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246篇
基础理论   8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9 毫秒
311.
范超  李萍  陈东景  彭昌盛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953-1962
在国际上通行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的基础上,以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开发为研究案例,根据黄河三角洲2003-2008年石油开发利用等数据,经过计算和统计依次建立了石油资源的实物型账户、价值型账户和综合账户。计算和统计结果表明:2003-2008年,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因开采而造成的价值折耗分别为154.0×108、111.3×108、121.6×108、104.9×108、106.0×108、83.0×108元,考虑了资源价值折耗的石油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和地区GDP的比例,以及因价值折耗造成的工业经济和地区GDP损失比例都有减小的趋势,平均分别为59.1%和42.0%,以及14.3%和9.8%。巨大的价值折耗带来了石油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下降,但是在当地的整体经济中,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12.
机床再制造属于节能环保型新兴产业,我国的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通过对国内外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寻求促进产业发展的途径,提出了自主创新、优质品牌和两化融合等三大战略,以及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开展技术创新、着力提升生产水平、切实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拓营销渠道和全面实施节能环保等六大举措。  相似文献   
313.
The optimization of value chains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nce value chains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satisfaction of human needs and combine different driving forces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for the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of value-chain wide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 sets and their integration into a decision support tool in the specific case study of the chain “construction and refurbishment with wood”. There are numerous indicator se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s and sustainable forestry available at different levels, ranging from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to global scale assessments. Some efforts were also made to integrate later production stages of forest value chains (such as wood processing) in the assessment scope (e.g. for chain-of-custody certification). However, no indicator set has so far been available coverin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for the entire value chain of building with timber. This gap was closed through applied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in the project “Holzwende 2020: Sustainable future markets for wood in the building sector”.  相似文献   
314.
基于Sen可行能力理论测度中国社会福利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阿玛蒂亚·森(Sen)可行能力理论,运用2008-2013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采取模糊数学理论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测度中国社会福利指数。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福利指数差异性较大,其波动呈不规则趋势,且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呈脱钩状况。第二,计算MI与GC指数发现,各地区社会福利指数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且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福利指数存在空间集聚与扩散现象。第三,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发现,社会福利指数存在时滞性,且城镇化率与外贸出口占比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对社会福利影响力相对较低。鉴于此,为有效提高中国社会福利,使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二者相匹配,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学术界应改变传统的福利经济学思维体系,将更多的研究重点放在功能自由与能力自由两方面。其次,各地区应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减少"以邻为壑"现象,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最后,中央与地方政府应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与理念,加大民生与环境保护方面投入,进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15.
构造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现状及其演变进行客观评估与分析,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基于能值理论,对2003—2014年中国及各省域单元农业绿色GDP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与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相较于传统农业GDP,中国人均农业绿色GDP增长相对缓慢,农业绿色GDP占农业传统GDP的比重在80%—85%之间,并呈下降趋势。2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且集聚效应逐渐增强。3人均农业绿色GDP并未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东部高、西部低的整体格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和西部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是形成这种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4农业人均绿色GDP的收敛分析适用于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考虑了空间自相关因素后得出的收敛速度快于普通收敛分析的收敛速度。因此,准确评价农业经济增长水平需要充分考虑农业增长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实施差别化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经济发达地区需要进一步减少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在继续扩大高增长优势下,促进农业发展的绿色转型。而欠发达地区则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各地区还应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转移与扩散,通过增强技术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提高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尤其是农业发展落后地区应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逐步缩小差距,促进农业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16.
宜兴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宜兴市污染源分析,结合当地10座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调查,在现阶段排放标准下,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出污水厂出水的污染特征;同时,对各污水厂进行污染程度排序,筛选出主要污染源区域及其主要污染物。对比分析表明,污水厂出水一级A标准个别指标超过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多倍,其出水入河仍对水环境污染负荷有一定影响;就宜兴污水处理厂而言,等标污染负荷分析表明,宜兴清源污水处理厂为主要污染源,出水污染物中TP和COD为其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317.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估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有助于了解农村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太湖流域镇江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云模型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PSR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雷达图、云模型发生器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对太湖流域镇江区域的工农业废水排放、供水总量和治水投入的要求更高;2010~2014年太湖流域镇江区域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基本保持稳中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处于弱承载状态,且丹阳丹徒润州京口。  相似文献   
318.
木质林产品的碳储功能可有效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其碳储量核算已被纳入气候变化缔约国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各国基于CBDR原则对木质林产品的碳储计量及贸易流动核算方法学在国家层面的争议及协调,关系到未来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减排责任分配及利益分享。本文首先概括了IPCC历次会议关联木质林产品碳储核算议题及谈判进程,纵向梳理了碳储计量问题的研究进展。其次,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核算方法的应用及争议,总结不同核算方法在各国间的适用情况及其关联利益。最后,从清单报告和国际贸易角度分析了生产法与储量变化法对林产品碳储计量的不同影响,归纳了不同角度下两种核算方法的适用属性。研究表明:1缔约国附件Ⅰ国家在第二协议期内报告本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及其变化,在假设本国木质林产品碳储贡献不为零时采用生产法核算碳储量,核算源于本国采伐木的产品碳收支已成为当前缔约国履行气候责任的基本要求;2从清单报告的角度,缔约国基于森林管理参考水平报告碳储量,生产法区别森林管理活动并核算源于可持续森林经营管理的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符合报告的要求;3从国际贸易角度,对于中国等涉及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净进口国,储量变化法因考虑到进出口的碳计量,以储量变化法核算碳储量对中国等林产品贸易大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19.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力发展水平、能力和发展趋势,不仅仅是个地区问题,更应是资源保障问题,因而对我国资源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力定量测度研究较少,且现有评价方法不能同时兼顾指标的模糊性与随机性的难题,该研究将正态云模型引入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综合评价。从资源、经济、环境(含人口)三方面构建矿产资源可持续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正态云模型结合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不仅使得指标特点得以保真,而且各指标权重的计算量也大大减少,提高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以湖南省2010—2015年间的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矿产资源可持续力定量测度。结果显示,6年间,湖南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状态虽然始终处于III级(一般)状态,但可持续力综合值从2.600 0上升到3.070 8,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力水平有日趋增加态势;个别评价指标仍处于较弱状态,单位GDP能耗量、万元工业产值中矿业产值比率、人口密度单因子得分值均2.5,表明这些指标相对较弱,有待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善。该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本方法在定量评价中能兼顾随机性和模糊性,且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能为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0.
CO_2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U.S.Tra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ter the Kyoto Protocol was implemented, carbon leakage exerts great influenc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y. Trade creates a mechanism for consumers to shif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ssociated with their consumption to other countries. China has overtaken the U.S. as the world's biggest CO2 emitter since 2006. As China's second largest trade partner, the U.S. has the biggest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which has aroused a lot of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But so far the assessments of the trade imbalance of China-U.S. have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de imbalance. Applied an input-output approach, the article estimates the amount of CO2 embodied in China-U.S. trade during 1997-2007. It was found that through trade with China, the U.S. reduced its CO2 emissions compared with a non-trade scenario. Due to the greater carbon-intensity and relatively less efficient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Chinese industry, China-U.S. trade resulted in more CO2 emissions in 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end, the article gives some suggestions: it is equal and sustainable that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methodologies should be improved, for CO2 emissions responsibility must be designed to account for the dynamic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