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29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630篇
基础理论   3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Agri-environmental schemes (AES) are the main policy instrument currently available in the EU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farming practices. However, the rate of adoption of these measures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in southern Europe, and understanding how these rates can be increased is still an open issue.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increase that understanding by testing whether the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AES sign-up decis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intensity of change in farming practices that are brought about by adopting the scheme. A micro-economic model reflecting farmer AES sign-up decisions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wo schemes in Spain respectively requiring major or minor intensity of change in practices by surveying farmers eligible for both sche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 structural factors play a role when major practice change is required by the scheme, yet when dealing with minor change, individual farmer characteristics play a more determining role. Social capital and farmer attitude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both the AES surveyed. Therefore,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improving agronomic design would be an important tool to improve farmer participation in AES where major change is involved, whereas improved targeting and extension would help uptake for AES involving a lesser degree of change.  相似文献   
92.
以南宁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恶臭产生源、主要成分及产生速率,预测恶臭对厂界及周围居民点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地铁运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概述了目前国内常用的轨道减振措施。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实际工程情况分析了减振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94.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与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用于评价泥石流危险性。根据泥石流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和等级划分标准,选取泥石流规模、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最大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主沟床弯曲系数、泥砂补给长度比、24小时最大降雨量、人口密度等10个指标作为泥石流危险评价因子,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的未确知测度理论的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合理、置信度高、结果可靠,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浅谈姜堰市溱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姜堰市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影响了溱湖湿地的生态保护。在分析溱湖湿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影响脱硫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原烟气成分、脱硫剂石灰石等对脱硫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探讨循环泵组合投运和工艺参数控制对运行经济性的影响规律,提出改进湿法脱硫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措施,为脱硫装置的节能、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大型燃煤火电机组取消脱硫旁路烟道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系统设计中取消脱硫烟气旁路烟道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为大型燃煤火电机组无旁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1000MW机组电除尘工程的特点及其电除尘器的设计难点,针对1000MW机组电除尘器设计中的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9.
码头工程建设方案安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对码头工程建设方案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我国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选取码头工程港址选择,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方案,水工结构、护岸、堆场地基与面层结构,道路交通,配套工程,自然条件,安全管理与劳动力素质等8个因素,设计了一套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未确知数学理论,通过建立未确知测度模型、置信度识别准则并分析其指标因素,确定指标因素的可靠程度,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利于码头工程安全设计管理及监察的科学的码头工程建设方案安全评价新方法;选取南方某港5000吨级通用码头工程建设方案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0.
从现代安全理论的角度,论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工作方面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以期达到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