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4篇
  免费   1074篇
  国内免费   2058篇
安全科学   2326篇
废物处理   235篇
环保管理   1906篇
综合类   5527篇
基础理论   1382篇
环境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741篇
评价与监测   766篇
社会与环境   677篇
灾害及防治   60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489篇
  2016年   582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800篇
  2012年   873篇
  2011年   982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0篇
  1972年   18篇
  197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 is a critical global resource that may be eroding ami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Here, we present data on local perceptions of TEK change from three communities on Malekula Island in Vanuatu. Utilizing a structured interview (n = 120), we find a common perception of TEK loss. Participants defined two key periods of TEK erosion (roughly 1940–1960 and 1980–present), and noted that TEK decline was driven both external (e.g., church) and internal (e.g., shifting values) processes. Erosion was perceived to more comprehensive in the worldview domain than in aspects of ethnobiolog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hese data indicate the perceived fragility of TEK systems and the complexity of TEK change. TEK systems are critical to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data such as these will assist in designing nuanced responses to the ongoing loss of cultur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312.
福建省重点城市路面尘负荷及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并分析了福建省重点城市厦门、漳州、泉州和莆田城区具有代表性的57个地面扬尘和16个土壤样品的26种无机元素、8种水溶性离子和碳成分等组成.不同城市粒径≤100μm的路面尘负荷平均值在6.99 g.m-2与10.11 g.m-2之间,而粒径≤2.5μm的路面尘(PM2.5)负荷平均值在4.0 mg.m-2和12.5 mg.m-2之间.不同城市土壤尘和路面尘PM2.5中浓度最高的元素都是Si、Ca、Al、Fe和K,路面尘中Ca元素明显富集,而主要人为来源的重金属元素如Cu、Pb、Zn、Cr在路面尘PM2.5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土壤尘.漳州城区路面尘PM2.5中二次离子NH4+、NO3-和SO24-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厦门、漳州和泉州城区路面尘PM2.5中Mg2+和Ca2+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四城市路面尘中有机碳(OC)的含量均高于济南、石家庄以及北京地面扬尘OC的含量,元素碳(EC)的含量均低于北京地区路面扬尘EC的含量.泉州和莆田两地OC和EC的相关性较好,说明路面尘中OC和EC有相同或相似的来源.质量平衡结果显示泉州和莆田路面尘PM2.5中含量最高的是土壤尘,其次为有机物.按化学组成特征对路面尘PM2.5进行聚类解析,得到受大气沉降影响、受土壤尘影响、受大气沉降和土壤尘共同作用以及受土壤尘和建筑尘共同作用4类样品.  相似文献   
31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宜松  曹国良  张萌 《环境工程》2017,35(5):136-140
基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选取60项指标建立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对延安市、榆林市2000—2014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协调度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榆林市发展基本趋于一致: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但可持续发展潜力明显不足,可持续发展协调度较低;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资源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环境的恶化及治理的低效。  相似文献   
314.
This short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n how human activities may or may not affect precipitation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precipitation in a benchmark case with modified lower boundary condition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stage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ertain degrees of urbanization affect the likelihood of heavy precipitation significantly, while less urbanized or smaller cities are much less prone to these effects. Such a result can be explained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where the sensitivity of precipitation statistics to surface anthropogenic heat sources lies in the generation of buoyancy and turbulence in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and dissipation through triggering of convection. Thus only mega cities of sufficient size, and hence human-activity-related anthropogenic heat emission, can expect to experience such effects. In other words, as cities grow, their effects upon precipitation appear to grow as well.  相似文献   
315.
北京市潮白河再生水补水河段水质时空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河道是城市再生水利用的主要载体,而人工湿地是城市再生水河道补水前主要的水质净化方式.为了解再生水补水与人工湿地对再生水补水段水质的影响,选取北京市潮白河再生水补水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季节水体的水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体氮磷污染严重,其中TN污染表现为NO3--N、NO2--N和NH4+-N的混合型污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质在季节尺度上表现为丰水期(6-9月)和枯水期(2月、3月、5月和12月)两大类;在空间尺度上受再生水补水和湿地净化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水补给对河道水质的影响无显著季节差异,湿地净化功能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差异较大且丰水期湿地的净化效果最为明显.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水作为城市河道的补充水源,一方面对河道中的F-、Chl-a等起到稀释作用,另一方面使得水体中的N、P及离子含量增加;丰水期湿地的净化作用使水体中氮磷等有机营养物质含量及ρ(TDS)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16.
基于2009年-2015年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统计数据,研究了重庆市近7年突发环境事件的动态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污染影响特征,讨论了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7年内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134起,且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和夏季为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高发期;突发环境事件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主城九区及相邻的区县,渝西、渝东南及渝东北各区县发生次数较少.道路交通事故、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是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主要发生形式为泄漏.污染类型主要为水污染和水气复合污染,污染物出现频率大小为:油类>酸碱类>液氨>苯及其化合物>减水剂>其他各种污染物.  相似文献   
317.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土地利用回归LUR模型,模拟西安市PM2.5浓度空间动态分布,结果表明:与PM2.5浓度相关性最高的分别为缓冲区为2 km的水域面积、人口密度和距离水域距离,R 2分别为0.501,0.393和0.280;与PM2.5浓度相关性最低的分别为缓冲区为4 km的水域面积、未利用地面积和耕地面积,R 2分别为0.039、0.021和0.017.未考虑风速建立的LUR模型多元回归的相关系数为0.856,R 2为0.733,考虑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892,R 2为0.796,表明风速对于污染物的分布影响较大,LUR模型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的PM2.5年均浓度高风险区分布于中部,中风险区分布于中西部,低风险区分布于东南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318.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度量和管理的重要参量和依据,是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前提和基础.从资源环境约束系统和保障系统两个维度,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探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以期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规划思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19.
田笑 《装备环境工程》2017,14(11):30-32
结合GJB 4239—2001《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在航空重点型号研制中应用案例和工作经验,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工程技术体系在立项论证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和设计定型阶段的实现方式,并着重介绍了近几年以来GJB 4239—2001《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在重点航空型号项目研制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分别在环境分析、环境设计、环境试验,以及环境工程管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实际型号研制工作中工作项目、开展时机、输出形式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给出了今后改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0.
目的分析某气井开展节流器投放作业时被高压天然气顶飞的加重杆的失效原因。方法采用外观检查、宏观分析、无损检测、螺纹检测、金相分析和受力计算等检测或分析方法进行了失效原因分析。结果加重杆本体金相组织无异常,但螺纹的螺距和齿宽均变窄,齿高变高,变形严重,其组织均有变形流线。通过应力计算和分析表明,失效的加重杆受到轴向压应力远大于杆体失稳的临界力。结论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气井注醇作业未将井筒疏通,导致其下部井筒内压力过大,加重杆受到向上冲力和防喷器阻力叠加的轴向压应力超过了其杆体失稳的临界力,从而导致其严重变短变粗而屈曲失稳。同时加重杆受到的向上冲力也超过了防喷器阻力,因而冲破了防喷器的阻碍而飞出井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