波动对非饱和-饱和土层中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设计土柱实验装置Ⅰ和Ⅱ分别模拟水位稳定与波动两种情景,测定一个水位波动周期内地下水中NO3--N、NO2--N和NH4+-N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柱Ⅱ水位第1次下降柱内1#,2#,3#,4#采样点NO3--N浓度均增大,增幅分别为6.5%、14.9%、15.33%和19.8%。水位上升时结果相反,分别降低17.3%、26.15%、50.29%和44.61%。第2次水位下降至初始位置4个采样点NO3--N浓度再次增大,幅度分别为7.1%、10.6%、13.89%和7.76%。铵态氮呈相反趋势不同程度的变化。水位波动柱Ⅱ连通水槽内总氮量增加显著高于柱I水槽,即水位波动有利于波动带地下水中氮素垂向迁移,加重波动带以下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因此,水位波动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