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25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21篇
综合类   447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将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突出特征之一,因此中国政府施行了严格的环境规制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南北方经济差距也引发广泛关注。利用2011—2020年中国地级市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型关系,以市场力量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消费型第三产业和生产型第三产业在南方地区发展优于北方,这种产业结构优势能够将环境改善带来的正外部性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弱化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以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代表的生产型第三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南方地区发展优于北方,使得数字经济在南方地区优势产业门类推进迅速。门槛模型分析显示,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规制对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而北方地区起抑制作用;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环境规制对南北方经济发展均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但南方地区强度明显优于北方,这使得南北方经济差距呈放大趋势。因此,缩小南北方经济差距,需要加快北方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机遇的同时,推动环境改善产生的环境红利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If no data are available for a specific radionuclide its analogue could be used in radioecological models. They might be used not only in the frame of screening modelling. Relevant processes and features have to be known, such as time scales of these processes,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levant media. An analogue could only be proven to be valid by comparing its behaviour in the conditions of interest, while confidence in the validity of an analogue will increase as the quality of the justification increases, there will always be some residual uncertainty. Several main types of analogy can be used when measured or recommended values are not available: the same parameter obtained for another isotope of the same element; the same parameter obtained for another element; a different parameter obtained for the same element. There are several cases, when analogues might be applied as indicators of the determining processes in the radioecolog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环境规制能否促进环境和经济双赢,这一话题一直深受学界关注。体现在微观主体上则表现为,企业能否在实现减排的同时,协同提升经营效益?通过何种机制实现减排增效?该研究借助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来回答上述问题。研究结果显示:①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促进企业减碳的同时,提升了经营效益,实现减排-增效的协同双赢,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②机制检验发现,除直接效应以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增效协同效应主要通过倒逼企业提升绿色创新水平的渠道来实现,尤其是绿色发明创新,提升生产效率的机制、化解融资约束的机制对协同效应的作用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因而予以排除。③碳减排与企业增效之间的协同效果在高价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更加明显。④对于国有企业和较大规模的企业而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产生的减排-增效协同效应更加明显。该研究揭示了微观主体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策略反应,鉴别了减排和增效之间的协同机制。在政策实践层面,基于实证结论,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提升碳排放权交易产生的环境红利与经济红利,提供政策启示。该研究认为有必要根据减排目标与碳交易市场价格综合确定碳配额总量,避免碳配额错配;不断提升碳排放交易倒逼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加大绿色创新投入力度的激励,释放碳排放权对民营经营主体的制度红利;加快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提升市场活跃度与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是长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总称,包括流域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及流域管理等内容,经过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努力,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流域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正确评价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对生态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用,对于促进治江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长江流域近五十多年来治理开发的总结归纳,分别从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等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认为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总体上对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充分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European waste sector is undergoing a period of unprecedented change driven by business consolidation, new legislation and heightened public and government scrutiny. One feature is the transition of the sector towards a process industry with increased pre-treatment of wastes prior to the disposal of residues and the co-location of technologies at single sites, often also for resource recovery and residuals management. Waste technologies such as in-vessel composting, the thermal treatment of clinical waste, the stabilisation of hazardous wastes, biomass gasification, sludge combustion and the use of wastes as fuel, present operators and regulators with new challenges as to their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operation. A second feature of recent change is an increased regulatory emphasis on public and ecosystem health and the need for assessments of risk to and from waste installations. Public confidence in waste management, secured in part through enforcement of the planning and permitting regimes and sou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is central to establishing the infrastructure of new waste technologies. Well-informed risk management plays a critical role. We discus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isk analysis within the sector and the future needs of risk analysis that are required to respond to the new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genda.  相似文献   
16.
生态保护法属于环境保护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还不十分完善 ,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本文针对生态保护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以促进我国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电法在原位修复土壤过程中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对上海市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原地修复进行研究,通过持续监测药剂注入前后电阻率的改变来推断药剂和污染物的扩散路径。结果表明,药剂扩散的影响半径介于2 m~4 m之间;其影响深度根据注药点和土壤渗透性差异而有所不同,在16 m处注药的影响深度大于监测深度20 m,ERT技术在监控原位注入修复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防止井下作业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井下作业施工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因素,介绍江苏油田在井下作业过程中进行污染防治的措施及其相关配套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分析了利用分散式处理方式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优势,并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着重介绍了我国厌氧技术应用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地表水水质改善的效能及特征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北京官厅水库附近建立潜流人工湿地(总面积:3×20m×2m),芦苇、蒲草混合种植,研究其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对地表水的处理效能及特征,分析了进水浓度、水力负荷、温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地表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Mn和NH4+-N的出水浓度与进水浓度的回归关系遵从线性关系;系统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20%~60%和30%~45%;污染物的去除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随水力负荷率的增加而降低;CODMn、NH4+-N和TN的去除率与其进水浓度呈正相关,而TP去除率与其进水浓度呈负相关.并研究建立了潜流湿地冬季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