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3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924篇
安全科学   580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401篇
综合类   2032篇
基础理论   602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20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450篇
灾害及防治   22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空气污染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是缓解该问题的重要途径,探究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空气污染问题的改善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为双重目标,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一般的具有政策权重的产业结构双目标优化模型。模型目标中的权重体现了政策对两个目标的倾向性需求。给定了某种政策权重,就能根据优化模型计算出最优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我们以SO 2的排放量作为环保指标,以GDP作为经济指标,利用上述模型,依据实际数据,在不同政策权重下,对北京市2017年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模拟测算,从而给出了与之对应的北京市最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特别地,选择了其中三种政策倾向力度,即经济增长偏向性政策、中性政策、环境保护偏向性政策方案,分别给出了最优产业结构方案的数量结果和两个目标的值。我们注意到,2017年的实际值与2016年的实际值相比,2017年的污染物SO 2的排放量大幅减少,且GDP也有所增加,这表明了政府部门的政策相对有效。但是,我们计算出的三种最优化的产业结构对应的两个目标值均优于2017年实际值。事实上,对于经济偏向性政策,最优化的产业结构使得GDP的数量上升更多,而SO 2的排放量也减少了不少;即使是采用环保偏向性政策,不仅使污染物SO 2的排放量更少,而且使GDP的数量仍然高于2017年的实际值。这说明本文提出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环境保护是一个可行的、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2.
为了研究凹型建筑外立面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对高层建筑凹槽内火灾烟气“三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结构因子α(进深与槽宽之比)的变化导致凹型建筑结构内呈现不同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当α为0~0.4时,建筑凹槽内的火灾烟气无烟囱效应;当α为0.6~1.2时,建筑凹槽内的火灾烟气呈现一定的烟囱效应,其火灾烟气温度场、CO浓度场、扩散速度场变化显著;当α>1.2的,建筑凹槽内的火灾烟气烟囱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953.
环境-社会系统的三元结构是指人、社会和自然三元。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对这三元运动机制的协调。从环境-社会系统的视角看。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三种生产的和谐运行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演进.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整体的高效益。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是资源生产的矛盾和资源配置的矛盾.因此。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在争取“人-社会-自然”和谐演进的前提下。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以及自然的、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4.
A study of allozyme spectra has been performed in dandelion cenopopulations growing for a long time under conditions of chemical pollution (the zone of the Nizhnii Tagil Metallurgical Plant, NTMP) or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the zone of the Eastern Ural Radioactive Trace, EURT). Cenopopulations from the NTMP and EURT zones and from the background area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mposition of allozyme phenes. An analysis of clonal diversity has shown that all cenopopulations are phenogenetically unique. The genesis of each cenopopulation proceeded in a specific way: they had different sets of progenitor plants, whose descendants varied genetically in the course of their reproduction and more or less successful colonization of habitats, undergoing selec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natu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echnogenic stress. An increased variability of enzyme systems, compared to the sample from the background area, and, as a consequence, reduced clonal diversity may be regarded as a trait common to populations exposed to chemical or radiation stress.  相似文献   
955.
Between 1998 and 2005, specific features o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mall mammals in transformed habitats were studied using the example of the bank vole living in a gradient of chemic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Middle Urals). Technogenic degradation of spruce-fir forests proved to entail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of vole populations. Differences in colonization of disturbed and intact territories by bank vol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were revealed.  相似文献   
956.
The influence of the Buzuluk Pine Forest on biodiversity of plants and soil properties in adjacent territories has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pine fores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vely mild and humid mesoclimate, natural phytocenoses are dominated by mesophytic species. Biodiversity reaches a peak at a distance of 17–18 km from the forest, which is explained by the presence of both mesophytes and xerophytes in the same phytocenosis. The same zone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the maximum diversity of soi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omplexity of the soil cover. Grass communities on ordinary chernozems with a homogeneous soil cover, typical of the steppe zone, are formed at greater distances from the forest.  相似文献   
957.
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化基本原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在论述生态化研究在全球经济、社会与城市等领域的普遍性和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化的涵义及其研究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从空间结构状态原理、空间结构效率原理、空间结构关系原理、空间结构发展原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化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58.
湖北省1981年以来不同时间尺度气温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分析全省71站1981 ̄1994年与前20年不同时间尺度平均气温差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后发现,80年代以来我省各地年均气温变化小,但相对地降温范围广,幅度大,且四季及逐月、甸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区域差异明显,其特点是冬久暖,夏久凉,春季前冷后暖,秋季反之、其中以夏凉春热最显著;鄂西山区四季均为负变温。  相似文献   
959.
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以湖南省桃江县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各部门产值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近50年来桃江县农业各部门的关联序列为:种植业(0.887 5)>牧业(0.760 2)>渔业(0.675 6)>林业(0.543 3)。种植业和牧业产值的变化对桃江农业总产值的波动起着主导作用。基于历史统计数据,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01~2005年5年内桃江县农业各部门产值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各部门发展对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分别为:种植业(0.611 3)>渔业(0.358 7)>林业(0.347 6)>牧业(0.334 7)。比较两组关联序列可以清楚发现农业产业各部门的发展潜力。结合桃江农业资源和各部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桃江县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960.
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实际,运用农业技术需求法估算了相关年份第一产业劳动力投入量,在此基础上结合第5次人口普查和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估算了中国农村劳动力二、三产业就业量及剩余劳动力数量,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