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箱式水幕系统的流动分析及其在地下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箱型水幕系统是用于地下建筑的消防系统之一,本介绍了水幕系统在地下建筑火灾中的应用,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箱体内部及水幕喷嘴处水流的流动状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箱体内存在复杂的旋涡结构,该旋涡结构对水幕喷嘴处的水流速度影响很大,喷嘴处流速的不均匀会导致水幕不均匀,从而影响水幕防火隔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固态碳源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了5种研究较少的固体材料,棉花、丝瓜络、甘蔗渣、可降解餐盒、木屑作为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外加碳源。在锥形瓶中进行反硝化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固态碳源下NO3--N、NO2--N、NH4+-N及pH的变化情况,分析了NO3--N及总氮的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反硝化过程中pH呈升高趋势,在6.9~8.5范围内浮动。可降解餐盒和丝瓜络相对于其他的固态碳源来说,对NO3--N和总氮有较高的去除率,但丝瓜络的总氮去除率明显低于可降解餐盒。可降解餐盒的硝酸盐去除率达到98.28%,总氮去除率达到93.48%。可降解餐盒能够有效地去除地下水硝酸盐,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是经济有效的最佳固态碳源。  相似文献   
103.
为确保铁路机车安全,降低机车转向架轴箱轴承故障安全隐患,首先从轴箱轴承故障形式分析着手,列举阐述长期以来转向架轴箱轴承惯性质量问题;其次就机车转向架轴箱轴承的设计、制造验证、安装及运用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然后分析由轴箱轴承质量问题而危及机车运行安全的各种因素及可能原因;最后提出保障铁路机车安全运用的有关机车转向架轴箱轴承应用可靠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综合运用该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铁路机车轴箱轴承故障率,提高铁路机车运用安全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排气型气囊作用下某储运发箱空投着陆缓冲性能。方法 建立储运发箱-气囊空投系统的LS-DYNA有限元模型,计算空投系统着陆缓冲过程的动力学响应。根据空投安全阈值,对火箭弹过载、火箭弹轴向力、各部件结构应力等进行分析。通过搭建缓冲试验平台,对仿真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 受冲击较大的火箭弹过载略大于30g,框架某隔板处应力超出许用应力,应注意防护。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误差在±10%以内。结论 本文建立的仿真模型精度较高,能满足工程需要。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储运发箱结构设计、着陆缓冲方案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通过烟雾箱实验,研究了仲丁醇对苯乙烯臭氧化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烟雾箱实验中,过量仲丁醇的加入导致生成SOA的产率明显下降.同时,结合MCM气相机理和气-粒分配理论,将Criegee中间体与醛类的双分子反应添加到箱式模型中模拟烟雾箱中SOA的生成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没有仲丁醇存在的情况下,次级臭氧化物在SOA组分中占1/2左右的比例.仲丁醇的加入消耗了大量的·OH,同时使得[HO_2]/[RO_2]比值升高,影响自由基相关的反应机制,使得SOA产率下降.另外,研究发现,Criegee中间体与醛类反应的速率常数也是影响SOA生成模拟的一个重要参数,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动力学实验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6.
尉晴晴  杨威强  裴成磊  王新明 《环境科学》2024,45(10):5695-5705
为分析夏秋转换季珠三角地区臭氧(O3)污染成因及防控策略,以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为例,在综合观测基础上,使用盒子模型分析O3生消路径及减排方案. 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呈静稳气象条件且温度偏高,非常适宜O3的二次生成,并导致出现大范围长时间O3污染. 芳香烃类物质对O3生成潜势(OFP)贡献最大,间/对-二甲苯、甲苯和邻-二甲苯是对OFP贡献最大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物种. 盒子模型分析发现污染期间O3平均净生成速率为23.2×10-9 h-1,峰值可高达39.2×10-9 h-1;HO2·+NO和NO2+·OH反应途径分别对本地光化学O3生成(51.2%)和去除(47.0%)贡献率最大,观测O3体积分数受本地光化学O3生成和以输出性为主的传输共同控制.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和经验动力学模型曲线(EKMA)分析可知,夏秋转换季广州市O3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芳香烃类对O3生成敏感性最大,其中甲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正丁烷和丙烯是影响O3生成的5大关键组分.削减情景分析表明,单独减少人为源VOCs排放最有利降低O3体积分数,但若在减排人为源VOCs后再强化NOx排放管控,则会使O3体积分数短时反弹,结果表明实施以VOCs减排为主的VOCs和NOx协同减排策略才能使未来O3体积分数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107.
为探究我国西北城市地区臭氧(O3)生成机制及减排策略,2021年夏季在伊宁市开展环境大气加强观测,基于0-D盒子模型(采用MCMv3.3.1化学机制)分析伊宁市大气O3生成机制并初步探究大气O3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①由O3生成潜势(OFP)、·OH反应速率(k·OH)和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这3个指标共同分析可知,烯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和芳香烃是影响O3生成的关键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AVOC)组分,且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对O3的生成贡献也不容忽视.基于RIR分析发现优控VOCs物种主要为乙醛、乙烯和丙烯等;②由盒子模型模拟可知,伊宁市O3受到本地光化学生成和区域输出作用共同影响,且HO2·+NO和·OH+NO2反应途径分别对本地O3光化学生成和去除贡献最大;③基于RIR(NOx)/RIR(AVOC)和EKMA共同表明,伊宁市夏季O3生成主要处于过渡区且靠近VOCs控制区.不同削减情景模拟表明,AVOC和NOx协同减排能有效降低当地O3体积分数,其中AVOC减排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区域类似城市大气O3污染管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