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41篇
安全科学   150篇
废物处理   78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753篇
基础理论   197篇
污染及防治   341篇
评价与监测   97篇
社会与环境   7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环境效应及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是世界主要渔业国家(如挪威、日本等)广泛开展的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鱼方式,这种养殖方式在给广大从业者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开展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IMTA)是缓解这一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鱼类养殖过程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氮、磷等物质,由无机提取单元(大型藻类)来吸收,粪便和残饵等微小颗粒则成为有机提取单元(滤食性贝类)的饵料,较大的颗粒物质沉到海底后,可以为腐食性单元(海参等)提供食物,通过这种养殖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内营养物质的高效利用,在减轻养殖对环境压力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容纳量和食物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72.
在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垃圾压滤液进行处理时,作为氧化剂的双氧水经常不能完全消耗。而使用重铬酸钾法进行CODcr测定时,待测水体中残余的双氧水会表现出还原性而消耗重铬酸钾,对最终CODcr测定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在垃圾压滤液中不同浓度双氧水对CODcr测定的影响大小,得出双氧水浓度对CODcr影响曲线,同时为消除双氧水对CODcr测定结果影响,在试验中投加过量硫酸亚铁与双氧水反应,当投加量达到理论反应量的1.0~1.2倍时,对双氧水去除效果最好,使后续的CODcr测定试验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3.
Pd/C气体扩散电极用于电生成H2O2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辉  卞兆勇 《环境科学》2010,31(6):1506-1512
采用自制的Pd/C气体扩散阴极和Ti/IrO2/RuO2阳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对苯酚模拟废水降解效果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对电解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OH)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Pd/C气体扩散体系中掺杂Pd催化剂可以促进H2 O2的生成(H2 O2的稳定浓度是7.5 mg/L),有利于·OH的产生.经电化学氧化处理120 min后,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和50%,表明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苯酚被氧化生成了大量低分子量中间产物.废水的BOD5/COD值达到0.73是处理前的9.1倍,苯酚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通过电化学氧化处理后显著提高.在该电化学体系中苯酚的降解是在阳极直接、间接氧化及阴极产生的H2 O2、·OH的氧化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通过对紫外扫描光谱图的分析推断出苯酚在电解过程中有醌类物质生成;由GC-MS检测到了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苯醌等芳香族化合物和己二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丙二酸、乙二酸等短链羧酸,据此提出了苯酚降解的可能历程.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地震等灾变性事件对于消费品产业链内价格传递和市场的影响,本文利用从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四川省江油市畜产业链进行实证研究,使用向量纠错模型(VECM)和历史分解图(HDG)分析了价格调整的动态效果和沿产业链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价格的调整关于速度和大小都是不对称的,外生震荡对于该产业链的不同层面产生不同影响,导致价格差益的扩大和价格不完全传递。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灾变事件条件下消费品产业链内价格波及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75.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变动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具有深刻的产业变动原因。以人均GDP为基本指标,通过对基尼系数进行产业分解和对泰尔指数进行地区分解,深刻分析了1990~2004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动态变化、地区构成和产业构成,揭示了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变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地区集中因素。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是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而非农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又是推动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主导性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制造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中西部地区逐渐沦落为以农业与采掘业为主的外围区域,中国的地区经济差距也由此持续扩大。基于此,认为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是推进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缓解非农产业地区分布的不平衡状况。  相似文献   
76.
Orthophosphate is an essential but limiting macronutrient for plant growth. About 67% cropland in China lacks sufficient phosphorus, especially that with red soil. Extensive soil phosphorus reserves exist in the form of organic phosphorus, which is unavailable for root uptake unless hydrolyzed by secretory acid phosphatases. Thus, many microorganisms with the ability to produce phosphatase have been exploited. In this work, the activity of an extracellular acid phosphatase and yeast biomass from Candida mycoderma was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culture conditions, such as pH, temperature, and carbon source. A maximal phosphatase activity of 8.47 × 10^5±0.11× 10^5 U/g was achieved by C. Mycoderma in 36 hr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extracellular acid phosphatase has high activity over a wide pH tolerance range from 2.5 to S.0 (optimum pH 3.5).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hosphorus compounds on the acid phosphatase production were also studied. The presence of phytin, lecithin or calcium phosphate reduced the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biomass yield significantly. In addition, the pH of the culture medium was reduced significantly by lecithin.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rain in releasing orthophosphate from organic phosphorus was studied in red soil (used in planting trees) and rice soil (originating as red soil). The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was increased by 230% after inoculating 20 days in rice soil and decreased by 50% after inoculating 10 days in red soil. This work indicates that the yeast strain C. mycoderma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enhancing phosphorus utilization in plants that grow in rice soil.  相似文献   
77.
活性炭催化过氧化氢去除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海龙  张忠民  赵霞  焦茹媛 《环境科学》2014,35(6):2201-2208
研究了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吸附、改性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 modified,ACM)吸附、过氧化氢(H2O2)氧化、AC催化H2O2等方法对水体中荧光增白剂VBL的处理效果,并通过自由基俘获剂叔丁醇、催化过程气体分析等探讨了AC催化H2O2分解VBL的机制.结果表明,经硝酸铁[Fe(NO3)3]改性过的ACM对VBL的吸附去除率高于未改性的AC.活性炭催化H2O2对VBL的去除效果明显,但未改性AC催化去除率高于ACM.60 min时,AC催化氧化去除率即可达到95%以上,而ACM仅为58%.叔丁醇的加入降低了AC和ACM催化氧化对VBL的去除率,表明AC催化H2O2氧化能促进H2O2形成羟基自由基(·OH)和原子氧参与反应.AC催化H2O2分解及释放气体分析表明,AC能催化H2O2形成氧气并放热,且ACM明显快于AC.结合催化H2O2去除VBL效率的结果分析,ACM催化反应时活性中间物(自由基和原子氧等)产生速率快于AC,活性中间物自身消耗形成氧气,而不是用于分解VBL.催化反应中活性中间产物的形成速率与反应物供给速率的不匹配可能是导致ACM催化效果弱于AC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
采用凋落物原位分解法,研究了中亚热带马尾松林中马尾松、槲栎凋落叶单独及混合(自然质量比8∶2)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①3类凋落物的年分解常数K的大小为:混合凋落物(0.94)>槲栎凋落物(0.86)>马尾松凋落物(0.67);②3类凋落物真菌数量和微生物数量均在夏季(135 d时)达到最大值,而此时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低;③3类凋落物纤维素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与凋落物干重剩余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马尾松与混合型凋落物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同凋落物干重剩余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④微生物数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总体表现为槲栎凋落物>混合凋落物>马尾松凋落物,酸性磷酸酶活性多表现为槲栎凋落物最低,与分解常数K排列有一定的差异,说明凋落物分解是微生物和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研究表明,凋落物质量和季节气候的差异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及其调控的生态过程,与纯马尾松凋落叶相比,针阔混合使微生物数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导致分解加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基于LMDI中国省域氮氧化物减排与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琼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6):2394-2402
首先基于Kaya恒等式,利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LMDI法)将氮氧化物排放分解为排放因子、能源强度、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5个因素;其次通过模型得出的脱钩系数运用构建四象限法评价"十二五"期间中国30个省市脱钩空间差异,研究各省市氮氧化物减排表现、分析减排潜力和减排影响因素,为国家"十三五"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氮氧化物减排目标和寻找多元化的氮氧化物减排途径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的决定因素,能源强度降低是抑制氮氧化物增排的决定因素,经济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具有较大促进氮氧化物减排潜力;中国氮氧化物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空间分异明显,大部分省市经济发展与氮氧化物排放处于脱钩状态,部分省市弱脱钩状态.同时,中国氮氧化物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5年中国各省市氮氧化物排放脱钩空间分布由较弱、中脱钩为主至中、较强脱钩为主再到较强脱钩为主,呈现区域间"异质化"和区域内"均质化"的趋势.国家氮氧化物后续减排任务应多分解在中脱钩或弱脱钩(减排潜力大)省市,对相邻的省份制定协同减排计划,且主要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实现其最优减排.  相似文献   
80.
基于遗传算法的生命线工程网络抗震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网络抗震可靠性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定量评价生命线工程网络系统的抗震性能,更重要的是利用这种分析工具指导网络抗震性能的优化设计。以无向边权网络系统为分析对象,分别以管网造价和系统抗震可靠度作为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网络系统拓扑优化模型,利用递推分解算法作为网络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工具,并引入系统单元的灵敏度分析,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网络系统的拓扑优化问题,从而发展了一类工程网络抗震优化设计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系统拓扑结构与系统可靠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