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4篇 |
免费 | 336篇 |
国内免费 | 14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0篇 |
废物处理 | 42篇 |
环保管理 | 195篇 |
综合类 | 2502篇 |
基础理论 | 340篇 |
污染及防治 | 310篇 |
评价与监测 | 238篇 |
社会与环境 | 146篇 |
灾害及防治 | 1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69篇 |
2022年 | 252篇 |
2021年 | 285篇 |
2020年 | 280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89篇 |
2017年 | 193篇 |
2016年 | 213篇 |
2015年 | 238篇 |
2014年 | 210篇 |
2013年 | 214篇 |
2012年 | 267篇 |
2011年 | 227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140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试验场重金属污染是广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选取吉林某试验场的静爆试验区、落弹区和生活保障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了112个表层土壤样品及两个土壤剖面中的重金属(As、 Cd、 Cr、 Cu、 Ni、 Pb和Zn)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源解析,采用多个污染指数评价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静爆试验区土壤中As、 Cd、 Cu、 Ni和Zn含量的平均值高于吉林省背景值,且Cu、 Zn、 As和Cd含量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落弹区土壤中As、 Cd和Ni含量的平均值超出背景值;生活保障区土壤中As和Cd含量的平均值高于背景值,并且Pb、 Cd、 Zn和Cr变异系数较强,表明其可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同的试验区,土壤中As、 Cr、 Cu、 Ni和Zn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静爆试验区较落弹区受到试验活动影响更为强烈,土壤剖面表层重金属含量明显偏高,土壤剖面中重金属未发生明显垂向迁移.多元统计和APCS-MLR源解析分析表明,Zn、 Pb和Cd主要受到试验活动相关的污染源影响,Cr和Ni主要受成土母质自然源影响,As和Cu来源较为... 相似文献
993.
喹啉降解菌Rhodococcus sp.QL2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某焦化厂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出1株能以喹啉为唯一碳、氮、能源生长代谢的菌株QL2.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红球菌属 (Rhodococcus sp.).研究表明,菌株QL2利用喹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5~42℃,培养基初始pH为8~9,摇床转速为150 r/min.外加氮源能促进菌株的生长,其中无机氮比有机氮、铵态氮比硝态氮更利于细菌的生长.在喹啉初始浓度为60~680 mg/L范围内菌株QL2降解喹啉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喹啉初始浓度为150 mg/L时在8 h内完全降解,TOC去除率14 h内可达到70%.降解过程中产生有颜色的物质,且杂环上的氮原子以氨氮的形式被释放.通过HPLC及GC/MS分析出喹啉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为2-羟基喹啉.该菌底物利用范围广,能降解苯酚、萘、吡啶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4.
探究典型岩溶湿地沉积物营养物质的污染状况及其富营养化风险,以期为岩溶湿地水-沉积物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典型岩溶流域普者黑为研究区,运用抓斗式底泥采样器对流域内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库塘湿地的表层沉积物进行采样,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质(OM)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有机指数法及有机氮指数法对普者黑岩溶流域不同类型湿地沉积物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在干季,河流湿地TP含量最高,为1.18 g·kg-1,沼泽湿地TN和OM含量最高,分别为2.93、2.71 g·kg-1;库塘湿地TN、TP和OM含量最低,分别为1.44、0.63、1.43 g·kg-1.在湿季,河流湿地TP和OM含量最高,分别为0.95、2.16 g·kg-1,湖泊湿地TN含量最高,为2.22 g·kg-1;沼泽湿地TP和OM含量最低,分别为0.42、1.28 g·kg-1,库塘湿地TN含量最低,为1.22 g·kg-1.②普者黑不同类型湿地沉积物TN、TP、OM在干、湿季下的污染程度不同.在干季,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沉积物磷污染均为重度污染,4种湿地沉积物氮污染均为重度污染,有机污染除库塘湿地属于轻度污染外,其他3种湿地均为中度污染.在湿季,河流湿地沉积物磷污染为重度污染,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沉积物氮污染均为重度污染,湖泊湿地沉积物有机污染属于重度污染.总体上看,各类湿地沉积物氮磷污染干季的污染程度比湿季严重,干季以外源为主,湿季以内源为主;故干季湿地沉积物营养盐潜在释放风险较湿季大. 相似文献
995.
贵阳市秋、冬季PM_(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贵阳市大气细粒子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污染特征,于2013年10月14日至2013年12月25日,采集2个监测点位秋季和冬季的PM2.5样品,检测分析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秋季PM2.5中OC的平均浓度为14.9μg/m3,EC的平均浓度为2.31μg/m3;冬季PM2.5中OC的平均浓度为26.2μg/m3,EC的平均浓度为7.53μg/m3,呈冬季高、秋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秋、冬季PM2.5中OC/EC的值均大于2,表明存在二次有机碳(SOC)的贡献;秋季SOC的值为6.89μg/m3,冬季SOC的值为8.29μg/m3。通过计算PM2.5中8个碳组分丰度,初步判断PM2.5中秋季碳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和生物质燃烧,冬季碳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燃煤尘和道路扬尘。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主要利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珠三角典型区域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讨论了不同地区样品的化学和来源组成。结果显示,不同样品热解产物的组成具有一定的类似性。这些化合物均以脂肪烃(24. 6%~52. 2%)、脂肪酸(5. 0%~43. 6%)、芳香化合物(14. 7%~36. 3%)为主,另外还包括苯酚类化合物(0. 68%~11. 5%)、呋喃类化合物(0. 26%~5. 86%)、含N化合物(4. 80%~10. 2%)和含S化合物(NA~0. 67%)等,表明这些样品主要由芳香碳和脂肪链结构组成,连接有含氧、氮等杂原子基团。同时不同地区的气溶胶样品的热解产物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反映了气溶胶中有机质的组成、来源是有差异的,如从化样品中植物来源贡献是最多的,其次是珠海,广州最少。另外不同季节采集的气溶胶样品的热解产物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夏季样品中生物质来源贡献更多,而冬季样品中则是老化的气溶胶更多。 相似文献
997.
地理探测器是探测空间分异性,以及揭示其背后驱动因子的一种新的统计学方法,由于其既能揭示单一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也能评价双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且不需要考虑线性,还能避免多变量共线性的影响,没有较强的模型假设,解决了传统方法在分析类别变量时的局限性,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领域研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收集40篇关于地理探测器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领域的研究报道,梳理了采用的自变量离散化方法、研究尺度、因变量和自变量类型、因子探测、交换探测、风险探测和生态探测等内容,并提出下一步的应用研究急需明确的问题,为地理探测器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领域深层次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98.
三峡库区消落带3种植物淹水后汞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水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被淹没的植物是水库甲基汞异常升高的来源之一.为探寻淹水条件下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中汞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水体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淹水条件下稗草、狗牙根、玉米秸秆中汞含量变化及其向水体释汞情况.结果表明,3种植物总汞含量范围为9.21~12.07 ng·g-1,甲基汞占总汞的质量分数约为1%~2%.淹水后,植物总汞含量逐渐降低,其降幅为35.81%~55.96%;而上覆水溶解态汞(DHg)浓度迅速上升,增幅为103.23%~232.15%,说明植物腐烂分解会向水体释放汞.淹水环境为植物体组织内甲基化提供了充裕条件,导致植物残体甲基汞含量升高,为初始含量的3.04~6.63倍,而上覆水溶解态甲基汞(DMe Hg)浓度也显著升高,为初始浓度的14.84~16.05倍.淹水期间,上覆水中DMe Hg与溶解氧(DO)浓度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在整个淹水过程中,上覆水DHg浓度变化量为植物总汞释放量的41.74%~47.01%,且各植物残体总汞含量与上覆水DHg浓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9.
以2016-2020年河南省主要生态环境要素监测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了河南省"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与2016年相比,2020年全省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6.2百分点;地表水环境质量逐渐由轻度污染变为良好状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上升,比2016年上升22.7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进一步下降,比2016年下降18.4百分点;降水、辐射环境质量等基本保持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声环境、生态、农村环境等其他环境要素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与此同时,河南省仍为全国大气污染较重的省份之一,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明显收窄;仍有部分河流污染较重或不能稳定达标,从全国范围看,Ⅰ~Ⅲ类断面比例属中下水平,水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总体来看,河南省工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不优等问题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还远未达到质变的效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仍需持续努力。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A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各隔室细菌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6,他引:8
为明确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稳定运行厌氧氨氧化反应后各隔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本文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A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5个隔室的微生物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R反应器中脱氮微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11.66%~20.28%,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占2.18%~7.94%,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占0.19%~6.30%.其中,在ABR反应器中变形菌门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包含Rhodoplanes、Dok59、Rubrivivax和Bdellovibrio等菌属,浮酶菌门次之,主要包含Candidatus brocadia和Candidatus kuenenia菌属.从第1~5隔室,污泥表观红色逐渐减退,趋向于灰黑色,Chao、ACE、Shannon、Simpson指数均表明微生物群落丰富度逐渐增加,且变形菌门微生物逐渐增加,而浮霉菌门微生物逐渐降低,这与基质的降解和功能微生物的富集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