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7篇 |
免费 | 962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43篇 |
废物处理 | 14篇 |
环保管理 | 270篇 |
综合类 | 1220篇 |
基础理论 | 673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124篇 |
评价与监测 | 146篇 |
社会与环境 | 101篇 |
灾害及防治 | 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161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30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55篇 |
2015年 | 112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232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113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小麦镉 (Cd) 污染格局多样,从不确定性角度评估区域小麦田Cd累积风险有助于提升污染防治决策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将蒙特卡洛 (Monte-Carlo) 随机模拟方法引入到区域土壤-小麦系统Cd污染综合风险评估中,结合多元统计和空间分析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某小麦主产区92.8%的土壤样品Cd含量超过农田土壤风险筛选值 (0.6 mg·kg−1) ,84.0%的小麦籽粒样品Cd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 (0.1 mg·kg−1) 。区域土壤-小麦系统Cd累积水平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Cd生态风险以中度污染为主。区域人群Cd摄入量超过WHO推荐安全值的风险概率为31.6%,控制土壤Cd累积趋势可将该超标风险下降至7.3%。不确定性模拟、空间分析和场景分析的综合应用可准确识别农田Cd污染风险等级和相应概率,为区域Cd污染防治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Deborah Slicer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1995,8(2):161-170
I offer a very qualified argument to the effect that rights are grounded in a certain sort of prejudice that privileges individualistic and perhaps masculinist ways of thinking about moral life. I also propose that we look carefully at other conceptions of social ontology and moral life, including the much discussed care conception. 相似文献
33.
铅锌冶炼区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区域调查和空间分析明确济源市东部平原区农田土壤-小麦重金属污染特征,应用富集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评估区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以及小麦Cd和Pb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Cd、Pb、Cu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1.51、97.1、29.0和79.5 mg·kg-1,均高于河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74.2%和10.8%的样点Cd、Pb含量分别超过农田土壤风险筛选值,61.3%和40.9%的样点小麦Cd、Pb含量分别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富集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d污染程度最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西北部和中东部以铅锌冶炼为主的工业区.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小麦Cd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高于国际推荐安全值的概率分别高达27.5%和100%.济源市小麦田Cd、Pb累积显著,需引起当地有关部门足够关注.空间分析与风险评价结果相结合,可以有效辨识高风险区域,进而为研究区污染防治和管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玉溪市主城区6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颗粒物(PM10)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颗粒物上载带的16种多环芳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溪市主城区PM10中的多环芳烃总浓度(∑PAHs)范围为2.83-78.30 ng·m-3,年平均值为(13.92±10.69)ng·m-3,其中工业区代表中的大营街(DY)采样点浓度最高,达到(16.15±11.57)ng·m-3.PAHs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冬季 > 秋季 > 春季 > 夏季.利用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分析得出,PAHs的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排放和燃煤源(48.26%-63.66%)、生物质燃烧(16.1%-26.16%)、木材燃烧(16.1%-18.1%)和焦炭燃烧源(9.54%-11.36%).BaP等效毒性当量浓度(BaPeq)在秋冬季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均限值2.5 ng·m-3.通过终身致癌风险模型(ILCR)评估PAHs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发现玉溪市大气颗粒物PM10中PAHs的儿童吸入风险均处于可接受范围,但在秋季的玉溪一中(YX),冬季的研和工业区(YH)和市监测站(SJ)采样点的成人健康风险水平还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35.
在简要介绍环境风险评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ERA)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现阶段国内外普遍采用的ERA定义,深入分析ERA的内涵和类型,在重新给出涵盖性更全面的ERA定义的同时,对3种评价内容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横向比较。收集整理了ERA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从时间、范畴和应用范围3个方面划定了ERA的外延。 相似文献
36.
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的健康日益受到环境、外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方面的原因,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缓慢.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其分布状况,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的各类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状况、生活习惯、就医决策、医疗保险等因素均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尤其是在收入、工作等经济因素之外,健康观念、就医决策和保险覆盖等社会和制度因素亦对城市居民个人健康产生影响.同时,通过逐步回归控制相关变量的方法,检验了Grossman模型的适用性,同时也检验了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稳定性.在总结研究结论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应从经济,社会和制度三个层面全面促进城市居民健康的综合改革框架. 相似文献
37.
矿山公园建设是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重要途径,评估土壤修复效果对矿山公园建设运营及游客旅游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湖南M矿山公园非硬化地面采集地表0~30 cm旱土土壤样品66个,测定其中重金属Mn、Cr、Zn、Pb、As、Cu、Ni、Hg的浓度,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矿山公园土壤修复后污染状况、潜在生态风险和人类健康风险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矿山公园土壤中各金属浓度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Mn>Cr>Zn>Pb>As>Cu>Ni>Hg,其中,Cr、Mn、Cu、As和Pb的平均值分别是湖南省土壤背景值的1.23、1.80、1.12、2.05和1.34倍。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为0.51,处于安全级别。各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潜在风险指数均处于低生态风险级别,重金属综合潜在风险指数均值为81.64,处于低生态风险级别,不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儿童和成人的非致癌风险总值分别为2.46×10−1和7.43×10−2,不会造成非致癌风险;总致癌风险指数为1.38×10−7,不存在致癌风险。经过生态修复后的M矿山公园不存在土壤重金属生态健康风险,适于各类人群开展旅游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38.
利用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分类问题、小样本问题和泛化推广方面的优势,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同时,对广州市最大的人工湖——白云湖的水质及生物群落情况进行了监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白云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白云湖生态系统处于病态状态,不能达到其净化水质的设计作用.建议从提高进水水质、实施湖区截污和丰富生物量3方面改善白云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与传统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和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所建模型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价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能够为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一定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相对稳定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使用3S技术获取基础地理数据,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式的三级指标体系模型,并以AHP法结合专家咨询法选取人口密度、地质灾害易发度等10项指标,进行综合得分计算并分级. 结果表明:①在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可靠性;②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健康质量表现出2~4级生态系统占主体(82.6%)的特点,生态质量一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造成较大影响;③生态系统健康质量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行政范围来看,彭水县、巫山县较好,巫溪县、武隆县等次之,云阳市、万州区等则较差. 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分异的成因;并从宏观尺度上提出了对该地区人为活动的不良生态后果予以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40.
阳澄湖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饮用水水源受到重金属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应用于阳澄湖水源地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阳澄西湖的下湖湾为研究对象,又进一步进行水源地重金属的来源分析,分别计算出重金属污染物经由河流汇入、底泥释放和大气沉降进入湖体的总量。结果表明:(1)基因毒物质镉所致健康风险为9.14E-06a^-1,并且远大于躯体毒物质所致的健康风险;(2)湖区工业是阳澄湖重金属的最大来源;(3)底泥释放也是一个重要的重金属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