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57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580篇
基础理论   181篇
污染及防治   113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四川桤柏混交林土壤N2O排放的实测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土壤N2O排放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通过与Forest-DNDC模型模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林地土壤N2O排放.2005和2006年模型模拟的土壤N2O年平均排放速率为15.02,14.03mg/(m2×h),分别为实际观测值的85.7%和87.5%.2005和2006年的实际观测值与模型模拟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拟有效系数分别为0.56和0.51.以2005年降雨量和气温为基准利用模型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降雨量在±30%范围内变化时,林地土壤N2O排放量的变化幅度不超过25%;气温在±3℃范围内变化时,林地土壤N2O排放量的变化幅度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82.
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不同C/N比下亚硝酸盐氧化菌及异养菌混合体系的微牛物多样性,并探讨了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其功能(硝化件能)的关系.C/N=0时,混合体系主要由自养菌和寡营养菌(85.1%)组成,包括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拟杆菌门、α-变形菌纲、浮霉菌门和绿色非硫细菌中的一些菌株.C/N=0.44时,混合体系中的自养菌减少,异养菌(主要是γ-变形菌纲的成员)大量出现.C/N=8.82时,γ-变形菌纲的菌株尤其是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p.占主导(93.8%),与此同时,随着C/N升高,该混合体系的硝化性能也由专一的亚硝酸盐氧化过程转变为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微生物菌群结构的转变较好地解释了其硝化性能的改变.本研究揭示了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其功能的内在联系,同时表明PCR-RFLP技术与化学分析相结合是研究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的有力工具.图3表2参13  相似文献   
183.
低C/N比污水生物脱氮所需外加碳源量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试规模实验装置,探讨了现有活性污泥工艺改造成间歇曝气生物脱氮工艺的实践中,碳氮比(C/N)对废水生物脱氮效率、脱氮反应速度的影响,分析了脱氮容量,确定了所需外加碳源量.   相似文献   
184.
苯基周位酸生产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CHA-111大孔吸附树脂对苯基周位酸生产过程排放的汽提苯胺盐析废水和苯基周位酸酸析母液进行处理试验,效果良好。汽提苯胺盐析废水苯胺质量浓度>1600mg/L,经树脂吸附处理后苯胺质量浓度<2mg/L,苯胺去除率>99.9%,COD去除率>97%,树脂工作吸附量达120g/L,脱附率>98%;苯基周位酸酸析母液经树脂吸附、混凝沉淀处理后,苯基周位酸质量浓度<190mg/L,苯基周位酸去除率为94.8%,COD去除率为94.3%,氨基值去除率为80%,脱附率>99%。  相似文献   
185.
种植密度和降水对冬小麦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农田N2O排放的影响和探讨N2O排放季节性波动的原因,于1999~2000年小麦生长季在南京市郊江宁县进行了不同播种量(0、90、180和270kg/hm2)的大田试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象条件和田间管理下,播种~越冬阶段的N2O排放不受播种量的影响,返青~成熟阶段的N2O排放通量与播种量成正比.裸地条件下的N2O排放与播量为90kg/hm2下的排放无明显差异.造成该生长季内N2O排放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返青~成熟阶段的N2O排放通量随观测日前6d的加权平均降水量呈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186.
采用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法测定了水中N-甲基哌嗪,在3min内完成整个分析过程。直接进水样经毛细管柱分离水中的N-甲基哌嗪,用GC/FID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在浓度范围为8.44~80.32mg/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1.8%~2.9%,标准偏差为0.19~1.5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0.08mg/L。   相似文献   
187.
根据先将SMG转化为乙基、N-甲基氨基酸盐(EMC),然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测定所产生的EMC的原理,发展出一种定量检测大鼠血清中SMG及其他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类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人工合成的SMG和EMC进行标定,每次测定需要样品量为0.5mL,方法的合理检出极限为c(SMG)=10μmol/L.  相似文献   
188.
植物N/P与土壤pH值对湿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人工控制模拟试验,研究了植物中全氮与全磷之比(植物N/P)和土壤pH值与湿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物种丰富度与植物N/P之间呈单峰变化关系,当2.09.5时,氮、磷供应平衡系统可能被破坏,湿地物种逐渐减少.物种丰富度与土壤pH值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526),当pH值为5.6~6.8时,物种丰富度随着土壤pH值增加而增加.通过方差分析,土壤pH值和植物N/P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分别为37.96%和15.29%.  相似文献   
189.
碳氮比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6组不同的碳氮比(C/N)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中进水流量分配、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容积比以及脱氮效率的影响.将进水总氮浓度恒定为42mg/L(凯氏氮浓度为40mg/L),以比较出水总氮浓度.结果表明,在一定C/N条件下,通过调整进水流量分配和每一段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可达到高于95%的总氮去除率.同时污泥体积指数也会随着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的升高而增大.出水总氮浓度主要是由进水流量分配所决定,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的容积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0.
象山港海域N、P污染特征及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2002年4~9月份象山港海域表层海水N、P营养盐监测基础资料,分析探讨了象山港海域在赤潮多发期N、P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整个象山港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赤潮多发期,象山港海域水质N、P污染严重,表层海水DIN指标数倍于Ⅳ类海水最大允许值,明显呈现高N、低P的污染特征;由于受港湾季节性生态环境的演变和陆源径流的影响,象山港海域N、P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特征。NO2-N含量也会因硝化细菌活动的加剧而增加;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在赤潮多发期,整个象山港海域由于P的限制,总体上处于潜在性富营养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