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57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580篇
基础理论   181篇
污染及防治   113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氧化亚氮在森林和草原中的地-气交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箱式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测定森林草原土壤N2O排放方法,并对我国北方的自然环境中N2O排放作了观测,得出其最大排放通量为23μg/(m^2·h)。并发现森林草原土壤当温度低于15℃时对N2O有吸收行为,其最大吸收通量为18.984μg(m^2·h)。  相似文献   
102.
研究并探讨了蔬菜作物在施用耐氨固氮菌后的生长、生理反应及增产的效果和原因。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耐氨固氮菌显著增加了蔬菜苗期生物量、叶面积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同时还增强了植株的根系活力, 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耐氨固氮菌促进增产的作用不仅与其本身的固氮作用有关, 还可能与其分泌出某些生长刺激物 ( 或激素) 有关。  相似文献   
103.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中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时期潮土1m土层中硝态氮的计中状况结果表明:3年不施氮肥的土壤仍有6~16kg/hm2的硝态氮,其中0~20cm土层占20%~34%.80%~100cm上层占10%~18%;每季施氨量小于225kg/hm2时.1m上层中各时期硝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在11.4~41.3kg/hm2之间;当施氮量增加到375kg/hm2时,1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增加1.5~7.4倍,有7.4%~29.9%分布在0~20cm上层中,10%~16%分布在80~100cm上层中225kg/hm2对作物斋求及对土壤环境来说是一个合理的施只量。  相似文献   
104.
江津市紫色土中N、P养分元素区域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利用地统计学,结合GIS研究紫色土土壤表层(0~20cm)的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4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氮和速效氮为正态分布,全磷和速效磷为对数正态分布;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发现全氮存在纯块金效应,块金值为0.2,其它养分在一定间距内(50m)存在空间相关性,且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在25%~75%之间);用普通克立格法和对数正态克立格法进行最优内插,做各种养分含量的分布图.结合GIS可充分了解土壤中N、P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规律,并可进一步应用于精确施肥和农业非点源污染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5.
哑铃湾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2002-04~2003-01对哑铃湾不同网箱养殖区水质和底泥的实地监测调查和分析表明,哑铃湾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①使得养殖水环境中营养盐、BOD、COD、有机质和TSS增加,尤其是PO43--P和NH3-N增加更为明显;②使得底泥沉积物中N、P、硫化物、有机质等大量富集,其中富集现象最明显的是P、硫化物和NH4-N,其次是TN和有机质.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借鉴封闭系统水产养殖物质平衡的观测思路,把网箱当作黑箱,对广东省哑铃湾一个典型鱼排网箱养殖的物质平衡进行了观测和计算,建立了网箱养殖N、P物质平衡方程.结果表明,网箱养殖N、P物质的利用率比基塘、虾池等封闭系统要低得多,而且网箱养殖N、P的输入主要是投饵造成的,而输入的N、P物质,在水环境中发生一系列的迁移、转化,除了10%左右被利用收获外,其余的大部分被水动力带走,污染临近水域,还有一部分则沉积在底泥中,形成内源污染.  相似文献   
107.
2002年4月~2003年1月四个季度,对哑铃湾典型网箱养殖区N、P几种形态含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养殖区,N、P的存在形态都以溶解态为主,各种形态的季节变化都受网箱养殖活动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综合调控;在该海域,从N/P值的角度来看,P是比较缺乏的,但是从浮游植物可利用的角度来看,无机磷却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改善堆肥微环境 ,提高生活垃圾堆肥速率 ,研究堆肥工艺条件及其反应动力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控制堆肥工艺条件 ,如初始温度、含水率、C/N比及堆料颗粒大小 ,研究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生物、化学及物理因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生活垃圾堆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合理控制堆肥初始反应条件 ,能明显提高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09.
•Bacterially-mediated coupled N and Fe processes examined in incubation experiments. NO3 reduction was considerably inhibited as initial Fe/N ratio increased. •The maximum production of N2 occurred at an initial Fe/N molar ratio of 6. •Fe minerals produced at Fe/N ratios of 1–2 were mainly easily reducible oxides. The Fe/N ratio is an important control on nitrate-reducing Fe(II) oxidation processes that occur both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The response of nitrate reduction, Fe oxidation, and mineral production to different initial Fe/N molar ratios in the presence of 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was investigated in 132 h incubation experiments. A decrease in the nitrate reduction rate at 12 h occurred as the Fe/N ratio increased. Accumulated nitrite concentration at Fe/N ratios of 2–10 peaked at 12–84 h, and then decreased continuously to less than 0.1 mmol/L at the end of incubation. N2O emission was promoted by high Fe/N ratios. Maximum production of N2 occurred at a Fe/N ratio of 6, in parallel with the highest mole proportion of N2 resulting from the reduction of nitrate (81.2%). XRD analysis and sequential extrac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in Fe minerals obtained from Fe(II) oxidation were easily reducible oxides such as ferrihydrite (at Fe/N ratios of 1–2), and easily reducible oxides and reducible oxides (at Fe/N ratios of 3–10).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Fe/N ratio potentiall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N2, N2O emissions and Fe mineral formation in nitrate-reducing Fe(II) oxid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10.
硫铁填料和微电流强化再生水脱氮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再生水质量,在不同C/N和HRT条件下,对比分析硫铁复合填料和微电流作用强化再生水深度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硫铁复合填料和微电流作用均能够强化氮、磷的深度去除效果,且二者结合能够使反硝化系统pH值稳定在7.2~8.5之间.系统中TN主要靠异养反硝化、氢自养反硝化和硫自养反硝化作用去除,94.04%的TP是以生成磷酸铁沉淀的形式去除.分别从填料上取生物膜,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构建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结果发现,在仅有海绵铁作用系统中,同时具有异养反硝化和氢自养反硝化功能的细菌所占比例达到29.47%;硫铁复合填料和硫铁微电流作用系统中,具有硫自养反硝化功能的Thiobacillus(硫杆菌属)所占比例分别达到60.47%和40.62%.因此,硫铁复合填料和微电流作用用于强化再生水深度脱氮除磷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