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411篇
基础理论   170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改良剂对土壤Pb、Zn赋存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修复方法研究海泡石、骨炭、油菜秸秆和生石灰对土壤Pb、Zn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添加这4种改良剂均显著性地提高土壤的pH.添加油菜秸秆和生石灰处理可显著地降低土壤酸可提取态Zn含量,培养2个月后,土壤酸可提取态Zn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7.4%和34.6%.4种改良剂中,除了海泡石外,油菜秸秆、骨炭和生石灰处理均可以显著地降低土壤中酸可提取态Pb含量.添加油菜秸秆、骨炭和生石灰可使土壤可交换态Pb比对照分别降低87.1%、82.6%和25.6%(培养1个月),93.7%、73.3%和39.0%(培养2个月).油菜秸秆和骨炭是具有修复Pb污染土壤的潜力材料.  相似文献   
252.
曹春  巨天珍  陈兴鹏 《环境化学》2013,32(10):1909-1916
利用液下放电等离子体引发技术在水溶液中一步制得羧甲基纤维素钠/聚(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co-丙烯酸)(CMC/P(AMPS-co-AA))水凝胶.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水凝胶吸附Pb(Ⅱ)前后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探讨了该水凝胶对Pb(Ⅱ)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水凝胶在吸附Pb(Ⅱ)的过程中存在物理作用、离子交换和配位作用,吸附行为符合动力学准二级模型,该水凝胶脱附后还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5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水中的砷和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水中微量砷和铅的方法。方法采用酸消解法消解水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水中微量砷和铅。结果显示,砷和铅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0μg/L和0.24μg/L,回收率分别为92.9%~104.4%和93.5%~103.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和3.5%。水中微量砷和铅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能满足要求,可以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54.
为研究湘江大源渡枢纽底泥中Cd、Pb的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采集6个断面的18个底泥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d、Pb的总量、化学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与等级.结果表明,湘江大源渡枢纽底泥中Cd、Pb存在很强的积累现象,尤其是Cd污染特别严重.各采样点底泥中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255.
王莹  赵全利  胡莹  杜心  葛伟  刘文菊 《环境化学》2011,30(7):1354-1360
以浙江上虞某废弃铅锌尾矿山为中心点,调查分析了其周边不同采样点(抛荒稻田,污染稻田,林地及普通稻田)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尾矿山周边各采样点土壤As、Zn、Pb和Cu平均含量为328 mg·kg-1、1760 mg·kg-1、2708 mg·kg-1和287 mg·kg-1,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作为评价依据进行污染评价,污染稻田和林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属于重度污染,普通稻田综合污染指数为2.88,属于中度污染.人工栽培植物其体内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根系大于地上部.在各采样点中呈现:抛荒稻田>污染稻田>普通稻田,与各采样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一致;参照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GB18406.1—2001,蔬菜中As、Pb限量标准分别为0.5 mg·kg-1和0.2 mg·kg-1,萝卜可食部位砷和铅分别超标5倍和220倍.野生植物体内As、Zn、Pb和Cu平均含量分别为3.69 mg·kg-1,73.23 mg·kg-1,16.32 mg·kg-1和62.20 mg·kg-1.而污染稻田和普通稻田水稻可食部位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为轻度污染,而普通稻田处在警戒限,由此可见,该尾矿周边农田重金属As、Pb、Zn和Cu的污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56.
人工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铅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含铅废水污染引起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加重,以及处理要求的日益严格,含铅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目前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重点。由于植物修复技术操作管理方便,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和选择性强等优点,植物修复已成为处理含铅废水的较有潜力的和行之有效的优化技术。实验参照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模拟设置不同铅浓度的水体,通过盆栽水培实验及实验室分析测试,分别研究了重金属铅对芦苇、香蒲、鸭跖草这3种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各种植物对铅的抗性的表现及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和分布,为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7.
以天然土壤为吸附材料,处理水溶液中的Pb2+,研究3种土壤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过程并结合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吸附规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棕壤和钙层土对Pb2+的吸附能力远大于红壤,3种土壤对Pb2+的吸附动力学曲线与二次动力学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3种土壤吸附Pb2+的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描述最为合适,其次是Temkin方程,再次是Frenudlich方程,钙层土对Pb2+的吸附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由实验数据得出的反应热力学参数说明3种土壤对Pb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Pb2+在饱和吸附的土壤表面覆盖率并不高;土壤对Pb2+的吸附能力受各种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58.
动电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Pb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州快安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3种电压梯度0.5、1.0和1.5 V/cm的系列试验得出:污泥中Pb的动电去除率均沿动电电流方向逐渐减低,其中1#点总去除率最高,对应3种电压梯度分别为:18.2%、27.4%和28.3%;动电处理后污泥中残余Pb量分别为267.1、237.0和234.1 mg/kg干污泥,处理后污泥的Pb含量达到农用标准,同时动电处理后污泥的有机质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保证了处理后的污泥仍具有农业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9.
胡莹  段桂兰  刘云霞  黄益宗 《环境化学》2012,31(12):1968-1973
采用土-砂联合培养方法诱导水稻根表自然形成铁氧化物膜,研究了As-Pb交互作用对水稻根表铁膜吸附砷铅及根系吸收As和Pb的影响.结果表明,As和Pb的添加显著地影响水稻根表铁膜对As和Pb的吸附,并且As-Pb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水稻根系对两元素的吸收及根表铁膜对As的吸附.添加Pb可促进水稻根系对As的吸收.当As浓度为25 μmol·L-1时,浓度为25 μmol·L-1 Pb处理与对照相比导致水稻根系吸收As提高了53.3%.同样,施用As也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对Pb的吸收,当Pb的浓度为25 μmol·L-1和50 μmol·L-1时,50 μmol·L-1 As处理与对照相比,水稻根系吸收Pb分别提高20.2%和28.6%.添加As显著地促进Pb由铁膜向根系中转运,而添加Pb对As由铁膜向根系中的转运影响不大.因此,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情况下,水稻根表铁膜对重金属的吸附及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均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60.
研究了拉莫三嗪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修饰及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H2SO4介质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拉莫三嗪膜修饰玻碳电极(PLTG/GCE),并对修饰层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用同位镀铋的方法,制得聚拉莫三嗪/铋膜修饰电极(PLTG/Bi/GCE).实验结果表明,铅在聚拉莫三嗪/铋膜修饰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b2+浓度与其峰电流在4.8×10-8-1.6×10-6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线性关系为R=0.9979,检测限为8.1×10-9 mol·L-1.应用于实际水样中Pb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